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消防救援支隊 云南 玉溪 653100
玉溪市易門縣擁有豐富的瓷土資源,陶瓷生產歷史悠久,加上當地營造良好的企業發展環境,因而成為東部陶瓷產業西進云南的首選地。從2003年開始,亞歐、國星、南鷹、遠方等來自福建、浙江、廣東的企業相繼進入易門縣集聚發展,先后開發出建筑陶瓷、日用陶瓷、工藝陶瓷、衛生潔具等多個系列品種。目前陶瓷特色園區共有陶瓷生產企業18戶,墻地磚產能1億平方米,日用瓷產能6000萬件,墻地磚占云南中低檔墻地磚市場的80%以上。易門縣陶瓷特色工業園區是云南規模最大的陶瓷生產企業共棲共生地,相繼被授予西南建筑陶瓷生產基地、云南高新技術特色產業基地、云南新型工業化示范基地,具有良好的發展基礎,但是也面臨著產業規劃滯后,缺乏長遠發展定位;企業協作程度不高,缺乏地域品牌效應;文化挖掘不夠,缺乏深厚陶瓷文化底蘊;服務設施滯后,缺乏綜合服務平臺以及市場定位低、產品附加值少等困難和問題。易門縣陶瓷企業的興起,盡管有力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消防安全現狀卻不容樂觀。大多數企業是從小型做起,從最初的小型企業逐步擴建發展,因而在建廠初期,大部分業主都有一定的隨意性,其廠房建設、安全管理、安全設施與消防安全要求相差甚遠,消防安全現狀令人堪憂。
玉溪市易門縣陶瓷企業消防安全現狀突出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的問題:
1.1 未經消防設計審核、備案擅自施工 陶瓷企業存在布局結構不合理,建筑設計不符合規范要求。從消防安全檢查情況來看,我們共檢查了8家單位,其中有6家未到大隊辦理任務相關手續;2家手續不健全,或只有建審,沒有驗收;或僅到大隊填寫了申報表,之后未辦理任何手續。
1.2 企業自防自救能力較差 多數企業只注重生產經營,忽視消防安全工作。因陶瓷企業員工流動性大,多數企業忽視了消防培訓工作,從調查的8家企業中,僅有2家進行了消防安全培訓,培訓人數占總人數的20﹪,企業員工大部分沒有經過消防安全培訓。企業自防自救能力差,一旦發生火災,不能有效組織火災的撲救、人員和物資的疏散,不能正確使用現有的消防設施和器材。
1.3 消防設施配備不足,保養不到位 多數業主認為陶瓷企業火災危險性小,一般不會發生消防事故,對消防安全重視不夠,故對基本的消防設施、消防器材等盡量少配或不配。因陶瓷企業一般都遠離中心城區,多數地方未接通市政給水管網,普遍存在消防給水不足,部分企業無消防水池或消防水池水量不足。一旦發生火災,水源缺失,易導致火勢擴大,造成無法估量的損失。
2.1 消防安全意識潰乏 大多數企業員工包括相關責任人、管理人的消防安全意識淡薄,而且工作人員素質參差不齊,防控火災能力差,缺乏消防安全知識,在對易門縣陶瓷廠專項檢查過程中,執法人員發現企業工作人員消防安全意識和消防法制觀念淡薄,缺乏安全用氣、用火、用電常識,防火能力差,也不了解撲救初起火災的技能和基本的火場逃生技能。一些員工連滅火器操作都不會,更不用說消防基本常識。一旦發生火災,就會因缺乏自身自救的能力而成為受害者,也很容易造成重特大火災事故的發生。
2.2 消防安全職責未落實,管理缺失 多數企業缺少專(兼)職消防安全管理人員;雖然有消防安全制度,但是內部平時檢查落實不夠,多流于形式;企業老板多數在家指揮,很少時間深入企業內部檢查指導,單位消防宣傳教育甚少,多流于口頭上講講、會議上說說,缺乏實實在在富有成效的宣傳教育形式和內容;對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整改不及時,缺乏應有的消防監督制約和處罰機制;滅火救援應急預案停留在書面上,平時缺乏經常性演練。
3.1 黨委、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齊抓共管,實行綜合治理 陶瓷企業是易門縣支柱產業,占有相當重要的地位,為抑制火災隱患發展勢頭,減少因火災隱患造成的不必要損失,實現陶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加強對陶瓷產業的監管力度。因為易門縣陶瓷產業數量多,地位特殊,建議由政府統一領導,各部門聯合組成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加強對轄區陶瓷企業消防安全的情況掌握、定期分析,針對發現的問題或苗頭,及時制定和落實相應的措施,確保消防安全。
3.2 加大建筑工程消防審核驗收力度,強化消防工作源頭性管理 首先,今后無論是對新建的企業,還是擴建、改建的建筑工程,消防救援機構首先要與縣發改委、規劃、建設等部門聯系,將消防工作有關法規要求納入相關職能部門立項發證許可的前置內容之一,消防監督人員做到超前監督,超前防范。其次,對單位報審的施工項目,消防救援機構應依法嚴格消防審核,對未報審的相關單位,通過強化監督檢查,受理群眾舉報等形式,及時督促報審,堅決杜絕漏報漏審現象。再次,加強對已審核在建陶瓷企業施工項目的監督檢查和消防驗收工作,堅決糾正單位擅自變更工程設計消防審核違法行為,認真做好事后監督,有效避免建筑工程未經消防驗收而留下“先天性”火災隱患。
3.3 加大消防安全監督檢查和聯合整治力度,確保火災隱患得到有效治理 公安、消防、工商等部門要聯合加大執法監督力度,在部門聯合執法檢查過程中,對發現的火災隱患和消防違法行為,及時下發《責令限期改正通知書》,責令限期改正,并督促火災隱患單位落實安全措施。對逾期不改正的,經復查后,要依照法律相關條文和法定程序,堅決予以查處,追究法律責任。對不具備消防安全條件的單位要依法責令停產停業;對確實無法整改又無法停產停業的火災隱患單位,報請縣政府研究確定整改期限、整改責任和防范措施。
3.4 加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和培訓力度,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加大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力度,著力提高企業員工消防安全意識和自防自救能力。一是要切實抓好企業經營業主的消防安全培訓,制定嚴格規范的培訓制度,每年定期組織業主學習消防法律法規,幫助業主正確處理好生產經營與消防安全的關系,做到依法經營,安全生產。二是所有特殊工種人員,比如電工、燒窯工等操作人員必須經過消防安全培訓方可上崗。三是企業要經常對員工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和滅火技能的教育培訓,使其掌握必備的自防自救知識。要使員工熟悉了解機器設備性能、生產工藝、原料的性質和火災危險性,嚴防因盲目蠻干、違章操作引發的火災事故。
3.5 加強陶瓷行業系統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 為了確保“抓行業、行業抓”的消防工作思路,按照目前國家有關部委下發了民政、教育、衛生、計生、文物等部門要嚴格落實公安部與民政部、教育部、衛計委、國家文物局等部門制訂的行業單位消防管理標準,大力提升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為了扎實推進陶瓷行業系統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按照建筑消防設施“三化”暨消防安全“四個能力”標準,建立完善本部門、本行業、本系統消防安全管理標準,健全消防安全工作管理組織和運行機制,培養消防安全“明白人”,消防救援機構防火部門應督促并指導陶瓷行業系統開展消防安全標準化管理工作達標創建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