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山東種業集團和山東廣播電視臺農科頻道主辦的“種業使命 國企擔當”2021中國(山東)種業創新發展論壇在青島圓滿落下帷幕。
此次種業創新發展論壇,是第四屆中國(山東)農業創富大會活動之一,旨在聚焦現代種業發展、智慧農業、農業科技創新等,為省內外種業經營主體和“三農”工作者搭建交流、合作、發展的良好機遇和平臺,不斷傳遞知識、傳遞信念、傳遞喜悅,讓數以萬計的新農人和農業企業拓寬視野。
論壇上,來自農業農村部的農業品牌專家工作委員會委員、元一智庫農研中心主任鐵丁圍繞種業發展主題,作了題為《賡續千年文脈 做強種業品牌》的報告;青島農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副院長王東偉介紹了田間育種機械化與信息化;山東安信種苗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山東省蔬菜協會會長韓吉書就種苗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分析;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成果轉化與推廣處孫楊介紹了山東省農科院最新科研成果。
大會期間,山東種業集團權屬企業智科農服、天地園藝、魯蔬公司、匯金公司、魯研公司等在展會上展示并推廣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農業產品。(劉曉敏)
記者從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獲悉,由濰柴動力和濰坊市產品質量檢驗所共同出資設立的濰坊內燃機質量檢驗中心有限公司,近日順利通過國家認監委組織的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CMA)評審,獲批成為國家內燃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
據悉,國家內燃機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配備國際先進、國內領先的檢驗檢測設備87類近500臺套,能夠滿足我國內燃機行業排放檢測、整車排放檢測及發動機綜合檢驗檢測等需求,為我國內燃機及相關行業設計、研發、生產、質量監督等提供一站式質量基礎設施服務。
未來,該中心將與國家內燃機可靠性重點實驗室、正在建設的國家內燃機產業計量測試中心聯動打造內燃機產業標準高地,實現技術協同創新,助推我國內燃機產業技術進步,服務產業高質量發展。(本刊記者 鞏聰聰)
山東能源肥礦集團緊緊抓住山東省和能源集團加快煤炭儲備的戰略機遇,成立工作專班,全面統籌推進魯西儲配煤基地建設運營。
□ 責任編輯 張小杰
作為肥礦集團轉型發展的重點項目和四季度攻堅的重點工程,魯西儲配煤基地對于肥礦的接續發展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按照施工計劃,11月底儲配煤基地將完成煤棚和裝車運輸系統主體工程,具備營運能力;到2021年底,將具備煤棚存煤和火車裝車條件,建設形成煤炭靜態儲備能力60萬噸;到2022年底,擴建煤炭儲備能力達到120萬噸。
截至目前,山東能源魯西儲配煤有限公司已獲批成立,組建“三部一室”,搭建了公司運營架構。主動對接地市政府,融入區域經濟發展,為項目建設運營打通“綠色通道”。超前布局公司運營,積極引進戰略合作,規劃建設網絡貨運平臺、選礦廠項目,形成“網絡+實體”“儲備+貿易”的綜合物流園區建設格局,努力獲取最大效益。(徐寧)
近日,筆者從山東能源淄礦集團唐口煤業公司運搬工區了解到,該工區自10月份實施“矸石替換石子”方案以來,已節約材料成本近7000元?!敖涍^公司技術論證,破碎后的矸石大小、硬度完全符合路基回填要求。”運搬工區區長楊家文介紹。
原來,該公司北部3314采煤工作面安裝在即,軌道大巷的軌道底鼓卻很明顯,成了制約液壓支架順利通行的“攔路虎”。為保證工作面大件設備運輸順暢,該工區組織20多名職工對影響運輸的1700米巷道進行全程落底作業。巷道落底完工,復鋪軌道必須回填石子搗實路基,預估需要材料費10萬元。為節省材料費,該工區“兩化融合”專員孫鑫提出“矸石上場、石子下崗”精益方案。 用于回填路基的破碎矸石全部來自公司的洗選廠,非常干凈,顆粒均勻,直徑在3-5厘米左右,硬度也符合要求,完全可以替代石子。
矸石上場“補位”代替石子,其經濟實惠節約成本的做法得到該公司“兩化融合”管理辦公室的認可,該項精益方案也得到固化與推廣。(亓正國 丁孟召 張超)
11月6日,甘肅省西和縣紅十字會在縣政務大廈前舉行西和中寶公司“疫情防控”捐贈資金接收儀式。山東黃金西和中寶公司黨委捐贈疫情防控資金30萬元,為抗擊疫情盡綿薄之力。
據悉,該公司向全體員工發出倡議,開展“同心抗疫”愛心捐贈活動,得到全體干部員工熱烈響應。短短兩天時間,募集抗疫愛心捐款86200元。該公司還同時購買了方便面、面包、礦泉水等抗疫物資,慰問公司駐地各村莊的疫情防控點,助力筑起全民戰“疫”防線。(倫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