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巍 青島市城陽區書院水庫管理所
引言:水利工程有別于其他的工程項目,其綜合性強,且一般為針對某個地區或流域的單項項目,這些單項水利項目相輔相成,能夠組成某地區或流域的有機組合,單項工程之間聯系密切,如何做好水利工程建設與施工管理一直都是各個部門關注的問題,在做水利工程的設計規劃時,要把握全局,做到系統分析、全面兼顧,這樣才能得到最佳施工方案。此外,水利工程與周圍環境有著密切聯系,一些水利工程可能對環境有較惡劣的影響,如果在施工過程中沒有做好控制,可能會破壞該地域的生態環境,不利于落實環境保護原則,因此在面對江河湖泊等自然環境時,要加強水利的施工管理,避免影響了自然景觀,盡可能的發揮水利工程項目的積極影響與經濟價值,避免消極價值。水利工程大多數是國家投資的建設工程,施工周期可能會受氣候條件影響,所以呈現規模大、投資金額多、周期的特點,所以在施工過程中要按照一定標準實施,所以,談談怎樣做好水利工程管理有一定現實意義。
眾所周知,水利工程具有較強的實效性,很多水利工程的建設初衷是為了防抗自然災害、保護人們財產安全建設的,這就對水利工程的時效性提出了要求,需要施工人員在規定時間內組織施工。但是,當前不少水利工程在前期準備時目光狹隘,準備意識淡薄,或者過分重視工程帶來的聲譽,出現在建設沒有完成時資金短缺或者由于對周遭環境認識不到位、抗洪意識不強等原因,最終多次變更設計,導致工程后期出現大量紕漏的現象,這些都會導致建設達不到預期,這就是前期準備意識淡薄造成的后果。
我國工程建設普遍存在施工人員素質不一的現象,甚至有些管理人員都缺乏專業的管理素質。很多工程的施工人員是有農民工組成的,所以普遍在專業知識與安全意識上相對薄弱,主要靠經驗來施工,這種現象會為接下來的施工埋下一些安全隱患。工程管理上,為了節省時間成本,很多管理人員是由其他部門調任過來的,缺乏管理技術,存在不規范管理或者出了事情相互推卸責任的現象,影響了水利工程的進度與質量。
國家工程建設一直將“質量”放在重點位置,尤其是水利工程,質量應該是重中之重,但是在項目施工中存在一些由質量引起的問題,這些都是管理者質量管理認識不足導致的。一方面,水利工程監管人員沒能做到嚴格把關,對管理施工人員的意識不強,另一方面,水利工程有工期規定,且又容易受到環境、地域等諸多因素影響,導致水利工程容易出現追趕工期的情況,這種壓縮工期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工程出現質量問題,這些都需要引起管理人員的重視。
為了在工程前期做好準備,對于水利工程的立項,應該做到嚴格管控、審批、科學立項。對此,水利管理部門要發揮研究作用,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進行審批,對于經濟匯報小、或者不符合本地發展情況的水利項目要駁回,而大型水利工程管理上,不僅要保證達到上述要求,還要組建考察隊及時展開實地調研,核實之后再同意立項。此外,還要充分尊重當地群眾的意見,確保項目流程順利開展。
把握水利工程的質量管理,需要做好以下兩點:(1)健全管理制度,在實際的水利工程施工中,要做好嚴格招標、投標,明確工程責任制度、法人機制等,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設過程要根據預先在合同里規定的內容執行任務,承接施工單位要按要求成立內部檢查系統。(2)嚴格管理施工設備與資料,施工設備與材料會直接關系到水利工程整體施工質量,所以在前期就要做好嚴格檢測,采購人員應該選擇正規、有一定聲譽的廠家購買材料設備,做好材料質檢等工作。在現場管理過程中,以“預防為主”,制定科學的材料、設備管理方案,保障材料、設備能夠滿足施工要求。
水利工程的施工應該將安全與環境管理并重,關注生產安全、施工安全,及時組織安全知識教育,提高施工人員的安全責任意識,確保將安全施工的管理目標落實到一個個施工工人身上,保障施工人員的安全,讓其有意識的約束自身不規范的操作,提高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質量。此外,還要做好環境管理,防止出現工程擾民或者污染環境的行為,提高對水質的防護意識,在開始施工之前,要做到有組織、有計劃的排水,保護開挖區域的臨近建筑與邊坡穩定,盡量不去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嚴格禁止出現工地之外亂砍亂伐的事情,注意保護野生動植物,做好對施工人員環境保護意識教育。
小結:綜上所述,水利工程有著項目大、周期長的特點,伴隨我國城鎮化開發步伐的加快,做好水利工程成為了重要條件,因此,參與水利工程的施工單位應該有強烈的管理意識,通過培訓不斷提高施工人員的綜合素質,并做好施工過程中對人員的安全管理,只有這樣,才能不斷開拓市場,提升水利工程的施工質量管理水平,在穩定中保障地方經濟發展,讓水利工程真正造福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