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磊, Samsonenko T.A., Kostiukov V.V.
俄羅斯體育教育之父彼得·列斯加夫特體育教育思想研究
郭明磊1.3, Samsonenko T.A.2, Kostiukov V.V.3
1.重慶文理學院體育學院,重慶,402160;2.俄羅斯庫班國立體育運動與旅游大學體育旅游與服務學院,克拉斯諾達爾,350015;3.俄羅斯庫班國立體育運動與旅游大學競技體育學院,克拉斯諾達爾,350015。
彼得·列斯加夫特是俄羅斯19世紀偉大的生物學家、解剖學家、醫學家、教育學家,是俄羅斯體育教育科學體系的奠基人。他對俄羅斯的體育教育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作用,但我國體育科研學者對其本人極其體育教育思想研究相對較少。本文主要通過對其生平、體育教育思想以及他對俄羅斯體育教育發展的影響進行了探討、整理和總結。
俄羅斯;彼得·列斯加夫特;體育教育思想;學校體育教育
彼得·列斯加夫特1837年出生在俄羅斯圣彼得堡一個德國移民家庭。1856年進入到圣彼得堡外科醫學院學習。1861年,列斯加夫特從醫學院畢業,并留校教授病理解剖學。他分別在1865年和1868年完成了醫學和外科學雙博士的答辯。1868年至1871年,列斯加夫特在喀山大學任教。由于學識淵博,受到了喀山大學同學們的愛戴和贊譽。在1871年由于公開指責喀山大學的一些教授違反教育倫理原則,而被當時沙皇教育主管部門勒令從喀山大學辭退并限制其在校繼續授課。[1]而后列斯加夫特返回圣彼得堡,在軍事醫學院教授解剖學。
從1874年開始,列斯加夫特開始在彼得堡第二軍事學校教授體操課。由于工作能力突出,被第二軍事學校校長推薦到軍事院校管理總局任職。1875-1876年,列斯加夫特應沙俄國家軍事部要求,系統研究了西歐主要國家軍事體操的師資培養模式,為此周游了歐洲13個國家26個城市,隨后在1876年撰寫了總結性文章《西歐國家體操教師培養》,這也被認為是列斯加夫特對體育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的開端。[2]1877年在彼得堡第二軍事學校創辦了兩年制軍官軍事體操課程。課程內容主要包括理論類的人類學、解剖學、生理學、衛生健康、身體運動理論、體操藝術方法、數學、物理、化學,以及實踐類的體操、擊劍、游泳、球類、手工。隨后由于課程人數較少,沙俄國家軍事部關閉了課程。
1893年,列斯加夫特意外受到資助,并在1894年10月創辦了生物實驗室和科學研究中心。而也正是這段時間,他創建了著名的“列斯加夫特培訓班”。1893年,彼得堡政府創建了《促進青少年身體發展協會》,列斯加夫特成為了該協會的科學秘書。協會的主要目的是在學生家長和教育工作者中間宣傳體育教育的重要性,并做一些相關的實踐工作,包括組織戶外活動、冰雪活動、講學、游戲等。1895年3月,列斯加夫特建議創辦針對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的專門“培訓班”,并于1896年1月協會通過了《體育教育管理者臨時培訓班章程》,確定列斯加夫特為該“培訓班”的主要負責人。“培訓班”主要講授了以下課程:身體練習、運動理論、擊劍、教育學、心理學、心理學史、教育史、解剖學、生理學、衛生保健、有機化學、生理化學、植物學、繪圖、物理、數學、化學、動物學、力學、體育器械、美術。課程形式豐富多樣,學生得到了良好的理論和專業教育。在培訓班存在的九年中,一共有將近3400名學生參加過該“培訓班”,而這其中很多人成了未來俄羅斯體育教育發展的中堅力量。[3]與此同時,“培訓班”也為俄羅斯未來專門體育學院的建立積累了經驗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列斯加夫特在《促進青少年身體發展協會》擔任科學秘書期間,不斷開拓創新。最值得引人注目的是由他負責組織的圣彼得堡涅瓦河戶外游覽活動。該活動在當時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在游覽期間,除了可以讓孩子們親近大自然,還可以做短暫停留并進行不同的游戲和參觀。但活動受到了中小學校主管學生安全部門的強烈反感。各個中小學校長發出了通知,嚴令學生禁止參加該項活動。因此,該項活動人數開始大幅減少。
從1896年開始,“培訓班”逐漸開始對高校體育管理人員以及體育教師進行培訓。學生有來自高加索地區、烏克蘭、遠東地區、烏拉爾地區、中亞,甚至還有來自芬蘭、保加利亞、波蘭的中小學教師參加。1897年,由于政治原因,列斯加夫特不得不離開圣彼得堡大學。1901年,圣彼得堡教授和作家協會聯合抗議內務部將有革命運動傾向的基輔和圣彼得堡大學生應征入伍。列斯加夫特也積極的參與了此項抗議,而后受到了當局迫害,他和另外一些教授被流放至芬蘭捷里奧基。1905年,利用保釋時間,列斯加夫特在彼得堡自由大學框架下創建生物實驗室。1906年2月13日該校正式更名為“自由高等學校”。“自由高等學校”的工作對于已經70歲高齡的列斯加夫特來說是非常困難的。1907年春天,“自由高等學校”的存在已是岌岌可危。如果以學校名義組織任何一場反政府游行,學校馬上就會被關閉。除此之外,支持游行的學生明確的提出要利用“自由高等學校”作為重要的革命宣傳基地。這些都使列斯加夫特在工作中身心疲憊,他一方面體諒學生對自由思想的渴望,同時也擔心“自由高等學校”的命運。但他無論怎樣努力,最終當局還是關閉了“自由高等學校”。
1909年春天,經過長期的努力和斡旋,終于獲得政府批準重新開辦“自然歷史培訓班”,列斯加夫特無私地將自己的生物實驗室奉獻出來并作為“培訓班”的授課地點。從9月份開始,列斯加夫特在“培訓班”講解解剖學課程,但是他的身體健康狀況已經不允許他繼續從事教育工作。10月份,列斯加夫特病倒了。1909年12月11日,列斯加夫特在埃及療養院去世。他的遺體被運回了俄羅斯,并安葬在了圣彼得堡郊外。
列斯加夫特對體育教育的主要思想大部分集中在他的《中小學學生體育教育管理》(1888-1891年)一書中。書中主要介紹了在使用教育學、生物醫學、心理學研究方法的基礎上,科學地論證體育教育方法原則;詳細講解了如何培養專業的中小學體育教師;詳細論證了學齡兒童年齡變化過程中的體育教育方法;介紹了身體練習的分類法;確立了兒童智體美統一協調發展的教育體系;強調了教育在勞動、軍事以及人的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推動作用;為女性的體育教育理論和實踐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4]
列斯加夫特體育教育思想的核心可以歸納為“一個關鍵”和“五個必須”。即關鍵是要充分利用生物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和科研方法,運用正確地體育教育方式使學生獲得身心協調發展和智行統一,為了達到此目的,就必須按照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安排體育教育進程、必須按照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設計課程內容、必須按照中小學學生的年齡特點對身體練習動作分類、必須重視培養體育教育過程中的智力體現、必須對體育教師進行專業和職業化的培養。具體內容是:
列斯加夫特強調務必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他這樣說道:人的智力發展和身體發展具有緊密的聯系,智力的發展必須要與身體的發展協調統一。[5]因此,體育教育是形成個人全面和諧發展的重要條件之一,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夠讓學生認識到精神力量的價值。[6]而生物醫學、心理學、教育學等學科知識和科研方法是實現該目的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方法手段。
對于中小學學生的體育教育過程,列斯加夫特認為可分為3個階段[7]:第1階段可教會兒童一些基礎必要的動作。包括正確跑、跳、以及做身體一部分的簡單動作。這一階段也被稱為基礎練習階段,主要適合7-12歲學齡早期兒童(小學階段);第2階段可以適當加強體育練習的強度。循序漸進地教會學生掌握所學復雜動作:包括加大器械的重量;在學會跑的基礎上加快速度;在學會跳的基礎上加大高度和遠度等。這一階段被稱為復雜練習階段或加大難度練習階段,主要適合12-15歲學齡中期兒童(初中階段);第3階段被列斯加夫特稱為對身體運動的有效控制階段,包括練習者對運動力量以及動作空間等的有效控制。比如,教會學生在指定時間內跑完相應距離;通過一些練習使學生感受在不同外部環境條件下肌肉感覺的變化。這一階段主要適合15-18歲學齡晚期兒童(高中階段)。檢驗學生對所學技能和復雜運動技術的掌握執行情況,可以放在體育游戲、戶外運動以及勞動過程中進行查看。
1888年,列斯加夫特撰寫了《解剖學與體育教育的聯系-學校體育教育的主要任務》一文,他提出了按中小學學生年齡階段劃分的體育課程設計。主要包括[7]:學齡早期兒童(小學階段7-12歲)。25%的課程時間應該安排基礎和中等難度的動作學習,25%的時間安排徒步行走、跑步、投擲,而50%的時間應該安排游戲類運動(以獨立完成的游戲類運動為主);學齡中期兒童(初中階段12-15歲)。1/3的時間應該安排和跑步相關的基礎和中等難度的動作學習,1/3的時間安排跳高跳遠、循序漸進加大負荷的投擲運動和摔跤,1/3的時間安排游戲類運動(主要是復雜運動難度類的游戲)。學齡晚期兒童(高中階段15-18歲)。50%的時間用于循序漸進地學習加大負荷強度的運動內容(包括跳高跳遠、投擲、摔跤等),25%的時間用于力量練習,另25%的時間為游戲類練習時間。列斯加夫特認為可以在課中適當的加入一些少量的自然類運動,比如徒步行走、跑、跳、投擲、摔跤、簡單的體操動作、游戲、戶外活動等。
列斯加夫特認為,為了更好地讓不同年齡段中小學學生進行正確適當的體育鍛煉,應當對身體練習動作和游戲進行分類。他將這些練習動作和游戲分為了4類[7]:簡單和復雜類練習(簡單的頭部和身體類練習、仰臥起坐、跑、投、徒步行走);增加負荷類練習(跳高、跳遠、摔跤、重物投擲);控制空間和時間類練習(擲準、限定時間跑、限定高度和遠度的跳類動作);復雜系統項目類練習(游泳、滑冰、滑雪、擊劍、戶外運動)。
列斯加夫特希望學生通過自身感覺和體驗來感受周圍的世界。[8]比如在體育課上,他發給了學生不同形狀、重量、材料的器械,學生應該在還沒有看到這些器械時,必須記住這些器械的屬性,是木制的、暖的、冷的、輕的、重的、圓的、方的、長的等。特別注重動作教學前的講解,而不是缺少言語的展示。[2]如果需要運用肢體展示的時候,也要讓學生對所學動作有先入為主的印象和了解,而后務必要展示準確、全面。學生由于身體原因,不能上課的時候,必須要在一旁進行見習。正面支持符合課程目的的戶外游戲和運動;負面反對運用體操器械和按摩,認為這些附屬物增加了學生的生理傷害程度。[5]以道德倫理為由列斯加夫特以負面的態度對待競技體育,但他卻對學生在體育運動過程中的思維活動賦予極大關注和重視。[8]
列斯加夫特一直都對體育教師的培養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他指出,一名優秀的體育教師除了掌握教育學方面的知識,還應該熟練地掌握解剖學、生理學和心理學的知識。[9]根據他的觀點,認為體育教師在所從事的課程屬性、課程內容、動作教學、以及儀表風范等方面是完全不同于其他學科類教師,需要職業化和專業化的培養。
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思想無論在俄羅斯,還是在海外都受到了高度評價。但是通過時代的發展和科學的檢驗,當今許多專家學者對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理論和方法提出異議和批評。從體育教育歷史發展的觀點來看,列斯加夫特在他的主要著作《中小學學生體育教育管理》中并沒看到在體育的起源和發展中階級教育的本質以及人民群眾的作用。[10]而事實上,列斯加夫特也沒有關注到當時其他體育教育學者的一些進步體育教育思想;列斯加夫特體育教育思想體系中有很多固有的形式理論原則。比如,你可以讓孩童進行滑冰運動,但是如果在較小的場地進行,孩童常常會站在一旁休息閑聊。對于滑雪,他認為,孩童根本學不會,會很快失去興趣而感到疲勞;在體育教育實踐中,列斯加夫斯特的方法也經常受到批評,比如他一直要求對動作的講解應該短小簡潔,但是在實踐中,特別是對吵鬧的小學生,一般體育教師都需要進行較長和不厭其煩的重復講解;而將教育學納入到生物醫學領域,以及不贊成競技比賽和體操器械在體育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在今天也受到廣泛的批評。但我們都不能否認,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思想在當時歷史條件下的先進性,甚至于他的體育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沒有失去它的意義,并對后來俄羅斯國家體育教育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
列斯加夫特在一生的教育生涯中,一直推崇在體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身心協調發展,強調體育教育對兒童智力發展的重要性,積極促進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而這一思想成為后來蘇聯、俄羅斯主要的學校體育教育指導思想。[11]20世紀50年代,傳到我們國家,經過我們的拓展,形成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學校教育理念。
列斯加夫特一生的體育教育思想大部分都和學校、學生體育教育相關,而對身體練習動作和游戲分類,以及通過對中小學學生的年齡劃分進行體育教育方法的研究成為了他體育教育思想的精髓部分。而在很多年后,俄羅斯學者對列斯加夫特教育系統所關注的身體練習分類法、不同年齡段中小學學生的體育課上練習內容以及在體育教育過程中的游戲和競技體育地位意義等內容不斷地被檢驗、更新和完善,最終形成了俄羅斯自己的學校體育教育科研體系。從另一方面講,學校體育研究在俄羅斯體育科學的地位,并沒有因為后來競技體育的普及趕超而沒落,反而是成為了俄羅斯體育運動制度的基礎,并一直保持了學校體育研究在體育科研體系研究中的核心地位,這不但對整個國家體育的振興起著推動作用,還對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的體育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12]時至今日,俄羅斯專業類體育院校,還是師范類體育教育專業,每年都會定期舉辦大量的關于學校體育方面的學術會議、研討會、論壇等等。
縱觀列斯加夫特的一生,他首先被后人稱為生物學家、解剖學家、醫學家,而最后才是教育學家。列斯加夫特一生對體育教育的研究方法,大部分都是在醫學和心理學研究方法基礎上進行的。換而言之,列斯加夫特為俄羅斯體育教育科研披上了一層厚厚的生物醫學和心理學外衣,甚至于他還提出過將教育學納入到生物醫學范疇之內。雖然他去世后,他的理論在俄羅斯得到批評和糾正,但生物醫學和心理學學科一些科研方法特點卻保留在了俄羅斯體育教育科研中,這其中就包括實驗性。時至今日,無論俄羅斯專業類體育院校,還是師范類體育教育專業,科研方法中非常強調理論-實驗-理論模式。比如體育教育類的博士論文,如果論文中缺少實驗部分,將很難通過學術委員會的審查并進行答辯。
列斯加夫特的學科背景同樣影響了體育教師培養課程設置,即把生物醫學、心理學、教育學三大學科定為了培養體育教師的核心學科,這一影響是深遠的,后面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了俄羅斯體育類院校專業課程設置。1909年列斯加夫特去世以后,1910年“培訓班”被正式命名為“彼得. 列斯加夫特”。1919年,人們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教育工作者,在原有“列斯加夫特培訓班”地址的基礎上成立了國立體育學院,并于1924年正式命名為彼得. 列斯加夫特國立體育學院,而這也就是今天圣彼得堡彼得. 列斯加夫特民族國立體育運動與健康大學的前身。[13]圣彼得堡彼得. 列斯加夫特民族國立體育運動與健康大學是截止目前為止俄羅斯唯一一所還以人名命名的體育類專業院校,也一直被認為是俄羅斯第一所專業的體育院校,更是全面繼承了彼得. 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理論衣缽,同時它也是后來成立的俄羅斯其它專業類體育院校看齊的模板。
俄羅斯體育科研界流傳這樣的說法:縱然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思想有他的不完美性,但他的體育教育思想在今天也沒有失去意義。[14]而對于我們國家的體育發展來講,列斯加夫特的體育教育思想時刻都在提醒我們務必要把學校體育教育發展放在國家體育政策的重要位置上;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應緊緊圍繞學生身心平衡發展,重點關注學齡特點,合理制定體育教學大綱內容;學校體育師資培養和進修,應適當加強生物醫學和心理學方面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列斯加夫特是當之無愧的教育家,他為俄羅斯體育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通過史料記載,講堂外的列斯加夫特積極熱心于公益事業,除了在課堂上講授解剖學,還在神學班和家中免費為人講授解剖學,同時利用自己的業余時間為城市窮人和農村農民進行免費治療,而他主要的收入只是他在大學的任教工資和著作版權費。[15]1896年前后,有大量俄羅斯外地的學生參加他的“培訓班”,從列斯加夫特學生的回憶中可以看到他作為一個兢兢業業教育者的光輝形象,這其中包括他學識淵博,誨人不倦,也有他對學生們的關愛。[16]但是由于列斯加夫特所處的年代正是腐朽的沙皇俄國政府走向末路的年代,這正如俄羅斯著名的體育史專家果洛夏波夫寫到的:“遺憾的是,他(列斯加夫特)的進步思想理論沒有成為當時俄羅斯民族體育教育的基礎,沙俄政府沒有自己的民族體育教育綱領,也沒有體育教師師資培養的制度和對體育教育事業物質技術的投入。”[2]但是通過一個知識分子對良知真理的追求和對教育理想的信仰,他的體育教育思想給未來俄羅斯體育教育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和輝煌。
[1] Шабунин А. В.П. Ф. Лесгафт. М., 1982.
[2] Голощапов Б.Р. История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и спорта. М., AKADEMIA, 2012.
[3] Шабунин А. В.Лесгафт в Петербурге. Л., 1989.
[4] Судзиловский Ф. В., Шабунин А. В.Библиографический указатель публикаций П. Ф. Лесгафта. Л., 1987.
[5] Юдашина Н. И.Антропологическая педагогика П. Ф. Лесгафта // Педагогика. 2000. № 4.
[6] 崔 莉,邱凌云. 沙俄和蘇聯時期俄羅斯體育課程理論在師資培訓體系中的實踐[C]. 2014海峽兩岸體育運動史學術研討會.2014.
[7] Шахвердов Г. Г.П. Ф. Лесгафт. Очерк жизни и научно-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й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Л., 1950.
[8] Бух Е.Лесгафт и его теория формирования нравственных основ личности // Народное образование. 2005. № 2.
[9] Мельникова Н.Ю., Трескин А.В. История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и спорта. М., СОВЕТСКИЙ СПОРТ, 2013.
[10] Кун Л. Всеобща история физической культуры и спорта/ Пер. с венг..; Под общ. Ред.В.В. Столбова. – М., 1982.
[11] 吳式穎. 俄國教育史[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 王子樸,彭立剛,趙 波. 中俄學校體育的歷史沿革比較[J]. 體育文化導刊,2004(03):63~64.
[13] 田克敉. 蘇聯學校體育發展簡史[J]. 山東體育科技,1989(01):69.
[14] Копейкина Т. Е.Идея совершенствования личности в педагогическом наследии П. Ф. Лесгафта. Дис. канд. пед. наук. Архангельск, 2010.
[15] Таймазов В. А., Курамшин Ю. Ф., Марьянович А. Т. Петр Францевич Лесгафт. История жизни и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СПб., 2006.
[16] Экономов Л. Страстный учитель. Повествование о П. Ф. Лесгафте, М., 1969.
Research on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about Founder of Russian Physical Education Peter Lesgaft
Guo Minglei1.3, Samsonenko T.A.2, Kostiukov V.V.3
1.Facul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s, Chongqing, 402160, China;2.Faculty of Service and Tourism, Kuban State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Sport and Tourism, Krasnodar, 350015, Russia;3.Faculty of Sport, Kuban State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Tourism, Krasnodar, 350015, Russia.
Peter Lesgaft is one of the great Russian biologists, anatomists, physicians and educators in the 19 century, and he is also the scientific system founder of Russian physical education. He has th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in Russia; however, in our country the researchers of physical education give less attention on him and his researches on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The article explores, sorts and summarizes Peter Lesgaft’s lifetime,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and his impac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ssian physical education.
Russia; Peter Lesgaft; Physical education ideology;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1007―6891(2021)04―0001―04
10.13932/j.cnki.sctykx.2021.04.01
G807.01
A
2019-12-30
2020-03-19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資助項目二戰以來蘇聯-俄羅斯中小學體育教育發展研究(18XJC89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