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德山 滿紅芬
摘要:隨著書法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校外輔輔導機構學習書法的學生越來越多。校內多為書法興趣小組,或名義上是已經開設書法課,而實際上卻是由語文老師走走形式。怎樣使毛筆書法真正走進小學課堂?探索一種普遍適用的課堂教學模式和策略,并使其具有專業的可操作性尤為迫切。本文從專職教師配備、教學設備設施要求、教材選擇、教學過程與策略等方面對小學毛筆書法課做了實踐與探究。學校書法課的開設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得到家長的一致好評。
關鍵詞:毛筆書法 專業書法教師 書法教學設施 書法教材 教學過程與策略
隨著國家對傳統文化的日益重視,作為標志性的毛筆書法也隨之紅紅火火。書法課,尤其是小學書法課,在校外多為培訓班,校內多為書法興趣小組,或名義上是已經開設書法課,而實際上卻是由語文老師走走形式。作為一門獨立的課程,各地雖然進行了各種形式的探索,但還沒有較為成熟的模式,這就大大制約了小學毛筆書法課的開設。怎樣使毛筆書法真正走進小學課堂?探索一種普遍適用的課堂教學策略,并使其具有專業的可操作性尤為迫切。經過近多年的實踐、探索、研究,我們認為小學書法課可以這樣上——教學過程包括課前、課中、課后,具體做法如下:
一、配備專業書法教師和書法教學設施
1.書法教師,必須經過書法專業訓練,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學能力的教師。
2.學校配備專用的書法教室。?桌凳擺放與一般課室相同,但要求課桌桌面較普通課桌寬,鋪好毛氈,放好課本,擺好硯臺,倒好墨,放好筆。學生就座后可以直接書寫。
3.教學演示平臺?現在,我校的教學演示平臺是一體機,教師示范時,毛筆運行的軌跡在屏幕上纖毫畢現,教師是如何寫的,筆畫是怎樣寫出來的,學生可以看的非常清晰。
學生自備的物品:毛邊紙。(毛筆、毛氈、硯臺、墨若由學生自備極不方便,也不現實。毛筆也應學校配備,學生家長由于不專業,買的筆可能五花八門。)
只有具備了這樣專業的教學設施,才能使書法課成為一門正常開設的課程。
二、選擇適當的教材
選擇教材的考慮:現在關于選擇哪種書體坐教材,爭議很多。
我們選擇教材時的考慮:盡量貼近學生學習的實際,使書法課的學習與其日常的練字相聯系。為此,我們選擇了易于掌握間架結構、便于書寫的顏勤禮碑作為教材。語文教師經過培訓,在示范生字時也使用顏體。另外,要與語文老師形成合力,在學習新筆畫時盡量能與學生學習的新生字相聯系。這樣,學生的書法學習與日常的語文學習就結合起來。二者相互促進,一方面,書法課順利地開展;另一方面,學生作業的書寫質量也提高了,因此得到了家長的歡迎與大力支持。
當然,我們以顏體為主,也配備歐體、柳體、趙體課本供學生欣賞與學習,并對對其他書體有濃厚興趣的學生進行專門指導。
三、教學過程與策略
1. 學生進入教室有一種儀式感
書法教室外面是書法墻,其作品根據學習的需要定期更換。有歷代大家的作品,有老師的作品,有學生的優秀作品等。
要求學生進入教室前,要洗干凈手,衣著整潔。學生進入教室,側面是一面鏡子,貼有“正衣冠”。在鏡子前經過時,學生會有意識的觀察自己的儀容儀表,自覺的養成手凈面潔衣著整潔的習慣。
教室內,窗明幾凈,桌凳整齊,課本擺放在左上角,毛氈平整,筆墨已備好,示范用的電子設備準備就緒。
這樣,學生一進入教室,心馬上靜下來,走到自己固定的位置,進入學習狀態。
2.教學環節緊湊、有序,減少各種無謂的干擾。
(1)復習(3分鐘左右)
上課鈴響起,學生已經開始練習上節課所學內容,不再有起立環節。教師提醒坐姿與握筆姿勢。
(2)試臨新內容(5分鐘左右)
學生臨習上節課的內容大約三分鐘后,筆性也逐漸熟了,墨與紙也適應了,便開始學習新的筆畫。
要求學生仔細觀察要學的筆畫與示范的例字,而后試著臨習。
臨習的要求:寫完一字之后,將所寫之字與字帖上的例字,反復對比,修改。直到很像了,再臨下一遍。教育學生,你所臨的字與字帖上的例字筆畫的不同之處,便是你的薄弱環節或不良習慣之處,需要提高或改正。
在學生臨習過程中,通過巡視,教師心中便明白學生在哪些筆畫需要強化,需要反復臨習。那些是不良習慣,需要改正。這也是上課的重點。
(3)教師講解示范(5分鐘左右)
學生通過臨習,遇到了困難,這時教師便“不悱不發,不憤不啟。”首先,教師正面示范。教師利用電腦一體機,清晰的演示筆畫的書寫過程,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述,用夸張的筆畫演示,使學生明白這個筆畫是怎么寫出來的,學生之所以寫不好,關鍵點在什么地方,以加深學生對筆畫和例字的印象。其次,糾正不良習慣。將正確的筆畫與例字與帶有不良習慣做對比,讓那些有不良書寫習慣的同學感受到二者的區別,從而在今后的書寫中有意識地改正。
練書法,就是養成一種新的書寫習慣,或改正一些不良書寫習慣的過程。
(4)學生臨習,教師巡視(10分鐘左右)
強調坐姿與握筆姿勢:教師巡視的過程,便是表揚學生,以激發其練書法熱情的過程。
每個學生都想寫好字,有時候恰如其分的一句鼓勵,能讓調皮搗亂的學生認真寫上一節課。
多采用正面引導式的鼓勵,“如果再怎么怎么樣就更好了-------”。
只要用心,每個學生總有優點值得你贊美。?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進步,或者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肯定,這樣,他對這門課就充滿了興趣與期待。
學生臨習例字,以自己練習為主,對于那些確實寫不好的學生則要手把手的教。較之其他藝術,有些毛筆字的筆畫,精微之處,解釋不清楚,只能通過手把手的教,去感受行筆過程,方可掌握。
(5)展評與糾錯,示范寫作品(5分鐘)
教師將在巡視中寫的較好的作品進行展評,強化學生在練習在臨習中普遍存在的薄弱環節。
教師結合學生原來學過的字,集字示范作品:作品的內容,盡量選學生喜聞樂見的。如學習新的例字:君。那么結合以前學過的字,就可以寫作品:君子。
在這個環節,結合所寫內容,講一些書壇軼事,以增強學生的興趣與知識面。學生寫作品。這個環節,更能激發學生練書法的積極性。學生寫一副較好的作品,很有成就感。老師鼓勵學生將作品帶回家展示給父母,并鼓勵學生回家向父母挑戰,看誰寫的好。
在學生正式開始上書法課以前,老師就與學生家長進行交流,有條件的家庭盡量給孩子安排一個專門的書桌,上面鋪好毛氈,盡量買一方精致的硯臺,買點好墨,放個筆洗,以便孩子可以隨時臨習。更希望家長能有時間與孩子一起寫寫。這樣,不僅能督促孩子臨習,還能增進親子關系,進而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為提高學生練字的積極性,教師經常將示范的作品送給學生,并鼓勵學生之間相互贈送作品。并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比賽。效果很好。這樣,學生有了可表現的天地,自然興趣大增。
(6)作品展評,布置作業(5分鐘)
布置作業。為拓寬學生知識面,我們在進行顏體教學的基礎上,防止學生思維僵化,要求他們去查找歐體或其他書體的寫法。
要求學生回家練習所學筆畫及例字,寫作品,與父母交流。
四、收拾桌凳。(2分鐘)
通過收拾桌凳,不僅是學生養成整理桌凳的良好習慣,還要求他們擺放的物品不僅整齊,還要方便下節上課的同學使用。要求他們養成一種公共場所因我更整潔更美麗的習慣。
我校開設規范的書法課已多年,以上模式是我們在不斷實踐和探索中逐漸形成的。書法課的開設取得良好教學效果:學生的書寫水平得到大面積提高,書寫速度加快,卷面質量有了很大提升,學生身上也多了幾許書卷氣。語文教師的習字教學不僅變得輕松了,而且效率高了;班主任們感覺學生在學習毛筆字后,變得好管理了。同時,書法課也受到家長們的大力推崇。
(山東聊城第十一中學;東昌府區青少年素質教育實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