李堂霞 臨沭縣店頭鎮財經服務中心
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新時期國家對其重視度越來越高,也在不斷完善相關的政策,農業經濟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發展成效持續提升。在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做好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一項重要的基礎工程,目前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開展層面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加強新時期強化農村財務審計工作的對策分析,意義重大。
在農村地區,加強現代化農業生產,打造特色化農業發展體系,助力農村農業經濟全面有序發展,需要結合政策的要求和農村地區的實際等加強基礎管理,這樣才能更好地夯實農業發展基礎。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是農村基礎管理事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一方面可以及時發現目前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村公共財產等利用情況,對財務報表等數據分析,進而及時發現可能存在的不足或者制約的短板,幫助理順財務管理賬目,及時規范相關的財務管理工作,最大限度減少財務風險等。同時另一方面強化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可以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的職業素質和技能等。當前很多農村地區財務審計工作不規范,財務審計工作受到相關專業人員技術和能力等限制,難以保證財務審計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等。通過不斷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可以進一步引導財務管理人員加強政策的研究,進而不斷提高自身的財務審計專業化水平,進而保證財務審計結果的有效性和科學性。此外加強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還有助于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為農村集體資金的科學分配、利用和處理等方面提供更有價值的可靠的依據,進而確保農村經濟管理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當前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在具體實施層面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需要引起高度重視并加以完善,具體存在的問題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審計相關的法律政策機制有待完善。做好農村地區財務審計工作需要全面結合政策等法規要求進行實施,雖然目前鄉鎮已設立了農村財務審計辦公室,但是各地區沒有結合實際建立完善的農村財務審計管理制度體系,導致農村地區財務審計工作實施過程中風險較多。
2.財務審計調查難度大,審計流程需要優化。一方面在財務審計方面相關的基礎資料不夠完善,沒有及時形成規范的相關賬目等,甚至財務賬目缺失,資料不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調查取證的難度。另一方面審計程序有待規范,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實施的過程中審計計劃、審計方案以及審計過程中的資料等相關的流程理順工作開展不及時,針對審計取證以及審計結論等方面規定不嚴細,從而難以保證財務審計的規范性。
另外在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過程中相關的審計目標不夠明確,審計內容不夠全面,往往偏重于財務收支方面的審計,沒有從財務收支、鄉鎮債務清理以及其他投資決策等方面進行綜合審計,從而難以保證風險及時全面排查到位和整改。此外財務審計人員數量少,專業技術隊伍培訓工作開展不力,進而難以保證審計效能。
為了進一步提高農村財務審計工作成效,切實為鄉鎮農業經濟發展等提供強大的基礎保障,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完善優化:
1.加強審計隊伍建設,理順審計制度體系。要圍繞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實際,加強國家相關政策的學習研究,不斷提高審計隊伍的職業素養和專業化水平。建立健全培訓機制和考核評估體系,從而切實保證農村財務審計人員按要求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夯實審計基礎。同時要結合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和農村地區的具體情況等加強審計制度的建立完善,明確審計的目標、具體內容、相關的審計流程、事項以及指標和標準等,切實完善審計檔案,確保各項審計內容全面、資料完善等,便于及時發現問題并進行整改。
2.完善審計立法監督機制,強化內部控制管理。國家層面要圍繞農村財務審計工作進一步加強政策立法,針對目前存在的不規范等情形要加強排查分析,以此為基礎將相關的內容全面納入到政策法規制度中來,層層建立網格化的管理模式和實施細則,確保按制度有效執行。要加強內部風險管控。針對財務審計事項不全面、財務審計流程不規范、財務審計調查不深入等方面的問題等進行風險排查,以此為基礎針對性加強落實監督,保證審計效能。此外還應當全面優化審計環境,加強與紀檢以及監察等部門的聯動合作等,從而及時發現問題、解決糾紛。
3.規范審計重點,提升審計創新水平。一方面要圍繞審計工作加強專項審計、全面審計等方式的科學運用,明確階段性審計工作重點和具體關注的審計事項等,出具專業的審計結論并指導農村地區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另一方面要加強審計方式創新,積極探索借助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等加強審計事項公開,將離任干部審計等工作納入到審計體系中規范開展,圍繞農村財務收支、投資、土地征收等各個環節強化全面綜合審計,完善問責機制,從而更好地維護審計的權威性,切實推動財務審計工作規范開展,為農業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總之,農村地區財務審計工作目前在開展過程中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只有結合新時期的發展要求進一步完善機制、強化審計規范管理、注重風險排查與隊伍培育,這樣才能切實保證農村財務審計工作規范有力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