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大通縣水利局 青海 大通 810100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一些關于招標的法律法規,以促進招標工作的有序進行,從而推動建筑行業的迅速發展。水利工程建設任重而道遠,而水利招標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步驟,因此必須重視水利工程招標工作。現階段,如何解決水利招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保證水利工程建設順利進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本文對工程招標的問題進行探索,提出有效應對策略,希望能夠促進水利工程的建設。
現階段,我國水利招標工作中存在一系列問題,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的建設,主要問題表現在以下方面:
(一)招標工作的形式主義。目前,由于水利工程招標具有適應性強,普及性高等特點,因此招標是解決水利工程建設方案的首選。然而,由于招標工作責任重大,部分招標工作人員為了回避責任,大小招標公司均納入招標范圍,使得招標工作過于形式主義,不僅造成資源的嚴重浪費,還影響施工的順利開展,導致招標工作不能落到實處,給水利工程建設帶來嚴重后果[1]。
(二)代理機構缺乏專業性。水利工程的項目由于自身的特點而具備特殊性:受河流的流域、天氣、水文等地理環境的差異影響,工程設計也存在差異,水利工程建設呈現出地域性強、專業性強的特點,只有專業的代理機構才能保證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與安全。然而,現實是由于市場競爭激烈而出現壓價、競價等現象,導致代理機構為了節約成本,獲得經濟效益,來降低自身機構的專業性要求。此外,由于現階段對代理機構沒有專業性的要求,使一些不具備專業性的代理機構套用范本,不規范的進行招標工作[2]。
(三)嚴重的掛靠現象。目前,由于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各種水平參差不齊的單位通過不正規的手段參與到招標的活動中。而真正具備實力的單位反而因為不屑參與投標把資質借給他人投標,從中獲取利益。投標人之間、投標人與招標人之間往往在利益的驅使下,形成各種協議,導致出現投標、串標的嚴重現象。它擾亂投標市場秩序,違背誠實信用、公平競爭的原則,讓國家的利益蒙受損失,阻礙市場的健康發展,容易滋生腐敗[3]。
針對于現階段水利招標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采取以下策略,具體如下:
(一)完善法律法規。隨著國家加強法制社會的構建,水利工程投標的相關法律法規也在不斷完善。然而,由于各個地方法規的差異性,導致部分地方的范本難以實施。因此,加快協調地方法規的差異成為一項緊急而重要的任務。此外,對于現階段水利工程招標過程中出現的回避責任、掛靠嚴重、招標作假等想象,要結合國家的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情節嚴重的要取消招標資格,進一步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使招標工作有序進行,促進水利工程建設的發展。
(二)規范招標代理機構。招標代理機構的專業性直接影響工程建設的質量,因此必須規范招標代理機構的工作,增強對代理機構的監管。由于招標代理機構需要對建設單位負責,因此,要求招標代理機構必須具備較強的專業性和較強的公信力。目前,水利廳要全權負責施工企業與監理企業的資質審核,也要負責審理資質文件,對于招標代理機構的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也要做明確要求,必須具備專業性,提高水利代理機構的門檻要求,防止未達標的單位進入市場。另外,對于招投標現場的眾多不合理行為,比如過度壓價、違規操作、惡意競爭等,要及時有效處理,保障招標工作的順利開展。最后,要建立建筑市場誠信體系,將那些不合法的招標機構統統納入“黑名單”行列,給予必要的懲治,限制在招標市場的資格,以此保證招標工作的有序進行,凈化招標市場的環境。
(三)依法打擊掛靠行為。近年來,水利工程招標掛靠現象嚴重,因此,依法打擊掛靠行為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能提高招標工作質量,保證水利工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打擊代理資質掛靠的行為,必須要有充足的證據作支撐。在這個過程中,項目負責人的作用重大,若項目負責人不能充分履行責任,如開標不到場就會被評定為掛靠行為。另外,項目負責人對于招標文件不審查,則被認定為不盡職責,亦被認定為掛靠行為。因此,強化項目負責人履行責任與義務,是依法打擊掛靠行為的有效手段之一。掛靠行為的處罰手段有很多,但是最主要的是進行誠信處罰,被處罰人或單位在一段時間內會被限制代理項目。這種處罰方式簡單容易,但是對于一些小地方的小企業來說,并未取得良好的警示效果,因此,還要采取法律手段與之相結合的方式,這樣依法打擊掛靠的效果比較明顯[4]。
水利工程建設是一個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偉大事業。水利工程招標工作是水利工程建設前期的一個重要環節,對于水利工程建設的質量與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必須在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基礎上,加強監督與管理,規范市場環境,完善相關制度,保證招標工作的有效開展,保障水利工程的質量與安全,推動國家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