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發自深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欒歆

核子基因位于深圳的總部,創始人張核子接受節目訪談的片段在電視上循環播放。南方周末記者 ? 封聰穎 ?圖
★許多基因檢測公司原本就有醫學檢驗實驗室,加上疫情期間基因檢測業務沒那么好做,所以轉去做核酸檢測了。
核子基因于2016年引入了加盟模式。正是加盟模式幫助核子基因快速占領市場,其以平均每年發展500名代理商的速度在全國擴張。
2021年1月17日,河北省邢臺市衛健委通報隆堯縣核酸檢測結果謊報一事,輿論嘩然。
據隆堯縣報告,因檢測能力有限,該縣第二輪核酸檢測任務委托第三方檢測機構——濟南華曦醫學檢驗有限公司(下稱“濟南華曦”)承擔,收集點負責人、核子基因業務員翟某,在樣本尚未全部檢測完成的情況下,稱樣本全部陰性,結果卻發現陽性。
濟南華曦成立于2016年底,注冊地在濟南市高新區。股權穿透后,濟南華曦由深圳市核子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核子基因”)全資控股。
核子基因總部位于深圳,原本主營基因檢測業務,自稱能提供上千種檢測產品,但并不算知名。
從2020年2月開始,核子基因陸續出現在濟南、深圳等各地衛健委公布的中標名單中。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加盟資料顯示,僅在半年內,核子基因通過核酸檢測業務獲得了4.5億元的營業額。
核子基因究竟是家什么樣的公司?又是如何搭上核酸檢測快船的?
疫情“紅利”
濟南市是核子基因最早開展核酸檢測業務的城市。2020年2月19日,濟南市衛健委公布了第一批共8家開展核酸檢測的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名單,濟南華曦位列其中。
據濟南衛健委介紹,這些第三方醫學檢驗機構是在自愿報名的基礎上,經專家現場評估、盲樣考核、室間質評、相關工作人員經培訓合格后予以認定的。
名單公布兩個月后,濟南華曦因未將感染性醫療廢物置于專用包裝物內,濟南市衛健委對其進行警告、罰款。
不過,這沒有影響濟南華曦的核酸檢測生意。在2020年12月9日濟南衛健委更新的名單中,濟南華曦依舊在列。此外,核子基因也為深圳、北京、武漢和成都等地提供了核酸檢測業務。
疫情暴發后,核酸檢測需求急劇增加,第三方檢測機構從幕后走向臺前。2020年4月18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印發通知,涉及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的內容,由以往的“鼓勵”轉變為“應當由”,并首次提出醫療機構或疾控機構可將檢測業務委托給醫學檢驗實驗室開展。
一位上市基因檢測公司高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許多基因檢測公司原本就有醫學檢驗實驗室,加上疫情期間基因檢測業務沒那么好做,所以都轉去做核酸檢測了。
第三方檢測機構很快成了主力軍。據東興證券在2020年5月發布的研報,截至2020年5月6日,武漢地區的核酸檢測中,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檢測量約為80%。
這也是一門相當賺錢的生意。東興證券估算,月度檢測服務市場規模為49.73億元,其中,獨立醫學檢驗實驗室(ICL)的月度市場規模可達38.68億元。
以湖北為例,2020年4月28日,湖北統一規范核酸和抗體檢測服務價格,最高限價分別為核酸檢測180元/次和抗體檢測50元/項。據東興證券計算,湖北地區降價后,第三方檢測機構核酸檢測的利潤仍可達到約155元/人份。
南方周末記者拿到的一份核子基因的加盟資料顯示,2020年3月到9月,公司核酸檢測業務的營業額達到4.5億元,逾100位合作代理商獲得的利潤超百萬。
一位核子基因的招商經理告訴南方周末記者,疫情期間公司的重心轉向核酸檢測業務,公司里原本負責招代理商的業務員也會兼顧推廣該業務。據央視新聞報道,隆堯縣衛健局局長表示,當時核子基因的業務員翟某正在臨縣推廣核酸檢測業務,雙方因此聯系上。
目前,公立醫療機構進行核酸檢測的,執行的是當地政府指導價標準。但在第三方檢測機構檢測的,則實行自主定價。
“我前幾天剛去河北廊坊,那邊一個代理商接了政府的單,共30萬人,兩三天賺了好幾百萬。”上述核子基因招商經理表示,即使按照政府指導價,只要走量,利潤仍然可觀。
2021年初,第三方檢測機構又將迎來一輪新的紅利期。2021年1月20日,國家衛健委發文強調,春運期間返鄉人員需持7天內有效核酸檢測陰性結果返鄉。新政自1月28日起實施,至3月8日截止,返鄉后的第7天和第14天還需分別做一次核酸檢測。
華安證券對五地核酸檢測的政府指導價和第三方機構收費進行統計發現,目前兩個渠道的核酸檢測均價差異較小,均在100元左右。華安證券據此估算,核酸檢測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600億元至1200億元(按照農村返鄉人數與總返鄉人數不同而有所浮動)。
但在1月18日,濟南華曦被濟南市衛健委要求立即停止核酸檢測業務,深圳衛健委也入駐核子基因調查。2020年1月22日下午,南方周末記者在深圳核子華曦醫學檢驗室看到,有監管部門的人員上門檢查。
一位華曦醫學檢驗室的工作人員告訴南方周末記者,他們自1月21日起就不再接受個人核酸檢測的預約了。不過該工作人員否認此與濟南華曦事件有關。
核子基因總部一位工作人員以公司目前只配合警方調查為由,拒絕了南方周末記者的采訪。
深圳發家
核子基因的總部在深圳南山區南山智園里,其辦公室和實驗室分別設在不同的大樓。南山智園毗鄰深圳大學城,園內入駐了深信服科技、360手機等企業。
A4棟的6樓是核子基因業務員和行政人員的辦公地。在接待大堂的四周,掛著巨幅海報介紹核子基因的發展歷程、企業榮譽以及基因檢測行業的前景。前臺旁有一臺電視,循環播放著核子基因創始人張核子在2018年3月接受央視《超越》欄目的訪談。
在節目的開始,張核子談到自己姓名的由來。因為父親是學理工科的,為其三兄弟取名為核子、電子和原子。
在“核子基因集團”公眾號上,有一篇文章更為詳細地介紹了張核子的經歷。1990年,張核子考入中國醫科大學學習DNA鑒定。醫學碩士畢業后,他被深圳市公安局以高新技術人才引進到深圳工作,并籌辦中國最早的DNA鑒定中心。
南方周末記者在知網以“張核子”為關鍵詞搜索到了18篇論文,均系張核子與他人合作發表,包括核子基因核心團隊成員王保捷和巴穎等人。王保捷現為中國醫科大學法醫學院博士研究生導師,曾任該院院長,系遼寧省遼陽市人。
張核子離開公安局后,卻進入了醫學以外的領域。2000年,張核子成立深圳市紅石裝飾工程有限公司。巴穎也入股了紅石裝飾公司,2018年她和張核子同時退出。
其間,張核子還涉足房地產經紀業務,成立了深圳市紅石房地產顧問有限公司,與巴穎各占50%的股權,公司后來注銷。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曾發文《“十二五”期間基因檢測產業發展回顧》稱,有關數據顯示,2012年至2015年期間,中國基因檢測市場年均增長率達到25%左右,是全球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
正是在2012年,張核子成立了核子基因。
天眼查顯示,核子基因共有9名股東,分別為張核子(64.83%)、巴穎(12.16%)、張俊霞(4.05%)、周非特(3.49%)以及5家有限合伙公司。公司的注冊資本為3700萬元,對外投資了45家公司,其中8家已經注銷。
張核子與兄弟張原子的生意一直有交集。天眼查顯示,張原子投資了6家公司,在2003年,兩兄弟一起創辦了深圳市聯動通信發展有限公司。自2013年起,該公司開始停業,羅湖市場監督管理局在2017年吊銷其營業執照。
目前,張原子也從事基因行業,他是廣東小螺旋生物醫藥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小螺旋基因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東,但與核子基因沒有股權關系。據核子基因官網,2018年12月28日,“華曦醫學——小螺旋基因”項目啟動,“小螺旋基因”將作為核子基因旗下的一個消費級基因品牌培育。
2013年,核子基因在深圳成立了一所司法鑒定實驗室,并在沈陽成立研究院。之后,核子基因以每年成立三到四個檢驗實驗室及司法鑒定實驗室的速度擴張。
擴張最快的一年是2017年,核子基因共成立了10所檢驗實驗室及司法鑒定實驗室。據官網介紹,目前核子基因已在全國開設46家子公司,擁有19所司法鑒定所和10所醫學檢驗實驗室。
加盟瘋狂
在全國各地開設實驗室的同時,核子基因于2016年引入了加盟模式。正是加盟模式幫助核子基因快速占領市場,以平均每年發展500名代理商的速度在全國擴張。
2018年,張核子在《超越》欄目里介紹了“基因小屋”的概念,并表示目標是要開一萬家。張核子提到,這是核子基因與其他基因公司的區別之一,其更重視技術的推廣。
在“核子基因集團”公眾號的招商頁面,寫有“加盟基因檢測,‘錢景無限”的廣告語。“錢”字被放大且為醒目的金色。頁面下方還有一行小字寫著:無需加盟費、0基礎、國家重點扶持。核子基因還專門建了一個招商加盟網站。
2021年1月底,南方周末記者與一位核子基因的招商經理取得聯系。據這位經理介紹,核子基因招商四年,在全國已有近2000個代理商。
這位經理表示,目前代理分為創客模式和獨家模式兩種,均無需加盟代理費,代理商也無需有醫學背景。合作方式為代理商負責推廣銷售產品,核子基因負責檢測和售后。
南方周末記者獲取的產品手冊上,針對不同的樣本類型,核子基因列明了取樣要求及保存運輸的要求。代理商通常是通過郵寄,將樣本寄送到核子基因位于深圳、濟南、長沙等地的醫學檢驗實驗室。
手冊上沒有提及的是,異地取樣存在違規風險。
2017年3月13日,因違規跨省設立司法鑒定接案點,并開展案件受理、采樣等活動,廣東省司法廳給予廣東華曦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警告的行政處罰,并責令改正。廣東華曦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的法定代表人為張核子。
上述招商經理進一步介紹,創客模式需預付檢測費6萬元,獨家模式則需開設實體店,預付檢測費36萬元起,要取得一個地級市的獨家代理,預付檢測費甚至會達到70萬元以上。
實體店的名稱已由“基因小屋”更名為“基因健康中心”。招商資料上描述了巨大的利潤空間,“一個基因健康中心正常月利潤達3萬—5萬,年利潤45萬左右”。
具體而言,醫療產品和司法產品按當地市場定價;健康產品由公司統一定價,利潤是市場價的70%左右。創客模式和獨家模式的產品折扣分別為2.6折和2.2折,結算方式為月結。
他以創客模式舉例稱,“今天你賣出一單健康產品檢測,按市場價收顧客1000元檢測費,其中740元是你的利潤,260元是公司檢測成本,因為簽合同的時候你已經預付6萬檢測費,所以就不用再給公司交檢測費了。下月初260元檢測費從你預存的6萬元里扣除”。
“(創客模式下)你就相當于二手房中介,反正你通過柜銷、跑業務各種方式,最終就是把產品檢測項目賣出去,然后賺中間差價,方式不限。”對方表示,獨家代理商也只需注冊一個健康管理公司或者生物科技公司,無需申請其他資質,公司會把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等牌照掃描后,授權給代理商。
這位經理還表示,成為代理商后,每推薦一名新的代理商,對方業績的5%會返給推薦人。
上述上市基因檢測公司的高管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業內的頭部企業都是直銷模式,比如直接與醫院合作,走加盟模式的公司多是因為自身的營銷能力不足。
核子基因的加盟資料里列出了“基因健康中心”選址需遵循四個要求,要求一便是附近有中、大型醫院。
?下轉第12版
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發自深圳 南方周末實習生 欒歆

核子基因總部入門處,有巨幅海報介紹公司的加盟模式。南方周末記者? 封聰穎 ?圖
?上接第10版
灰色業務
核子基因名下種類繁多的檢測項目中,存在有爭議的灰色業務。
目前基因檢測市場主要有三類公司:科研級、臨床級和消費級。核子基因提供的多為消費級基因檢測產品。
南方周末記者獲得的產品手冊顯示,核子基因提供醫療、司法和健康三大類項目。醫療檢測項目包括腫瘤個體化、慢性疾病精準用藥、優生優育等系列產品。在司法檢測項目上,核子基因主要提供親子鑒定和胎兒親子鑒定。
針對胎兒親子鑒定,復旦大學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副主任馬端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開展該業務的機構,原則上需要有司法鑒定資質和產前診斷資質。
以廣東為例,根據《廣東省司法鑒定機構資質認定工作實施方案》,從事司法鑒定業務的機構需要在省司法廳核準登記后2年內依法通過資質認定或實驗室認可。核子基因旗下的廣東華曦法醫物證司法鑒定所已獲得許可。
但《廣東省衛生廳產前診斷技術管理實施細則》明確規定,產前診斷、產前篩查技術的應用應當以醫療為目的,由經資格認定的醫務人員在經許可或備案的醫療保健機構中進行。廣東衛健委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30日,廣東省經批準開展產前診斷技術服務的醫療機構共計55家,并未有第三方檢測機構進入名單。
2021年1月底,南方周末記者以顧客身份向一位核子基因工作人員了解到,深圳的實驗室可以做產前親子鑒定。但對方強調,公司出具的是隱私報告,僅供顧客自用。
核子基因的健康檢測項目則包括“基因身份證”、防癌基因檢測單項,以及“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等。
南方周末記者在國家知識產權局查詢發現,核子基因為上述業務申請了一系列專利。2016年11月,核子基因申請一批用于檢測各類癌癥的易感性的試劑盒及其SNP標志物的專利,但均在2020年被駁回。當年5月,核子基因還申請了“基因身份證及其制備方法”的專利,該申請也已在2020年被駁回。
核子基因所售的“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產品,在業內外一直備受爭議。這套天賦基因檢測包括藝術天賦、智商天賦、情商天賦、身體綜合素質、五大性格傾向共5大項25細項的檢測,售價8850元。
“夸大基因檢測在人類‘天賦上的判斷,是不科學的,也是不負責任的。”馬端表示,從科學角度來說,記憶、耐力和體能等的確與遺傳有關,但它們是受多基因影響的,而且后天因素也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
北京中醫藥大學法律系醫藥衛生法學副教授鄧勇亦告訴南方周末記者,“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在國內暫無最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此進行規定和規范,市面上的此類檢測大都是商業炒作。
“該檢測并無充分、嚴謹的科學依據,只是高價商業項目披上的‘科學外衣。而且,此類檢測有違醫學倫理道德底線,涉嫌虛假廣告夸大宣傳,誘導家長非理性消費。”鄧勇說。
天眼查顯示,2018年9月17日,核子基因因廣告違法行為被南山市場監督管理局罰款20萬元。
2019年,湖南公共衛視頻道的一檔節目曾對長沙一家核子基因公司進行暗訪,重點調查了該公司推出的“天賦基因檢測”項目,后經專業人士“打假”。最終,該公司因涉嫌虛假宣傳和違規使用廣告宣傳被長沙市雨花區市場局立案調查。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在國內暫無最直接相關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對此進行規定和規范,市面上的此類檢測大都是商業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