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網陜西省電力公司延安供電公司 陜西 延安 716000
集約化的管理模式下,統籌分配各類生產要素,價值趨向調整節約與高效,由此實現控制成本、高質量管控的目的,應當是目前提升運營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而一級賬戶是實現集約化管理的必要途徑。
(一)管理體系。此級別的電費賬戶為供電企業的業務項目,所以框架設計需以電費業務為載體,由上至下實施職權分工。大致可分成四成:其一,主管負責人,負責相關的標準制定修改以及重大管理內容;其二,職能部門,由營銷與財務兩個模塊組成;其三,客服中心,其是落實集約化管理的主要層級;其四,業務執行單位,負責將各項電費業務落在實處,完成具體的電費業務。電費業務的管理體系中有營銷設計、實地抄表、電費計算、財管、差異賬處理等。
(二)平臺設計。首先,資金。此種管理模式集中供電企業的有關數據,取消其他賬戶,采用統一的電費管理標準。單就實收業務而言,利用集約管理,用電客戶會直接將電費轉到一級賬戶,改變匯款方式。其次,財務處理上,平臺可以實現交易日結,并形成可靠真實的賬務信息,便于掌握實時數據,使得電費信息可追溯。再次,業務信息地統計,以周或月為節點,進行數據匯總統計,為供電企業接下來的業務開展決策提供最新資料。最后,還設有輔助性功能,包括辦理手續費等。
(三)數據統計。數據統計方式可根據職能進行分類,比如客服中心,其應當編制各類運營報告,而業務執行單位,便需對當前電費情況進行說明,并將可供電量、售價等數據整理出來。數據統計過程包括三個環節,即信息采集、審核和編制報告。分析對象是電費業務每月的情況,涉及到指標同比及環比、預算差額等,需要形成定量數據,并通過分析,預計將會遇到的風險和發展機遇,基于此給出對應的規避建議與戰略方案[1]。
(四)管理方式。一方面,風險預警。通過管理平臺在監測風險方面的效用,針對電費數據加以核實及風險分析。比如借助管理平臺,對各網點的電費情況數據進行采集,由此獨處既定指標的落實程度,繼而調整管理方案,達到預警的效果。另一方面,績效管理。基于原有的營業標準、核算、統計管理等一系列的考評指標,構建電費安全以及差錯追責的管理機制,定期開展有關監察活動,以免出現責任事件。
(一)管理體系。建立客服中心開始,利用分階段、分層以及分步的建設方式,逐漸企業下屬電費業務全部集中在客服中心進行處理,由此構建出集約模型,并把負責電費管理的工作者歸納到客服中心,進一步實現人力和業務之間的集約管控。在該種管理模式下,開展一級賬戶,實際任務量下降至原本的半數左右。同時,財務月末核算時,均需實施一次核對,工作量降至原本的5%左右,切實滿足供電企業減員增效的目的。合理設置對應管理職位的工作規范,確保組織結構及工作標準得以統一。客服中心在集約化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協調財務與營銷工作在電費業務上的聯系。
(二)管理平臺。一級賬戶模式的出現,改變原本多級賬戶模式,改進資金歸集的渠道,并提高處理的效率,化解賬戶分散、資金嚴重累積等現象,由于歸集效率得到提升,相應的運轉也有所提速,促使管理風險系數下降。達到資金流和數據流的統一管控,電費對賬速度得到加強。改進實收業務程度,并在平臺自動化分析上增加投入,平臺在滿足有關處理規定的范圍內,采用數字化的通知方式,對電費數據實施直接的集中管控,和銀行賬戶實行同步入賬,以此減輕對賬的工作壓力。通過合理補充平臺功能,基本達到根據相應規定生成憑證并審核,人工處理業務僅作為備用,賬務確認節點轉為到賬確認。
(三)數據統計。借助電費數據統計,更快速且全面地找出此項業務推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且還是節省部分時間成本,增強風控能力。通過在實收業務以及企業戶的電費業務等多個項目,切實體現出集約化管理的應用優勢。電費預付業務中,僅需通過系統網頁完成業務操作,并及時完成售電的賬目核對任務。而后付費的業務,管理平臺啟動后,客戶主動繳費的資金需直接匯到一級賬戶上,并及時通知客戶調整的繳費賬戶。通過集約化的管理,使得電費業務涉及到的資金在途時間有所縮短,并整體依舊處于持續縮短的狀態,切實加快歸集速度。據供電企業的有關數據顯示,該管理模式推行初期,資金在途時長已經不足2.5日,有效降低精益管風險。
(四)管理方式。一方面,借助系統平臺實現全過程的數據監測。完全根據電費的管理標準,實施費用日結、解款、確認等財務處理,并對整個電費的實收過程加以量化管控。在系統平臺中,各項實收工作均采用自動化的處理模式,相應的對賬及其他后續資金管理也均完全利用系統平臺進行處理,由此構建閉環式的電費管控模式,保障量化監管的效果。據對電費業務實施的月度監測結果,管理者可直接得到供電企業上一月的在途資金情況,使得管理決策有數據支持,避免資金沉淀。另一方面,績效管理中,同樣目標設置、工作分配、工作執行和績效考評四個步驟實施閉環管控,配備差錯機制,充分集中工作者的注意力[2]。
通過結合電費業務的有關任務及管控標準,分解管理工作。并通過對在管理模型下實踐應用效果的分析,判斷采用一級賬戶推進集約化管理具有極高的可行性。減少在途的電費資金,維護供電企業內部資金鏈的高效運轉,化解由電費帶來的風險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