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東 劉偉



歷史是奮斗者的坐標系。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上,回望極不平凡的2020年,從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到改革攻堅、精準扶貧,山東省政協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與省委同心同向,聚焦高質量發展和現代化強省建設,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向下扎根,向上攀登,用奮斗畫出了精彩的履職“上揚線”。
向心發力——錨定航向凝聚攻堅力量
大事見擔當,艱難顯本色。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省政協在第一時間發出倡議書,號召全省各級政協組織和全體政協委員踴躍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和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在關鍵時刻展現了站得出來、頂得上去的政協擔當,凝聚起強大合力。
黨委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政協履職就跟進到哪里。組織開展省政協“為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建言”和“為重點工作攻堅年建言”活動,打造收集篩選“日清零”、重點信息“當日達”的政協信息工作模式,向省委、省政府報送建言專刊91期,省領導批示52期74次,其中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批示48次,許多重要建議轉化為政策措施。
“人民政協要畫出最大同心圓,先要定牢圓心,這個‘圓心就是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專題學習座談會上,省政協主席付志方的一席話形象闡釋了政協事業發展的根本政治原則。
向“心”發力,需要把穩舵、定好向。省政協領導同志帶頭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座談會制度,常態化開展學習調研活動,全年舉辦專題學習38次,組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集體學習8次,舉辦政協講堂4期,學習座談小組開展學習研討16次,在精研深思中,在大興學習之風的氛圍中,感悟真理的力量,堅定前進的方向。
一年來,省政協堅持以制度把方向、管大局,制定常委會加強自身建設的意見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11條具體措施,嚴格執行重大問題請示報告制度,確保黨對政協工作的全面領導落實落細。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召開后,按照省委部署,省政協迅速召開黨組會議、主席會議、常委會會議學習貫徹,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在機關、高校、企業開展宣講,凝聚共識,堅定信心,引導社會各界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上來,匯成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團結奮斗的堅強力量。
向前奮進——匯集眾智助力高質量發展
咬定目標不放松,越是艱險越向前。2020年,省政協聚焦省委、省政府中心任務履職盡責,圍繞事關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全局性問題,博采群言、廣聚民智。
調查研究是人民政協履職的“看家本領”。這一年,省政協精心謀劃、持續發力,緊扣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開展專題調研。
“今年是中共山東省委確定的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初見成效之年,全省在新舊動能轉換工作上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涌現出一批高質量發展典型。我們圍繞‘培育高質量發展新動能這一主題組織開展專題調研,就是希望通過分析典型、解剖麻雀,總結提煉三年來新舊動能轉換的情況,探尋培育發展新動能的路徑、方法,提出務實管用的對策建議,為省委、省政府提供決策參考。”省政協秘書長劉永巨說。
分析典型、解剖麻雀、總結提煉,省政協已經在調研方法上駕輕就熟。分析典型——從35家單位推薦的5個大類、102個案例中選定55個典型,確定65個調研題目;解剖麻雀——65個調研組近500名各級政協委員深入基層、蹲到點上,采取線上與線下、調研與協商相結合的方式,細致丈量典型厚度、集納典型經驗;總結提煉——形成65篇調研報告,總結典型經驗352條,提煉啟示111條,提出建議341條,為“十四五”規劃編制和推動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有益借鑒。與此同時,召開新聞發布會,出版《又踏層峰望眼開》調研報告集,通過宣傳典型傳遞高質量發展的山東好聲音。
發揮好人民政協專門協商機構作用,要瞄準大事、聚焦難事、關注實事。2020年,省政協圍繞“擴大有效投資,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強基層社會治理,有效化解社會矛盾”“為編制‘十四五規劃建言獻策”精心組織3次常委會會議,精準議政,深度協商。
通過“視頻連線”,“小巷總理”以抓鬮方式提問,省直部門負責同志現場作答,讓常委會與基層近在咫尺。接地氣,貼民心,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上的特殊環節令人難忘,成為網絡議政、開門協商的一個縮影。
“推動山東輪胎產業轉型升級”“鼓勵引導工商資本下鄉”“統籌水利設施建設”……一年來,省政協持續開展界別協商、組織對口協商,“有事多商量”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有事多商量”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接收981件,立案905件,2020年,省政協提案工作樹牢重質量導向,以高質量的督辦助推高質量發展。《關于促進沿黃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的建議》被全國政協確定為重點提案,所提建議被中共中央辦公廳采用。圍繞“促進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政策落實”等重點提案,繼續由省政協副主席開展領辦督辦,擦亮了履職品牌。全國政協領導同志對省政協提案工作作出批示,給予充分肯定。
這一年,中流擊水奮勇向前的政協力量更加澎湃。
向下扎根——深入一線書寫履職為民答卷
人民政協,根在人民。2020年,省政協堅持一線思維、適應一線要求、保持一線狀態,在履職為民中立起政協事業的“風向標”,彰顯責任委員的使命擔當。
疫情當前,省政協聞令而動,吹響戰“疫”集結號。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帶隊深入基層督導檢查,推動疫情防控、復工復產有序運行。廣大政協委員堅守崗位、各盡其能,疫情防控當好一線排頭兵,物資馳援跑出政協加速度,凝聚合力繪就防控“同心圓”。政協志愿者用愛助力社區防疫、商圈復市,委員藝術團以藝戰“疫”,鼓舞斗志,歌頌英雄。全省各級政協組織累計捐贈抗疫資金物資6.5億元,1.5萬余人直接參與一線防控。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認真落實省委重大專項任務,一年來,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就疫情防控、“六穩”“六保”、防汛救災、美麗鄉村建設、脫貧攻堅等多項工作,赴各地開展督導19次。圍繞省委交辦的“干部隊伍作風改進”“黑臭水體治理”等4項任務,召開協商座談會12次、明察暗訪26次,共梳理問題43個、提出建議34條,推動省委部署在基層落實落細。
在基層破題,在基層閃光。響應省委號召,省政協選派干部84人次參加“四進”攻堅工作組,15名干部參加“加強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隊、鄉村振興和企業高質量發展服務隊、掛職縣委副書記、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和村支部書記等工作。52歲的省政協派駐泗水縣中冊鎮峨灣村黨支部書記李齊意沖在防疫和脫貧最前線,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攻堅克難獎”。一年來,省政協下派干部努力為基層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累計協調幫扶資金8.89億元,引進項目84個。
圍繞“建立穩定脫貧長效機制”,緊鑼密鼓開展了3次高規格的督辦調研,經濟委開展“冬暖鄉村·情系扶貧”活動……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省政協心系基層,拿出真招實招,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政協力量。
一份社情民意信息解了疫情防控一線燃眉之急,“建言抗疫”的故事背后,是提高信息工作精準度和時效性的不懈努力。集八方民意,匯真知灼見,一年來,省政協共處理社情民意信息1.99萬篇,向全國政協報送736篇,向省委報送1047篇,該項工作繼續在全國政協系統考核中位居前列,在全省黨委信息工作評比中名列前茅。
聽民情,聚民智,解民憂,開通15周年的“民聲連線”已經深度嵌入到政協履職中。與以往不同的是,2020年底,民聲連線“百姓智庫”正式成立,23名各界群眾代表成為首批智庫成員。
堅守與創新之間,始終不變的是一顆為民初心。
向上攀登——提質增效干出政協新樣子
矢志攀登,才能踏上層峰望眼開。一年來,省政協著力在提質增效上下功夫,充分發揮專委會的基礎作用、委員的主體作用和界別的渠道作用,著力提升“兩支隊伍”能力素質,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篤力干出政協新樣子,催生向上新氣象。
這一年,省政協制定加強改進專委會工作和制度建設的意見,修訂專委會通則;設立界別驛站,開通“界別云”會議室,發布“界別關注”“界別微訊”52期;修訂加強與委員聯系的辦法、發揮委員主體作用的意見,舉辦連任委員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討班,開展讀書活動,為委員履職奠定堅實根基。
這一年,省政協出臺加強和改進理論研究工作的意見,堅持“開門”研究、合力攻關;組織“決勝攻堅中的政協擔當”系列訪談,開展“時代風采——委員履職進行時”和“政協人的攻堅故事”主題宣傳活動,把政協履職故事講得更有吸引力、感染力。
這一年,省政協發揮文史工作功能,編輯出版《山河齊魯多嬌——山東概覽》上卷省情篇,全景展現齊魯風貌;深耕“互聯網+政協”,制定網絡議政遠程協商實施意見,優化升級“山東政協”APP,加快信息化履職平臺建設,實現全時域“云上議政、網上協商”,全年共利用網絡平臺開展調研協商、學習培訓、云訪談等76次,“智慧政協”建設駛入快車道。
這一年,省政協對標全國政協機關,以“一抓雙創”(抓黨建引領、創建模范機關和全國文明單位)為主線,打造“書香政協”,開展“政協開放日”“文明家風進機關”等活動,在重大節日舉行升國旗儀式,激發愛國熱情,培育向上向善機關文化。
2020年11月,省政協機關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單位稱號,成為山東政協發展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行程萬里,不忘初心。站在新的歷史坐標系上,山東省政協將繼續保持奮斗者的姿態和干勁,聚焦“七個走在前列”“九個強省突破”,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我省“十四五”規劃開局起步更好凝聚共識,書寫更加優異的“政協答卷”。
(編輯/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