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涌鑫礦業有限責任公司 陜西 榆林 719000
1.1 企業重視程度不夠,信訪地位較低 近年來,我國煤炭供需矛盾仍存在,煤炭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政策還將持續,隨著煤礦行業“優化產能結構、加快產能置換、發展先進產能”三大任務的開展,未來煤礦消費占比將會持續下降。從煤礦企業的發展現狀來看,安全環保壓力巨大,傷亡事故時有發生,基礎管理相對薄弱,精細化管理有待提高,科技創新步伐緩慢,可持續增長動力不足。這些因素都直接或間接影響著我們煤礦企業的發展,從而就會埋藏下一系列的信訪“隱患”;職工民主意識、法制意識、權利意識日益提升,對權益保障、安全環保、個人待遇與發展等方面報有強烈期待,這些都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帶來新的挑戰;各類“隱患”或“挑戰”若處理不當可能會發展成危害較大的“信訪事件”。
就目前形勢來看,煤礦企業對于信訪工作的思想重視程度還處于普遍偏低的狀況,信訪工作流于表面形式、處于“被動”狀態。大多數煤炭企業還處在“挖煤、賣煤、數錢”創立利潤的思想枷鎖中,卻忽視了對企業信訪工作人員的培養和相應資源的配置工作,導致企業信訪工作達不到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需求。
1.2 信訪人員素質較低,信訪效益偏低 在我國很多煤礦企業中,信訪的基礎設施配置普及度低,突出表現為企業沒有設置專門的信訪工作機構,沒有信訪專職人員,信訪工作由行政工作人員進行兼職,在信訪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沒有計劃,沒有時間節點,信訪工作的開展常常是處于“救火隊員”的消防員角色,信訪工作的前瞻性差,提前緩解和化解矛盾和問題的能力較弱。同時信訪工作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不能夠在語言上清楚表達出具體工作內容及目的,不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和較好的語言表達能力,信訪工作變得力不從心,難以達到企業信訪工作的要求。更為重要的事,在大部門煤礦企業中,忽略了對信訪工作人員的培訓和教育工作,造成企業信訪的處理效果不佳,加之不良媒體、黑惡勢力等介入其中,就會使一些信訪事件最后發展成極端惡性事件或群體性事件,嚴重影響企業的社會形象。
1.3 信訪方式創新不高,信訪機制不健全 高質量發展成為新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新方向,也是給煤礦行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對煤礦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各種新問題、新情況頻發,煤礦企業的信訪工作必須要與時俱進,唯有此才能更好的適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步伐。但在當前環境下,大多數煤礦企業信訪工作依然停滯于傳統的思維模式,信訪工作的創新性低,信訪機制不會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張和企業管理方式的轉變而變化,信訪工作開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往往在問題發生之后才開展相應的信訪工作,進而失去信訪工作開展的價值。因此企業需要盡快建立健全信訪機制,完善各項規章制度,不斷改造信訪工作開展方式,早發現早解決企業經營管理過程當中存在的問題,從而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在社會發展的新常態環境下,煤礦企業的發展面臨著諸多機遇和挑戰,積極做好企業的信訪工作對于煤礦企業而言,能夠幫助煤礦企業搶抓機遇,更加科學的應對各種挑戰。針對當前煤礦企業信訪穩定工作面臨的實際問題和困境,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入手:
2.1 思想重視,充分認識信訪工作的價值 抓好煤礦企業信訪穩定工作,要強化政治思想意識,壓實信訪穩定工作責任,做到“上下銜接、互通情況、共同維穩、力促責任”的全面落實,要求企業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遵循“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的宗旨,貫徹落實上級信訪工作會指示精神,教育引導干部切實擔負起維護信訪穩定的政治責任。各基層單位要統籌施策、協同配合、共同發力,聯動開展信訪穩定工作,各部門(科室)、各區隊負責人要把信訪穩定工作與安全生產、經營管理、科技創新同研究、同部署、同落實,切實抓好業務范圍內的信訪穩定工作。只有思想重視,科學認知,才能更好的推動煤礦企業信訪工作的穩步開展。
2.2 夯實建設,提高信訪工作人員素質 各級領導干部必須要清醒的認識到當前煤礦企業信訪穩定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注重加強煤礦企業信訪工作的基礎建設,按照中省市縣及上級單位的信訪管理辦法,完善本企業的各項信訪管理規章制度;要為信訪工作人員創造業務知識培訓的機會,加強對當前信訪方針、政策及政治路線的學習,以提升其職業素養及業務技能。同時注重信訪人員的接待來訪者的心理素質培養,定期進行信訪人員的心理學知識培訓,進一步提升其語言藝術技巧,營造和諧融洽的信訪工作氛圍,這樣才能實現信訪工作人員全心全意的處理信訪案件,確保企業信訪工作能夠順利開展。
2.3 創新方式,推動信訪工作多元化發展 切實做好信訪穩定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保護職工的信訪權利,在暢通和拓寬信訪渠道上不斷探索創新。面對傳統媒介向自媒體時代的變革,要充分運用“互聯網+”模式,進一步拓寬、暢通職工訴求表達渠道,可以根據企業的規模,可以實施信訪網上投、事項網上辦、結果網上評、問題網上督、形勢網上判的“一網式”信訪穩定工作新模式,實現網上信訪過程和結果可查詢、可跟蹤、可督辦、可評價;利用信訪大數據,定期對信訪工作整體進行分析和群體進行分類,多角度、多方位歸納總結突出的問題,制定相應的具體防范措施,提升信訪穩定工作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
通過對近年來公司信訪穩定工作方面得力舉措的不斷總結和積累,歸類凝練為“一二四四”信訪穩定工作法,即“一目標、二基礎、四機制、四前移”。將“一二四四”信訪穩定工作法中每一項具體措施貫徹于整個公司生產經營工作中,進一步防范和化解矛盾糾紛,為公司高質量發展營造穩定和諧的企業發展環境。
3.1 樹立一個目標,明確努力方向 全年實現赴京、赴省、赴上級公司越級上訪單位“零”目標,不發生重大群體性上訪事件。
3.2 夯實兩個基礎,強化自身建設
一是維護職工切實利益。公司堅持矛盾糾紛排查化解以“一切為了發展,一切為了職工”為中心,要求各級領導干部要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的思想,想職工所想、干職工所盼,緊盯專業化施工隊伍拖欠農民工資、職工工資分配、班組長選拔任用、復轉軍人福利保障及網絡賭博、網絡貸款等問題,把職工答不答應、滿不滿意、高不高興作為衡量信訪穩定最高標準和最終訴求。
二是提升信訪干部素質。公司注重提升信訪干部素質,通過對標交流、專家講座、業務培訓等形式,全面提升信訪干部熟練掌握法律政策、信訪事項就地化解、開展群眾工作等能力,確保與職工面對面、心貼心交流,切實了解職工的真實想法,獲取穩定風險預警信息,第一時間應對化解,確?!靶∈虏怀鰠^隊,大事不出礦區”。嚴格執行公司《信訪穩定工作考核辦法》,加大考核力度,對發生因信訪問題引發極端惡性事件或群體性事件,引發輿論負面炒作,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約談單位負責同志并通報批評;對工作極端不負責任、決策失誤、漠視職工群眾利益,拖延解決問題造成群體性事件的,按照公司相關規定進行嚴肅問責處理。
3.3 健全四項機制,層層壓實責任
一是健全領導信訪包案機制。公司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一崗雙責”的原則,結合案件發生情況、涉及部門(科室)和領導分工,形成了“領導班子-部門—科室—區隊”四級信訪包案機制。包案領導堅持“一包到底”,即“包案件、包查辦、包落實、包穩定”,嚴格實行“五定”責任制,即明確責任領導、主辦部門、負責人、要求和辦結時限,確保全年信訪穩定工作順利推進。
二是健全領導信訪接待日值班機制。利用“公示欄”、“五公開五上墻”等載體,每月月底定期公布“月度排班表”、“信訪接待日”和“舉報渠道”等內容,切實引導和方便職工群眾依法逐級走訪,依法表達訴求。對信訪職工實行登記制度,能當場答復、解決的,當場予以答復或解決,不能當場答復、解決的,轉辦到相關業務科室(單位)限期答復或解決。同時加強信訪工作的跟蹤落實、督查督辦,做到群眾來信來訪事事有回應,件件有答復。
三是健全完善信訪穩定信息員機制。公司要求所屬區隊各班組每年初要設立1名信訪穩定信息員,同時要根據公司機構變更或人員變動,及時調整班組信息員名單;信息員要定期向信訪辦公室匯報收集的信息,尤其是對于青年職工涉及網絡借貸、網絡賭博等信息的收集上報,遇到重大情況及時匯報,信訪辦公室提前做好化解和預防工作。
四是健全信訪穩定信息研判機制。堅持重大信訪信息報告月報制度,做到“有事報情況、無事報平安、重大緊急情況隨時上報”,堅決做到不遲報、不漏報、不瞞報,增強工作的預見性、主動性和針對性,力爭把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解決在基層;針對國家法定節假日(元旦、春節、五一、國慶)、重大活動(兩會等)等重大時間節點和敏感時段內,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制,合理安排專人在崗值班,組織信訪辦公室人員開展信訪穩定信息研判工作,分析研判存在的各類不穩定因素,對排查出的各類不穩定因素,逐項落實防范管控措施,做到“三不放過”,問題不落實不放過、工作不到位不放過、隱患不排除不放過,確保敏感時期、特殊節點時期的安全穩定。
3.4 推進四項工作,提升工作質量
一是嚴把源頭防范。充分利用門戶網站、QQ群、微信平臺、宣傳欄等渠道,將信訪郵箱、信訪電話等信息向廣大職工進行傳遞,確保了職工信訪表達渠道暢通。通過調動廣大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深入到矛盾糾紛的“前沿陣地”,確保做到第一時間了解訴求、第一時間受理接訪、第一時間解決反饋,真正構筑起矛盾化解的第一道防線。
二是強化效率勸返。發生集體越級上訪的部門和單位,要求主要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必須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與上訪職工面對面協調,做好穩控和疏導勸返工作,杜絕惡意堵門、打橫幅、沖擊機關辦公樓等惡性行為,防止媒體惡意炒作;發生越級到集團公司上訪的,必須第一時間派出工作組將上訪人員帶回。信訪辦公室對因工作不到位、勸返不迅速造成影響的,嚴格追究責任。
三是加大積案化解力度。信訪辦公室每季度集中組織開展信訪積案全面排查,嚴格實施一案一檔,做到“四個清楚”(信訪人基本信息清楚、訴求清楚、信訪情況清楚、處理情況清楚),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清賬銷號。建立了“公司-社會-家庭”三位疏導幫扶機制,創新引進了女工家屬等第三方力量,合力解開信訪職工心結,促進積案化解。
四是加強法制化建設。公司堅持把法治教育貫穿于信訪工作全過程,屬公檢法受理范圍的,信訪辦公室不再受理。通過“參加培訓班”、“紅色教育”等形式,不斷創新教育載體、方法,提高各級信訪干部職工依法行政意識,規范行政行為,切實維護職工合法權益,推動礦區社會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