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勇 兗州煤業股份有限公司
引言:毋庸置疑,國企思想政治工作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思想政治工作體現了對黨與國家的忠貞,具備大局觀的特性,而國企文化也屬于企業發展進行的一種思想宣傳。一般來講,往往分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建設工作,這樣往往難以實現最為理想的效果。然而,怎樣實現兩者的統一呢?下面,筆者對此問題進行了簡要地分析。
以本質及應用形式作為視角而言,思想政治工作跟企業文化存在非常大的區別。企業文化服務于企業的管理經營和生產目標,建設文化體系的時間較長,建設成果也歷經了長時間的累積,其屬于企業軟實力的體現,也是企業區分其它企業的一個顯著特色。作為政治文化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思想政治工作不但服務于企業的管理,而且在企業是生產以及員工的思想中滲透黨的思想。并且,思想政治工作往往體現為短期或長期的教育行為。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與企業文化都立足于物質基礎而形成的意識形態,其目標旨在實現員工精神世界的豐富,有效地激發員工的熱情,進而實現企業市場競爭優勢和生產力的強化。二是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工作都重視人的精神層面,其開展都可以培養員工的價值觀。
國企的思想政治工作與形象要求進行宣傳才可以體現,因此,需要加強宣傳的力度。像是可以結合多種方式積極宣傳企業的精神以及優良的形象,讓外界形成好感,進而促進員工更好地認知企業。在進行宣傳的同時,員工也能夠進一步認知企業的文化建設。應重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文化的宣傳,建設宣傳隊伍,組織新時代的專題活動、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和奮斗精神、傳承國企的優秀文化。除此之外,國企還應重視思想政治工作開展力度的加強,增強員工的思想政治觀念。在教育過程中,員工能夠有效地把握國企的文化內涵、明確文化建設的有關指標,從而進一步滲透思想政治工作內容與企業文化,有效地體現“牢記使命、勿忘初心”的本質價值。
對于國企文化建設而言,一是應確保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態化進行,并且保證其具備相應的穩定性特色,且做到長期堅持;二是在企業文化建設中,管理人員需要明確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吸收外國先進企業的管理經驗,遵循傳承融合創新的原則,對本企業的品牌形象進一步挖掘,學習吸收之后積極建設屬于自身企業的特色文化,且轉化為自身企業的文化體系,以及結合文化建設加強企業價值理念對制度建設、管理體系的引導,形成流程管人管事。在企業生產經營中,如果發現問題,應實時結合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進行處理,引導員工與管理人員的行為,保障其達到企業文化要求的行為規范以及科學方法,提高企業文化的先進性水平。
思想政治工作應以企業的目標—轉型發展為核心,明確員工間的差異性,在引導堅持企業核心價值觀的基礎上,統一理念、堅定發展的信念、形成改革合力,從而促進企業順利轉型發展和實現理想的成效。再者,應根據企業文化建設的特點,基于四個層面(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行為文化)組織活動,能夠結合一系列的文化活動(規范化建設活動、項目文化活動等)在形象、文化、管理等環節體現顯著的啟發效果,讓員工在企業文化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由心理與思想上認可本企業的核心價值觀、愿景、戰略,從而使其積極作為、敢于擔當,積極地為企業的發展改革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一般結合個別指導、會議探討、理論學習、政策解讀等方式進行,這樣的形式較為單一,難以實現理想的成效。國企文化建設的一個顯著特色即跟生產經營相接近,在統一主題實踐活動(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品牌活動的創建、項目文化的建設等)的基礎上,并且結合勞動競賽活動、建設文明企業活動、安全標準化生產活動等,確保凸顯主題、便于操作、簡化形式、寓教于樂,從而較易使員工認可與接受,從而形成心理共鳴,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員工的思想。
綜上所述,國企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以及企業的文化建設之間存在密切的聯系,為了促進企業和員工之間的協同發展,有必要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滲透企業文化,明確企業發展理念,加強企業內部溝通管理,推進項目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只有如此,才能夠以黨建引領企業文化,使企業員工的思想修為和政治覺悟水平得到提升,進一步促進企業的良性、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