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文勤
(甘肅省平涼市涇川縣中醫醫院,甘肅 涇川 744300)
慢性支氣管炎起病較慢,且病程時間長,反復急性發作會加重整個病情。急性發作加重的原因多為呼吸道感染,病原體為病毒、細菌等[1]。患者早期沒有太多的異常表現,但在急性發作時背部或雙肺底能聽到干、濕啰音,咳嗽之后癥狀減輕甚至消失。在治療方面應選擇一些抗感染、抗菌或者鎮咳祛痰藥物治療。本研究以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桑杷止咳湯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選擇2017年3月—2019年11月涇川縣中醫醫院收治的106例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3例。觀察組中男30例,女23例,年齡28~43歲,平均年齡(35.5±2.58)歲。對照組中男32例,女21例,年齡30~45歲,平均年齡(37.5±3.02)歲。
對照組給予常規止咳抗感染藥物治療。取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江蘇潤邦藥業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57398)口服。成人每次0.1~0.2 g,每日兩次,病情偏重者可增加為每日三次。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給予桑杷止咳湯。處方:枇杷葉10 g,陳皮20 g,白芥子12 g,白前21 g,百部20 g,魚腥草20 g,桑白皮15 g,浙貝母20 g,蜜款冬花11 g。如果患者有偏熱癥狀,可加黃岑15 g或桑葉10 g、菊花10 g。患者偏寒可以加入麻黃10 g或荊芥10 g。若患者氣虛則可以加入黃芪10 g、白術10 g、防風10 g。將藥劑用水煮沸取汁,每天1劑,早晚分兩次服用。兩組患者均連續治療一周。
(1)臨床喘息消失時間等指標。觀察記錄并對比兩組患者的咳痰、喘息消失時間及血常規、胸部X線的正常時間,對兩組患者的臨床喘息消失時間進行對比分析。(2)治療前后咳嗽癥狀量化得分。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一周后的治療效果和治療前后的咳嗽癥狀量化得分情況,并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咳嗽癥狀量化得分進行對比分析。

觀察組患者咳痰、喘息消失時間及血常規、胸部X線正常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臨床喘息消失時間等指標對比Tab.1 Comparison of indexes,such as clinical gasp disappearance time,of two groups
觀察組與對照組治療前的咳嗽癥狀量化得分無顯著差異,治療后觀察組的咳嗽癥狀量化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咳嗽癥狀量化得分對比分Tab.2 Comparison of quantization score of cough symptom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two groups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主要是由于病毒和細菌感染引起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如環境因素和氣候變化等等。慢性支氣管炎的病程較長,有一定的反復性,患者稍不注意就會加重病情,給患者的正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影響[2-3]。慢性支氣管炎在沒有得到有效治療之前很容易引發肺源性心臟病、阻塞性肺氣腫等,且疾病的預后性很差。醫護人員應及時找到適宜的治療方案[4]。臨床上對慢性支氣管炎患者主要使用一些抗感染性的西藥作為主要治療方式,雖然能夠起到一定的抗感染效果,但是單一用藥的效果并不理想,容易反復發作,如果聯合用藥會使患者產生一些不良反應,對患者的健康和療效都有較大的影響。中醫認為慢性支氣管炎屬于咳嗽類,咳嗽的主要發病部位是肺部,是因感受外邪、肺氣不宜所導致的。慢性支氣管炎多發于春冬兩季,如果患者在此期間出現呼吸道感染現象,會加重其病情。患者的發病原因與外感風邪、肺脾氣虛等有直接關系,所以會出現咳嗽癥狀[5]。中醫著重從宣發肺氣、止咳化痰、清熱解毒入手。桑杷止咳湯是由枇杷葉、桑白皮、陳皮等組成,其中枇杷葉性微寒,味苦辛,具有良好的清熱止咳、降逆止嘔的效果,對慢性支氣管患者的肺熱咳嗽、氣逆喘息有理想的治療效果,且枇杷葉能夠和降胃氣,可以同時清肺止咳。桑白皮有消除水腫、泄肺平喘的作用。陳皮能夠健脾化痰,浙貝母與蜜款冬花兩兩相配可起到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作用。本方劑中藥相互配合使用,治療效果更為顯著。本次實驗中,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中加入了桑杷止咳湯,咳痰、喘息消失時間及血常規、胸部X線的正常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說明桑杷止咳湯改善了慢性支氣管炎患者的臨床喘息消失時間等指標。觀察組患者治療后咳嗽癥狀量化得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桑杷止咳湯顯著改善了患者的咳嗽癥狀。
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時在常規治療中加入桑杷止咳湯能夠改善患者的臨床喘息消失時間等指標和咳嗽癥狀量化得分,達到了理想的臨床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