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濰坊市青州市王墳初級中學 山東 青州 262502
教育管理是初中教學活動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合理的教育管理才能提高教學下效率和質量,保證教學活動順利開展。初中作為義務教育最后階段,對學生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該階段更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對此,需要學校在新時代背景下建立科學教育管理體系,充分發展學生個性和學習能力,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綜合素養,并改變傳統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現狀,真正實現預期教學目標。
初中教師在傳統素質教育背景下如果想要強化教育管理體系,必須化解教師、學生和傳統教育體系之間的沖突并對管理思路進行調整,即創新教育管理理念方法和模式,進而提高教育管理效果。傳統初中教育管理過于強調剛性管理,要求學生服從教師命令和遵守紀律,這種形式必然限制學生主動性。在新形式教育背景下應始終貫徹以生為本理念,教育管理核心在素質教育全面滲透的背景下不單單作為口號存在,更多從日常教育管理中加以落實,其中涵蓋學生學習工作思想,必須全面掌握學生動態,從而投入更多的思想感情到工作中,由此達到創新目的。毫無疑問,學校管理氛圍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響教師和學生,因而初中教育管理隊伍應全面重視管理氛圍。人本化管理重點在于創造優秀人文化,學校教育管理管隊就應積極創新思想并在此基礎上做好周期性反思工作,使思想和時代發展趨勢相符。為了避免傳統僵硬化管理對教師和學生造成的影響,學校可定期舉辦校園文化活動,積極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其中,提高教育管理質量。
初中階段教育管理經常以學生學習成績為重點,保證學生可以考上重點高中。很多學生在此模式下也忽略學生個性發展,以成績高低判斷學生能力。對此,初中教師應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化和個體性,促使學生按照統一模式發揮自身特長,只有在此情況下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綜合發展。更要在日常管理中找出發展趨勢和學生最為擅長的事物,再采取分層管理方法將不同類型學生進行歸類,保證每個學生均能發揮自身特長。此外還要構建和諧師生關系,良好師生關系需要師生共同維系,在此過程中需要教師主動了解學生實際情況且做到以人為本,除了關心學生學習成績,還要關心學生生活狀態,及時糾正學生出現的錯誤,幫助學生成長。在當前教育環境下社會對教師業務素質、人品、專業能力等提出比以往更高的要求,初中學校應積極推進教育人才戰略體系并在此基礎上構建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雙重過硬的師資隊伍,有利于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和提高教育管理質量。
初中教師不僅僅是評價實施者,也是評價活動協調者和組織者,要引導教師、學生、家長都參與其中,才能使評價更具有指導性和客觀性,具體可從以下評價方式著手:首先自我評價;此評價可以提高學生自我認識能力,從客觀角度說出自己的缺點,教師可以在每節課結束之前詢問學生:“今天這節課,你覺得自己學的怎么樣?”“你覺得你的問題出現在哪里?”,學生在反思自己行為的同時就是尋找優缺點的過程。其次小組互評;該評價模式基于新課程改革倡導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學會思辨、傾聽、交流和分享。在小組互評中主要觀察目標達成情況,是否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以及組員之間合作程度,這種方式可以便于學生接受,優化課堂結構。第三家長評價;家庭是學生除學校之外的主要成長陣地,家長關心著學生一舉一動和一言一行,教師可采取電話聯系、家訪、家長會等形式評價學生在校表現,直接反映學校教育管理效果。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才的培養是一個國家發現進步的根本。教育從誕生的那一刻就以教書育人為主要目標,校園是培養學生成長成才的地方,是神圣和莊嚴的。因此,在校園的管理中,始終應該以教書育人為本,始終堅持教育的初心。盡管整個社會都非常重視教育的質量,重視學校作為學生學習的神圣殿堂的純潔性,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校園內仍然會掩藏著一些違背教育初心的反面案例,為了保證學校教書育人的初心,在教學管理中就要對這些情況滌蕩一空,絕不允許學校有任何違背教育初心的事件發生。為此,一方面,要保證教學過程中的公平公正,包括教學資源的公平分配、教學標準的公平公正、所有學生都有公平的獲得教育資源的權利以及教學評價機制的公平公正和教學結果的公正,等等,這些是保障教育能夠堅持初心的最終防線;另一方面,要嚴格管理教師違規舉辦輔導班等情況,讓教師一心一意的將精力投入到教學課堂中。只有首先保證了對教育的初心的堅持和明確,才能保證教育真正走在教書育人的正確道路上。
在初中階段,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生理和心理還未成熟,加之學習壓力較大,身體急劇變化,很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和抵觸心理。我國是一個非常重視尊師重教的國家,在教學過程中很容易導致教師處于絕對的主體地位,從而使得師生之間相互不平等,導致溝通不暢交流不夠的問題。筆者根據平日的觀察和教學經歷,認為當前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師生交流溝通問題。一方面是教師缺乏恰當的溝通語言,一方面是溝通方法和溝通內容有待改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校應當充分認識師生相互溝通的重要作用和重要地位,進一步提高重視程度,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和學習情況,為學生的健康全面發展和成就提升保駕護航。要特別注重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教師要采用多種溝通方式合理的組織語言,引導學生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認同,更加親近,從而促進師生之間的良好交流。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教育管理,不僅影響學生各項技能的發展,還與學校是否能為高中、中專、職業高中等院校培養并輸送人才密切相關。如果說管理是一門藝術,那么教育管理更加是一門精妙的藝術,因為教育管理關系到學生的成才和成長,而人才培養正是國家的根本大計。因此,初中院校應從學生發展的實際角度出發,多措并舉,不拘一格,不折不扣抓好管理,扎扎實實教書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