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淮南一中 安徽 淮南 232001
在新課程改革大力推行的時代背景下,傳統課堂教學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弊端逐漸“浮現”出來,教師也因此采取了合適的方法開展并組織教學活動,以此改變教學模式。在新課改時代中,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以及能力培養十分重要,也是教師們追求的目標。高中物理教師可以秉承新理念展開教學活動,以此促進學生的主人翁地位以及思維水平等綜合素養隨之升高。
情境教學法是一種能夠將情境與教學聯系到一起的教學方法,也是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們最常使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情境中,學生們能夠結合情境思考和研究問題,也會對情境中蘊含的知識產生興趣。因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展開物理活動,促使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得以實現的基礎上物理學習興趣和效率也隨之升高。
例如,學生在學習“力的合成”內容時,高中物理教師一上課便借助多媒體將兩個小朋友抬一桶水的圖片展示出來,并且提出問題:“一個力的作用效果和兩個人一起作用的效果是不是一樣的呢?”學生回答道:“一樣!”當教師詢問原因時,學生紛紛表示他們都與重力相等。隨之,教師將水桶的重量、孩子的合力表示出來,并促使學生繼續思考“兩個小孩的用力加起來正好是水桶的重力嗎”,促使學生繼續思考和討論,為教師后面講解“力的合成”打基礎。在探究合力的方法時,教師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怎樣設計才能夠正確判斷合力和分力產生的效果相同”設計實驗方案,為其自主探究出“平行四邊形定則”打下基礎。在情境模式下,高中生物的學生主體地位得到了凸顯,學習主動性和興趣都隨之升高,獲取物理知識的效率也順勢升高。
在教學過程中,問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一種有效形式,也是促進學生主人翁地位實現的一種有效方法。只有在課堂中合理地設置問題,才能夠促進學生的思維水平不斷提升。鑒于此,高中物理教師可以通過合理設置問題展開教學,促使學生思考和研究問題過程中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興趣,進而促使他們的思維得到進一步發展。
例如,學生在學習“功”內容時,高中物理教師一上課先提出“列車在機車的牽引力作用下什么形式的能在增加”、“木頭在起重機的拉力作用下什么形式的能在增加”、“握力器在手的作用下什么形式的能在增加”等問題,引發學生自主思考。結合學生回答情況,教師總結出“都有力對物體做了功”,并由此促進學生認識到“功和能是兩個密切聯系的物理量”,進而展開功的教學工作。在課堂中,教師又將“推車推不動”、“舉著食物平移”、“物體在光滑平面運動”等圖片展示出來促使學生自主分析這些情況下物體的做功情況,以此加深學生對功概念的印象,使其掌握了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缺一不可。當講解到“功的表達式”時,教師也設置出“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一致時力對物體做功嗎”、“力的方向與物體的運動方向垂直或者成一定角度時力對物體做功嗎,怎樣求解做功大小”等問題,供學生思考,為其高效地掌握功的公式打基礎。
小組合作教學法是一種能夠真正凸顯學生課堂主體性的教學方法,也是將課堂還給學生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和提升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采取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展開教學活動,促使學生踴躍參與課堂活動的過程中對深入探究物理規律等內容產生欲望,進而在合作探究中高效獲取物理知識并逐步提升其合作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彈力”內容時,高中物理教師首先通過撐桿跳等運動圖片引出彈力,并促使學生思考“彈力是怎樣產生的”。緊接著,教師通過演示實驗的方法逐步將“壓彈簧或者海綿”、“將板擦放到彈簧上”等展示出來,促使學生結合實驗能夠自主得出解答彈力產生的條件。當講解到“胡克定律”后,教師鼓勵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合力探究彈簧伸長長度與彈力大小間的關系,促使他們通過相互合作與啟發自主得出得出結論。合作化的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發揮個人特長,也有利于學生相互交流和討論,對其高效掌握物理知識以及合作能力的提升也幫助極大,為其后續靈活應用此知識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
微課是信息技術背景下衍生出來的一種便捷教學方法,它雖然簡便,卻能夠承載很多知識點,因此得到了教師的認可。高中物理教師可以將一些抽象的概念或者實驗等知識點以微課視頻的形式直觀呈現出來,以此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促進學生通過微課視頻快速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點。
例如,學生在學習“萬有引力定律”內容時,高中物理教師一上課便將伽利略、開普勒、笛卡爾、胡克、牛頓的研究內容以動畫的視頻呈現出來,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自主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到行星運動研究歷程,為后面教師詳細地講解行星與太陽間的引力打基礎。當講解到“行星與太陽間的引力”、“月地檢驗”內容時,教師繼續利用微課視頻將簡化模型呈現出來,促使學生能夠結合視頻掌握萬有引力定律。微課視頻輔助下的高中物理課堂中,學生們的的學習積極性和效率都隨之升高,徹底消除了他們對物理知識學習的抵觸心理,為其后面學習其他知識點也奠定了基礎。
一言以蔽之,在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學習水平和物理知識點的特點組織并開展合理的教學活動,在優化物理課堂的同時突破傳統的教學觀念,促使學生能夠在高效掌握物理知識的過程中能夠實現“學以致用”目標,為其以后的學習和生活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