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福貢縣林業和草原局 云南 福貢 673400
(一)基本縣情。
福貢縣地處滇西北橫斷山脈怒江大峽谷中段,東鄰維西縣和蘭坪縣,北接貢山縣,南連瀘水市,西與緬甸接壤,國土面積2756.44平方公里。全縣轄6鄉1鎮,57個村委會、7個社區,439個自然村,6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3.28萬戶11.89萬人.
(二)貧困狀況。
福貢縣是集邊疆、民族、貧困、高山峽谷為一體的“直過區”和“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全縣地形地貌復雜,山高坡陡、溝大谷深,生存條件惡劣,環境脆弱,滑坡、泥石流災害頻繁,9.1萬畝耕地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85%。2014年以來,全縣57個行政村都識別為貧困村,貧困人口73108人,是怒江州、云南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中的“上甘嶺”、最難啃的“硬骨頭”。
林業精準扶貧脫貧的意義
(一)產業發展促增收。扎實推進“1234”峽谷生態農業工程,結合天保、退耕還林工程大力發展核桃、漆樹、草果、云黃連、茶葉、油茶、重樓等為主的林產業,林業產業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實施核桃提質增效8.52萬畝,核桃低效林改造1萬畝,完成種植中藥材9386畝、花椒9285畝、紅花油茶6940畝,臍登撫育管理600畝,怒江花谷生態建設2.56萬畝,實退耕還林8.65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0.3萬畝。截至目前,全縣累計種植核桃55萬畝、漆樹11萬畝、竹子9萬畝、油茶3萬畝、花椒1萬畝,采取產業提質增效措施,形成品種多樣,適度規模的立體林業產業發展空間格局,經濟效益逐年提高,2019年林業產值12120萬元,戶均林業收入達3600元,林業收入成為深度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重要支柱產業。基本實現有條件、有意愿的貧困戶有一個增收產業。
(二)生態建設促脫貧。按照生態護林員實行“縣建、鄉聘、站管、村用”的管理機制,全縣選聘8430名生態護林員,通過加強培訓和管理,這項惠民政策的實施,不僅解決了貧困戶就地就近就業問題,增加其經濟收入,也使森林資源得到有力保護。全縣有效管護森林面積375.88萬畝,封山育林、森林撫育、基礎設施建設等工作扎實推進,在實施項目過程中注重吸收農村富余勞動力,聘生森管員357人,實現就地就近就業創收。從2019年起,全縣公益林生態效益補償面積達102.19萬畝,兌現給林權所有者的補償每年每畝10元,林農年享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102.19萬元。從2018年起將到期退耕還林0.5萬畝納入公益林管護,實行生態補償,持續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通過實施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森林資源得到有效保護,森林面積和蓄積持續增長,促進了農民增收,有效調動了群眾愛林、護林自覺性和積極性,產生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
(三)退耕還林扎實推進。福貢縣把實施退耕還林作為脫貧攻堅的重要抓手,納入縣委、縣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強化措施抓落實,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結合”的辦法,找準政策引導和群眾意愿的結合點,充分調動當地黨委政府、村委會、林農的主動性積極性,堅持適地適樹原則,注重發展林下產業,以耕促撫、以撫促增,退耕林地的效益得到有效發揮。目前,全縣累計實施退耕還林15.99萬畝(其中:退耕還林1.4萬畝、陡坡地生態治理1.3萬畝、新一輪退耕還林13.29萬畝)、還草0.8萬畝,中央扶貧資金超過2.7億元,兌現農戶的補貼資金2.2億元,超過投資的80%。林農除了享受政策直補資金外,還增加了林地,培育了產業,解放了勞動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
(四)集體林權制度改革釋放新活力。全縣以林權證及林業資源資產抵押貸款累計金額共計1280萬元,林權抵押面積940畝;2013年至今,全縣利用林業貼息貸款支持項目46家,落實林業貼息貸款816.5萬元,享受國家財政貼息101.151萬元;規范森林資源流轉面積23740.6畝、涉及農戶1584戶,改革成果更多惠及困難群眾。組建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28個,吸收社員2622人,建檔立卡貧困戶社員2285人,建檔立卡貧困社員占社員總數的87%,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承接林業項目,扶持措施有效落實,讓貧困群眾在參與林業建設保護生態中獲得更多收入。
(五)農村能源建設取得新成效。為加大農村能源建設推廣力度,提高群眾節能環保意識,改善農村居住條件,改變生產生活方式,減少森林資源消耗和實現節能降耗,促進生態環境建設。2014年以來累計完成戶用沼氣池200口、節柴灶4777眼、太陽能熱水器5346臺、電熱水器1371臺、“以電代柴”7232套。
(六)“怒江花谷”生態建設提升城人居環境。根據州委、州政府著力打造靚麗“怒江花谷”風景線的工作部署,出臺了福貢縣“怒江花谷”生態建設實施意見,編制實施方案,明確建設任務、種植花卉苗木種類、管護責任等內容。結合新一輪退耕還林、美麗鄉村建設、全民義務植樹、易地扶貧搬遷、旅游特色景點景區建設等項目,多渠道投入,多部門合力攻堅。遵循適地適樹的原則,種植龍竹、葉子花、櫻花及各類果木花卉2.56萬畝。
(七)積極開展“治傷疤、保生態、防返貧”生態建設鞏固脫貧成果行動。截止9月20日,全縣完成土地落實面積2.39萬畝。完成種植面積1.4萬畝,其中:種植香櫞、沃柑、枇杷等經濟林果2717.2畝,種植茶葉901.5畝、花椒580畝、油茶1957.7畝、花椒管護提升3784.88畝。完成整地面積15675.05畝,完成滴管配套1561.98畝,涉及農戶145241.6人次,2020年計劃在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和易地搬遷家庭勞動力中聘用短期工11.5萬個工,長期用工760人,預計勞務增收3660萬元。
總體來看,福貢縣生態精準扶貧工作情況質量較好,基本達到退出貧困縣的生態精準扶貧要求。福貢縣林草局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沖刺驗收”階段,能進一步壓實工作責任,查缺補漏,將問題整改到位,高質量完成收尾工作,最終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