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延慶
(南陽通途公路勘察設計有限公司,河南 南陽 473000)
施工前準備包括原材料的選購、試驗段施工、基層灑透層油的處理。原材料的選擇包括瀝青、碎石、集料等,經檢驗合格的材料方可進場,放置于硬化和排水良好的庫房或儲存罐里,保證材料的性能;試驗段施工是為了確定路面松鋪系數、機械設備、碾壓遍數及質量控制指標等,在施工過程中按照試驗要求進行;在攤鋪瀝青混合料面層前進行基層表面的清理,保證攤鋪面的干凈,并在基層上灑透層油,由于基層和面層是兩種不同的材料,確保兩結構層的很好結合。
瀝青混凝土路面以廠拌為主,能夠做到機械化的操作,嚴控配合料的比重,確保混凝土拌合質量,特別強調控制瀝青混合料的出廠溫度,控制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在135~160 ℃,溫度過高則瀝青老化,溫度過低則會使路面壓實度無法保證。混合料運輸要確保車廂的清潔干凈,防止混合料被污染;在箱底和內側壁刷油水混合液,起保溫和防粘結作用;同時做好混合料的保溫,在混合料表面覆蓋棚布以防雨水和熱量散失,已離析、硬化在運輸車廂的混合料及低于鋪筑溫度或淋雨的混合料應予以廢棄。
瀝青混合料的攤鋪采用專用的攤鋪機攤鋪,攤鋪機由供料斗、刮板輸送器、螺旋攤鋪器、振搗梁和熨平板部分組成。施工時根據路面寬度選擇選擇攤鋪機臺數,采用雙機或三機梯進式施工,控制好相鄰兩機的間距和重疊寬度,底、中面層采用走線法,表面層采用平衡梁法。攤鋪前將熨平板加熱至不低于65 ℃,防止混合料與熨平板的粘接,拉毛攤鋪表面;在攤鋪過程中隨時檢查攤鋪質量,出現離析及邊角缺料、花白料和結塊現象,人工及時補灑和補料;控制好攤鋪機的行走速度,不得隨意停頓和變換速度。
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分為初壓、復壓和終壓,采用不小于16 t的壓路機碾壓。初壓采用關閉了振動的壓路機靜壓1~2遍,達到結構層的穩定,初壓的溫度應不低于110 ℃;復壓采用膠輪壓路機,利用膠輪的泵吸作用,使結構層密實,碾壓4~6遍,碾壓溫度控制在80~100 ℃;終壓雙輪壓路機靜壓1~2遍,消除輪跡。碾壓應從低到高均勻進行,同時保證相鄰碾壓的重疊寬度,碾壓過程中不得中途停留、轉向或制動。
瀝青混凝土路面碾壓完成后需進行養護,在路面溫度降至50 ℃之前,禁止任何車輛通行,需封閉交通。
目前隨著瀝青路面的通車里程增加,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日益完善,但是在開通已運營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狀況看,發現通車的混凝土路面在通車的前幾年都會陸陸續續的出現各種病害,在了解瀝青混凝土路面可能出現的病害,并了解病害產生的原因基礎上,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進行有針對性控制,目前瀝青混凝土路面病害主要有路面不平、車轍、裂縫、坑槽、涌包、松散、泛油等。對瀝青路面的病害及產生原因進行歸類統計如表1。
目前我國新建或改建的公路多數以瀝青混凝土路面為主,隨著路上車流量的增加,道路在通車1~2年就開始出現病害,在雨水和超重車輛的作用下,小病害逐漸演變成大病害,同時誘發其他病害產生,嚴重影響了交通安全,增加了運營維護成本,降低路面壽命。因此在全面了解瀝青路面病害及其產生的原因,才能明確施工中的控制重點,確保道路的工程質量,達到設計使用年限,減少資源的浪費。

表1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病害及原因統計
瀝青混凝土作為一種柔性材料,承重主要靠下面的基層,因此基層質量直接反映到路面結構層。如高填路基由于沉降時間較長,經歷一段沉降期后施做面層;半填半挖路基在施工時嚴格按照設計要求對填挖交界面進行挖臺階及壓實處理;軟土路基段選擇合理的軟基處理方法確保路基的穩定性等,尤其是做好特殊路基段的基層質量,保證承重層的穩定,減少反射缺陷。
做好瀝青面層與半剛性基層的良好結合,在基層上澆灑透層瀝青;在橋梁的梁體上或其他結構物上或邊上施做瀝青面層時需在施工前噴灑粘層瀝青,做到面層與基層的良好粘結。
面層攤鋪前要做好:基層路面干燥清潔,無雜物;基層寬度、平整度、高程、強度達到設計質量要求;公路兩旁無較多影響路面清潔的雜物或者污染物,需要人工清理的清理到位。必須保證基層的質量,在此基礎上才能確保面層質量。
施工準備階段做好試驗段,優化配合比設計,選擇合理的施工配合比。瀝青混合料的拌制盡量采用集中廠拌,做好各種集料的自動稱量,確保能夠按照配合比的集料用量進行拌制。
原材料作為瀝青混合料的首要控制重點,強調瀝青、碎石、集料在進場時的控制,嚴格按照進料進場的三檢制度,不合理的材料嚴禁進場,同時做好原材料的保護,禁止露天、直接與泥土混合,防止原材料的污染,禁止一切不合格的材料用于工程施工。
目前的瀝青混凝土路面做到了機械化施工,施工中用的機械設備較多,如:混合料拌制機械、運料車、攤鋪機、壓路機等。首先要根據精確度高的瀝青拌合裝置,減少混合料拌制的稱量誤差;根據路幅的寬度,選擇合適的攤鋪機數量和作業方式,減少縱向施工縫的數量;根據施工現場距離和攤鋪機的攤鋪效率選擇合理的運輸車數量,使攤鋪能夠不間斷,保證攤鋪的連續性;碾壓作為瀝青路面壓實度的重要控制點,合理的選擇初壓、復壓和終壓的機械設備,確保碾壓的密實度,只有設備的數量、性能保持良好,才能保證瀝青路面的攤鋪質量。
施工溫度包括混合料拌制出廠溫度、攤鋪溫度、碾壓溫度、開放交通時的溫度,這四個溫度也是施工工藝控制的關鍵。首先,控制好混合料的出廠溫度,出廠溫度宜控制在150~170 ℃,溫度過高瀝青容易老化,溫度過低,容易結塊,攤鋪碾壓不密實;其次運輸攤鋪溫度,通常瀝青拌和站距離鋪設點有一定距離,在運輸過程中做好瀝青混合料的保溫措施,使入料攤鋪溫度宜在120~150 ℃。保證碾壓時的初壓溫度應不低于110 ℃;復壓溫度控制在80~100 ℃;最后,開放交通的溫度控制在50 ℃以下。
目前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已經很完善,各個工藝環節控制指標經過多次的試驗和實踐檢驗,因此質量的好壞還在于人的組織與管理。整個工藝流程中包括各個流程環節的技術管理人員、檢測人、一線施工作業人員,人員意識和技能操作水平是質量控制的關鍵點之一。因此要做好施工前的技術交底和技能培訓工作,通過崗前培訓及書面交底等方式來提高作業人員的施工作業水平和人員的質量意識;其次,提高管理人員的質量管控意識,嚴格按照質量標準執行,驗收未合格的不得進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綜上所述,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主要體現在運營通車后的路面狀況,根據相當多已通車的瀝青混凝土路面狀況統計分析,得出瀝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和產生原因,歸納總結得出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質量需在基層、原材、施工機械、混合料溫度及人的水平和意識等方面去控制,它是一個多環節相互協作的綜合施工過程,因此在施工過程綜合考慮,精準把握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保證每個環節施工質量,提高瀝青路面的總體施工質量,促進公路建設事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