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健玲
(廣西工業技師學院,廣西 南寧 530031)
近年來,國家提倡職業教育的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畢業證書與職業證書對接。教育部關于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提出: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突出 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在這種環境下,學生的職業能力提升顯得尤為重要,由此衍生了很多以能力為本位的教學方法,如項目教學法、案例教學法、一體化教學法、工作過程導向教學法等。而項目教學法以項目化的方式將理論知識融入實際的操作工作中,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 學中做,做中學,更好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項目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親自處理一個項目的全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掌握教學計劃內的教學內容。學生全部或部分獨立組織、安排學習行為,解決在處理項目中遇到的困難。因此, 項目教學法 是一種典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方法。項目教學法的學習形式通常是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通過小組討論、協作學習實施一個完整項目的教學活動。項目教學法的理念是讓學生通過完成一個項目,將課堂教學與實際鍛煉結合在一起,學生通過實際操作來鞏固理論知識。通過對不同項目的開展,可以讓學生接觸到不同的工作環境,能引導學生掌握更多今后工作中的技能。正如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學院佩德立副院長所說的: 學習不是提供一份菜單讓你點著吃,而是給你一份菜譜讓你自己學習燒了吃。 讓學生真正地掌握工作中的操作技能正是項目教學法的核心所在。
機械制圖是機械類專業學生的一門專業基礎課,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繪圖、看圖以及計算機繪圖和空間想象的能力,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講授為主,有時是教師在黑板上面畫,學生在下面抄畫,這種教學方法不能提高學生的繪圖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只能提高學生的模仿能力。往往會因為畫圖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導致有些知識點都沒能向學生講透,一個學期下來畫的圖也不多,所以,當學生在工作中遇到實際問題的時候卻發現自己怎么都不會解決。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現代的制圖技術主要以計算機制圖為主,手工繪圖已經逐步弱化了,能讀圖、看圖才是機械行業的基本技能。而傳統的機械制圖的教授方式顯然已不能滿足學生提升讀圖、看圖的能力,能讓學生提升實際工作能力的教學方法應運而生。
項目教學法是以項目為載體,在整個項目的實施過程中都是以學生為主體,學生為了解決項目中遇到的困難,可以通過小組合作討論、自主查閱資料的方式安排自主的學習行為,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同時針對機械制圖中零件圖、裝配圖等綜合性比較強的圖,其繪制過程比較復雜,這就需要學生通過大量訓練來提升自身制圖能力。而實施項目教學法,需要學生大量進行動手操作才能完成項目,在完成項目過程中、會學生會發現自身不足,為了順利完成項目他們會針對性的及時彌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效果。其次,當整個項目完成后,學生會對自己的努力過程會有自我滿足感,更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
職業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順利對接崗位掌握職業技能,項目教學法是以崗位上真實的項目為案例,模擬真實的工作情境,讓學生 做中學,學中做,從而掌握一定的職業技能。
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同學們會去查找資料,小組討論,咨詢老師,每個工作過程都會認真思考,為今后崗位需求的職業技能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和實踐基礎。通過幾個項目的共同推進,讓學生對整個工作過程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更利于學生畢業后職業技能與崗位對接。
項目教學法中的項目有些是小項目,可以讓學生獨立完成,而大部分的項目是大項目,就必須要靠團隊的力量去完成。在機械領域中,一個完整項目的機械制圖的工作很大,因此,常常需要小組合作的形式完成。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同學們之間會相互的討論、交流學習,這樣不僅有利于自身的操作能力水平提升,同時,也強化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升了學生的集體觀念,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本文以平口鉗零件圖繪制為例,闡述項目教學法在機械制圖中的應用。項目教學法的具體實施過程是這樣的:在不經過老師任何講解的前提下讓學生自己查閱資料完成連桿零件圖的繪制,第一次完成后教師經過點評、講解,然后,讓學生再次完成連桿零件圖,第二次完成連桿零件圖后再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再點評、講解,然后,學生再完成第三次作圖,這時,學生可以相互進行點評、講解,之后再進行第四次作圖,第四次作圖就是連桿零件圖的最終形式。通過四次的作圖過程學生最終將牢固的掌握所學的知識點,提升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素質。項目教學法實施的核心過程就是讓學生先做 學生再做 學生熟練做 學生深入做通過四次操作,反復的研磨,將所學的知識點讀懂讀透最終熟練的掌握所學的知識。具體的實施過程由以下5個部分組成。
一個好的開始是項目成功的一半,所以項目教學前教師就要為項目的開始做好鋪墊。首先,教師提前整理課前學習內容,將《平口鉗的零件繪制》相關資料做成教學微課視頻或電子資料發送至云班課APP,并向學生發布課前預習內容,明確此次課前學習的具體任務;其次,通過QQ、微信、云班課等網絡平臺輔導組員完成課前預習;最后,查閱組員提交的作業,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做好相關記錄。
為了讓學習內容按照項目化的模式進行,教師建立項目情境模式,模擬真實的企業情境。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師生角色會發生變化,課堂上再無師生關系,有的只是項目委托方代表與項目接受方之間的關系,并與學生簽訂項目協議書。在學生完成任務之前教師先根據課前檢查記錄情況,把大部分組員理解錯的知識點提出讓所有的組員進行討論,教師巡回聆聽并做相關的解答及時記錄情況。解疑答惑后,就將項目實施的任務《平口鉗的零件繪制》布置給各項目小組完成。
各項目小組長領取項目任務后,各組(子項目公司)組長(子項目經理)在組內進行個人匯報并從收集的資料中獲取初步的結果(如如何判斷平口鉗的零件繪制順序),期間可以向教師咨詢過程、技術、知識等問題;在第一次完成作圖時,組內成員對所有意見進行充分討論,發表個人意見,如組內成員意見不統一,則分別交換資料核實,進行再查找,期間碰到爭執不下的問題可以向教師咨詢;如意見統一,則由組長分派任務共同填寫成果完成報告;對統一后的結果,由代表進行最后的意見征求、確認,此時,不可以向教師咨詢;最后各組長向班長(總經理)請示可以匯報時間及順序,班長根據各組的完成情況,與教師商量匯報事宜。
各小組的項目完成后,要進行成果匯報,成果匯報由匯報主持人(總經理)主持,各組代表按順序進行匯報,匯報前可再次征求其他成員意見。待匯報結束后,組內其他成員可進行適當補充,如果有不同的看法在教師(項目委托方代表)評價期間還可再進一步進行辯解。各組匯報完后要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最后,各組根據點評及自己的觀點形成完整的匯報報告。
項目匯報后,教師提出技術引深問題,組織學生相互借鑒并對項目過程進行總結,同時,針對整個項目過程碰到的難點進行講解,并布置下一項目。學生對教師提出的引深問題進行快速反應,并做出相應的應對。如果有不同的意見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供他人參考。學生根據項目的完成結果構建能力圖,記錄教師的主要講解內容,分析明確新任務的要求。
整個項目教學法通過前期準備 任務布置 任務具體實施 成果報告匯報 問題引深五個步驟進行。這五個過程環環相扣,層層深入,學生在完成的過程中不僅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而且還提升了實際工作的能力。整個教學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起的作用僅僅是根據學生的需求提供幫助,真正實現了 做中學,學中做 的要求。
項目教學法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讓學生體會到工作過程的樂趣,通過嘗試做 著手做 深入做 熟練做逐層深入的模式,熟練地將課本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中,整個項目過程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真正實現了 學中做,做中學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