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尚德學校 吉林 長春 130000
習總書記于2019年3月18日在學校思想政治理論可教師座談會中提出,在大中小學中,應當建設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以此培養更多社會主義接班人。大中小學思政教材一體化建設與社會當前政治要求相符,且符合學科建設與教學規律,能夠將思政課效能充分發揮出來。因此,應當立足于培養學生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及世界觀,實現大中小學思政教材一體化建設。
“一體化”概念應用較為普遍,在思政課建設中則存在特殊指向性,是指將思政課建設為系統性鑄魂育人工程,能夠將相對獨立的不同階段思政課,立足于整體的立德樹人層面,對教材內容進行統籌安排、設計規劃,做到優化銜接與融合,在循序漸進下打造橫向貫通、縱向銜接的思政課體系。小學期間,個體對道德為啟蒙認知期,以“知”為思政課主要教學目標,利用啟發式教學方式傳授到的知識,激發其學習思政的興趣;中學期間,為形成個體人格發展階段,以“情”為思政教學目標,培養學生道德意識,形成正確看待問題的思維;大學期間則是形成個體三觀重要階段,以“思辨”為思政教學目標,學習馬列主義,感受國家體制優越性,擁有明辨是非能力[1]。
在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中,其本質內涵是尊重學生主體,突出生活化思政課,把握社會時代性發展,以此為基礎實現一體化建設,構建系統性思政教育體系。
1.貫通教學目標。在思政教材一體化建設中,首先應當貫通教學目標,結合上述不同階段思政課不同教學目標,方能為教材建設提供依據。思政課育人目標分為三個層面,即政治、道德、情感。政治層面是指學生應當堅定“四個自信”,擁有“四個意識”,做到“兩個維護”,自覺為國家與黨的事業奮斗;道德層面是指學生應當做到自覺遵循基本公民道德規范,落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遵守公序良俗;情感層面是指通過思政課及活動,使學生簡單認識到美丑、對錯,感受到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共產主義好[2]。通過明確三個目標,根據個體發展規律,在小學、中學階段引導學生認同道德與情感價值觀,大學階段則引導學生政治認同。
而思政課教學目標也可分為三個維度,即傳授知識、引領價值、引導行為。在傳授知識中,思政教學應當將教材和政治語言轉化為教學和課程語言,將知識點輸送至學生腦海;引領價值層面,則轉化理論知識為學生價值判斷、認同及信念,成為其行動指南;引導行為層面是指思政課應當在學生行動上講政治、講道德、講情懷的基礎上,實現行為內化,以上述教學目標為依據進行教材一體化建設。
2.適當聯系實際。思政課本質而言屬于理論課,其具有理論性特征。中小學思政教材內容豐富、圖文并茂、具有生活氣息,案例與學生生活和學習相貼近,能夠為學生思政素養奠定良好基礎。而高效思政課則理論性較強,通過與時俱進的對教材內容進行編寫修訂,但仍存在一定空洞型問題,不易被師生接受。因此,在高校思政教材編寫中,一方面應當樹立編寫教材專家群體教材一體化理念,鼓勵和引導專家之間相互合作交流,立足于原有教材,結合中小學生思政教材內容,進行教學目標、方法及內容的構建,保證完善修訂后內容具備銜接性。另一方面,則需要采取通俗易懂,簡單好記的詞語進行編寫,將時事政治等實際案例編寫其中,實現教材內容與實際相聯系,進而提高學生接受性。此過程中,設置獨立教材編寫審核部門,組織知名學者專業參與到教材審核之中,基于教材一體化建設,尋找教材存在哪些不足,實現教材內容的進一步優化。
3.注重立體建構。思政課程在于立德鑄魂,為了能夠感染學生,則課程內容需做到以學生為主,將馬克思主義理論融入其中,善于應用學生接受和喜愛的語言體系、平臺載體與方式方法,進而提高思政教材的親和力、思想性、針對性和理論性,打造出思政“金課”。在大小中學思政教材一體化建設中,應當嚴格根據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認識到一體化建設實質,不能使教材內容重復簡單,還要在差異性基礎上銜接貫通,互相配合,立體化呈現思政教材建設內涵,使得不同階段學生均能夠喜歡學、有的學、主動學。此過程中,應實現立體化建設,可在小學與初中時期,基于“道德與法治”課程基礎上,根據學校實際與學生需求,開設《我的祖國和我》《新時代英雄模范》《日常生活里的好少年》等選修教材,以小故事講大道理,以身邊人將身邊事,將思政融入至學生生活;高中階段,可基于“思想政治”結合學校特色與青少年特點,開設《共和國與青少年》《青春夢與中國夢》等選修內容,激勵青少年發展中國夢,為中國做貢獻,將價值、追求、夢想等融入至教材內;大學除了規定的思政必修外,還應當與學校和地方實際相結合,綜合考量青年發展需求,開設《大國崛起與青年擔當》《社會主義在中國》等課程教材,引導學生信仰馬克思主義,檢定社會主義信念,以此提高思政教材感染力與吸引力[4]。
綜上所述,大中小學思政課教材一體化建設屬于復雜的系統性工程,應當從貫通教學目標、適當聯系實際、注重立體建構這幾方面出發,聽取師生反饋意見,為一體化思政課建設提供服務,達到良好育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