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 四川 綿陽 621700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生涯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加強對學生數學素養的培養與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養成具有重要作用,既能促進學生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吸收,又能促進學生將數學的思想與方法運用于今后的學習生涯和工作中,因此如何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素養,已成為該專業學生成長和發展的方向。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通過教學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促進學生的數學素養的提高,將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的培養滲透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并促進其實施可靠方法提高對幼兒數學素養的培養,對學生后期的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數學素養是指在數學的教學和培養過程中,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養成的一種思想和能力,并且能夠運用數學能力、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方法解決生活中出現的各種實際問題的能力。數學素養對學生后期發展具有重要的啟迪作用,通過在實際的運用過程中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在對數學問題和知識的深入探究過程中,領悟和感受數學的奧妙之處,從而起到對學生數學思想和數學能力的培養,這些能力的養成對后期學生的數學能力和數學實踐的運用都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因此,加強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素養的養成具有重要的意義[1]。
學前教育專業的高考招生是文理兼收,部分院校招生計劃中的文科學生占大多數,而文科學生的數學能力一般比較差,學前教育專業理科學生的數學基礎也相對較弱,還存在一些畏懼數學學習的學生,這就造成了此專業學生的數學理論、數學思想、數學能力的極度缺乏,這些現象對學生的后期發展極為不利。數學廣泛運用在我們的生活實際中,數學思想也廣泛地運用于各領域的發展過程中,因此提高數學素養、數學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想方法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能力薄弱。數學的學習側重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數學思想的培養,而大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存在不同程度的厭學和排斥的情緒,而在對幼兒的培養過程中,用數學思維去分析和思考對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的作用。幼兒的數學教育雖然內容淺顯[2],但是涉及的面廣、種類繁多,雖然各方面的知識有所聯系但不是特別緊密,如果數學思維能力不足,對相關知識的理解就會存在很大的偏差,例如對點、線、面等種類的區分。如果學生缺乏良好的數學知識儲備和數學思維能力,就很難將數學知識融入游戲活動中引導幼兒獲取信息。因此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提升過程中,應充分考慮數學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二)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數學的重視程度有待提高。根據有關數據統計,大部分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都比較低下,在對學生的培養過程中,對學生的數學素養重視不夠,側重點卻在于學生的藝術能力的培養,主要側重于對學生的說、唱、跳、畫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數學能力的培養較為缺乏,這些現象是造成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低下的重要原因。目前某些學生畢業后在開展工作時因自己的數學素養不夠導致對幼兒的數學活動的開展也相當缺乏,無法將數學的思想和方法以更具趣味性的活動展示給幼兒,間接的導致課堂效率低,不能很好地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不利于幼兒良好的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培養,嚴重影響幼兒以后的發展。
(三)教學模式缺乏深度挖掘。在對幼兒的數學教育過程中,不再僅僅局限于簡單的數字運算,現代幼兒數學教學范圍具有擴展面大、知識面廣的特點,在幼兒的數學活動開展中,應加強對幼兒的幾何圖形、空間思維和邏輯關系的培養,而這方面內容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因為學習時間的限制很多內容無法涉及,因此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培養過程中[3],也應該加強學生對數學邏輯思維的培養和數學圖形的深入學習,促進該專業學生在今后的職場過程中能將所獲得的豐富的數學理論知識和數學思維運用于工作實際,為工作的穩健運行提供堅強有力的保障。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目前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不足,我們應及時地采取相應的策略,促進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養成和提高,為其在今后的職場領域里充分發揮出自己的社會價值提供保障,為此,我們需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對數學課程的學習興趣。興趣,作為學生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是提高自身能力的動力,對提高學生參與數學課程的積極性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作為學前教育的教師要認到到工作中首要的任務是采取各種策略和手段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布盧姆的名言“學習的最大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能夠闡釋如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課程的興趣這一問題的答案,那就是從事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首先要在數學教學用具和數學學習素材選取上多下功夫。作為課前準備重要的一個環節,教師要考慮到學生性格和興趣的差異性和相似性,根據學生的普遍好奇心較強和對數學存在一定程度的厭學的特點,應在對學前教學開展的過程中側重于提高學生對數學的自信心,從淺到深、由表及里、數形結合等策略,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學習的快樂,體驗數學問題解決的成就感,從而樹立學生對數學的自信心,為今后的數學素養形成提供保障。
在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過程中,也應適當的融入對學生的數學發展史的了解,在數學的發展史上也有許多杰出的數學家他們為數學的發展不斷奮發圖強的故事,例如萊布尼茲、泰勒、阿格朗日等杰出數學家,通過給學生講述他們的故事,培養學生對數學發展史的了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他們對數學知識的了解和掌握。
(二)提高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實踐能力。運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提高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實踐能力。學前教育專業教師要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依據學生的個性和實際的學習情況,因材施教,給不同學生分配適合自己的學習任務和目標,促使他們朝著多元化和個性化的方向發展[4]。
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并積極參與到數學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敢于突破常規,進而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
重新評估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標準。教師要運用合理的評價標準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評價,要善于從不同維度發掘學生的興趣,客觀的評價方式能夠提高學生參與學習的主動性[5]。要改變這種評價標準,教師要認識到應將關注的焦點移動到對學生想象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上,學生才能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5]。
組織多樣化的數學活動,除了組織一些競爭性較強的教學活動外,教師也應在班級內部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數學知識問答活動,并根據學生的學習成果給予適當的鼓勵,起到培養學生數學知識應用的效果。另一方面,要鼓勵學生將數學知識運用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例如手工制作各種幾何模型,熟悉各種幾何教具,用數學知識編一些趣味性的接龍游戲等等,并培養學生將課堂實施形式落實在對幼兒的培養活動過程中,拓寬對幼兒教學實施方式的同時,促進其對課堂教學技能的掌握,這也是促進學前教育學生實踐能力養成的重要之舉。
(三)使用數字化平臺提高學前教育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在對學前教育學生數學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應加強對教學方式的改進和提高。信息化時代教師應多利用現代多媒體技術實施數字化課堂,充分利用網上的優秀教學資源,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吸收。另一方面,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利用數學教學軟件例如Lingo、Spass、Matlab等數學仿真分析軟件對數學問題進行分析、解答,既可提高數學教學的多樣性,也可拓寬學生對數學相關軟件的學習和了解,為學生今后利用數學軟件解答數學問題提供保障。
數學素養的養成應建立完善的數學培養體系和培養機制,提升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師資水平,將數學理論和數學思想融入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教育教學培養過程中,促進學生在后期的職業生涯中將數學的精髓運用在對幼兒的培養過程中,推動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和進步,這是大力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學生數學素養的現實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