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乾元
(定西市人民醫院,甘肅 定西 743000)
經皮腎鏡取石術(PCNL)術后常發生泌尿系感染,引發尿源性膿毒血癥,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探討術后發生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構成比、耐藥性及影響因素。
選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定西市人民醫院行PCNL治療的腎結石患者82例,男43例,女39例,平均年齡(54.5±8.4)歲。納入標準:符合腎結石臨床診斷標準,結石直徑超過1 cm,行PCNL治療且患者臨床資料完整。排除標準:伴有泌尿系感染或其他系統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腎功能不全、腎畸形及移植腎患者。免疫功能不全或長期使用免疫抑制藥物患者。
病原菌檢測。按照《臨床檢驗操作規程》第四版,采集患者中段尿,接種于不同的培養基分離病原菌,用全自動微生物鑒定儀對分離的病原菌進行菌種鑒定。
耐藥性分析。參照美國2012年版的抗菌藥物敏感性折點規則,采用KirbyBauer紙片法,判斷病原菌對抗菌藥物的敏感性。
臨床資料采集。收集所有行PCNL患者的一般資料(性別、年齡)、既往病史(是否合并糖尿病)及手術史、術前尿檢白細胞超標、腎結石信息(位置、大小及其感染性)、PCNL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及患者住院時間等。
統計分析腎結石患者經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的病原菌構成比及耐藥性,根據臨床資料分析患者PCNL術后發生泌尿系感染的影響因素。
采用SPSS 22.0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例(%)表示,對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的影響因素進行單因素分析,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從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分離到98株病原菌,其中,革蘭氏陰性菌占65.31%,革蘭氏陽性菌占31.63%,真菌占3.06%,見表1。

表1 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構成Tab.1 Constitute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pathogenic bacteria after PCNL
大腸埃希菌耐藥率最高依次是氨芐西林、甲氧芐啶和慶大霉素。克雷伯菌耐藥率最高依次是氨芐西林、甲氧芐啶、頭孢唑林和慶大霉素。未檢出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亞胺培南耐藥菌株。見表2。

表2 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中革蘭氏陰性病原菌的耐藥性Tab.2 Drug resistance of gram negativ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fter PCNL
年齡、糖尿病、術前尿檢白細胞超標、結石感染、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是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的顯著影響因素(P<0.05)。見表3。

表3 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的單因素分析Tab.3 Single factor analysis of urinary system infection after PCNL
泌尿系感染與結石中的細菌繁殖和碎石中細菌毒素的釋放密切相關,也可能是術中高壓液體灌注所導致的細菌感染。研究結果顯示,泌尿系感染患者中段尿中共分離到98株病原菌,其中65.31%為革蘭氏陰性菌、31.63%為革蘭氏陽性菌、3.06%為真菌。革蘭氏陰性病原菌中,大腸埃希菌耐藥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芐西林,占76.92%,甲氧芐啶,占74.36%,慶大霉素,占66.67%。克雷伯菌耐藥率最高的依次是氨芐西林,占75.00%,甲氧芐啶,占62.5%,頭孢唑林和慶大霉素,各占62.5%。未檢出大腸埃希菌和克雷伯菌的亞胺培南耐藥菌株。需根據藥敏試驗結果選擇抗菌藥物,降低泌尿系感染患者體內病原菌的耐藥性。年齡、合并糖尿病、術前尿檢白細胞超標、結石感染性、手術時間、導尿管留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是PCNL術后泌尿系感染的顯著影響因素。由此可見,對高齡、合并糖尿病且術前尿檢白細胞超標的腎結石患者行PCNL術時需針對術中、術后各環節的危險因素進行預防控制,降低患者術后發生泌尿系感染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