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體育學院
國家體育總局發布《體育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要以冰雪運動項目帶動行業發展重點打造冰雪等各具特色的體育產業集聚區和產業帶。隨著冰雪運動的發展,國家也越來越重視與關注。自由式滑雪項目作為滑雪的重要分支,在滑雪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滑雪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從1994年第17 屆冬奧會起被列為冬奧會項目、自由式滑雪障礙追逐從2010年第21 屆冬奧會起被列為冬奧會項目、自由式滑雪雙板U 池技巧與坡面障礙技巧從2014年第22 屆冬奧會起被列為冬奧會項目、自由式滑雪大跳臺從2018年第24 屆冬奧會起被列為冬奧會項目。基于此,本研究使用 Citespace 軟件繪制自由式滑雪領域的科學知識圖譜,來探測相關研究熱點和演變脈絡,為自由式滑雪運動的相關研究提供理論參考。
運用Citespace Ⅴ軟件,網絡選擇Author(作者)進行分析,得到核心作者共現網絡圖譜,共含作者79 位。據統計,368 篇文獻79 位自由式滑雪的研究作者中,文獻頻次出現10次以上的有7 人,占人數比例為8.86%;出現頻次6-9 次有9 人,占人數比例為11.39%;出現頻次3-5 次有9 人,占人數比例為11.39%;頻次2 次有54 人,占人數比例為68.35%。結合表1(表1選取了79 位自由式滑雪研究作者的前10 位高產作者)可以看出自由式滑雪自2000年以來有眾多學者對自由式滑雪進行了研究,整體而言,高產作者較集中。
結合圖1分析得知,在我國自由式滑雪核心高產作者中有6 位作者突現性較高,突現性越高的作者說明此作者在某一時間段內出現的頻率較高。最高是戈炳珠8.7133,時間段在2000-2007年;第二高是周成林4.4385,時間段在2000-2005年;第三高是佟永典4.357,時間段在2002-2003年;第四高是王新4.3372,時間段在2013-2015年;第五高是馬毅4.3156,時間段在2011-2016年;第六高是牛雪松4.1208,時間段在2010-2015年。不難看出,隨著時間變化,對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的作者在不斷變化,且高突現性作者在新增,表明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后繼有人,不斷有人在進行研究。
研究機構指的是發文作者所處的單位,通過對科研機構的分析,可以直觀看出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的主要機構分布。各機構發文量多少,機構之間的合作關系,都對該項目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
研究機構發文數量越多,代表該研究機構對該項目貢獻越大,則在共現網絡圖的節點就越大,機構與機構之間的合作聯系越緊密,則共現網絡圖各機構之間的連線也越多越粗。分析表1,發現自由式滑雪研究最高產機構是沈陽體育學院,位于高產機構前10 的均是沈陽體育學院的下屬單位。查閱文獻發現,自由式滑雪前10 名高產作者單位,有9 名來自沈陽體育學院,這個情況符合高產作者分布高產機構的原則。
圖1 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的突現性作者
從2000年以來共有32 個機構進行了我國自由式滑雪的研究。其中遼寧省的機構有17 所,黑龍江省的機構有9 所,吉林省的機構有3 所,上海市的機構有1 所,北京市的機構有1所,另外1 所機構是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這32 所研究機構中,首次對自由式滑雪進行研究的機構是遼寧省的沈陽體育學院、沈陽體育學院研究生部與黑龍江省冰雪訓練中心。查閱文獻發現,除2000年以外,2005年與2011年出現的研究機構出現的研究機構最多。2005年是第20 屆冬奧會的前一年,在這一屆冬奧會上中國自由式滑雪項目首次獲得一枚金牌,同時還獲得一枚銀牌。而2011年是第21 屆冬奧會的后一年,這一屆冬奧會中國自由式滑雪項目獲得一銀兩銅。因此,研究機構研究此項目多少會受這些重大事件的影響。
自2000年開始,最先對我國自由式滑雪進行研究的是沈陽體育學院,且研究貢獻也最大。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國在自由式滑雪方面的研究機構不斷新增,截至目前,共有32 個機構進行這方面研究,呈現出由集中到分散的特點。且自由式滑雪的研究機構分布具有明顯的地域特征,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受地域影響,東北地區擁有得天獨厚的冰雪資源,其氣溫氣候適宜于開展冰雪運動,這也促進了當地的研究者對冰雪運動進行探索。但近年來國家對冰雪運動越來越重視,2020年北京冬奧會的申辦成功,國家提出“北冰南展”的戰略,“三億人上冰雪”的目標等,會進一步推動自由式滑雪的研究力量由東北向全國各地延伸。
表1 2000-2019年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機構及發文數量
(1)隨著時間變化,我國自由式滑雪突現性較高作者,不斷在變化與新增,一方面表明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后繼有人,另一方面說明我國自由式滑雪研究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2)對我國自由式滑雪進行研究的機構共計32 所。研究機構呈現出東北“一枝獨秀”的境況。其他省市對自由式滑雪的關注度以及研究還偏少。
(3)遼寧省的沈陽體育學院在研究機構中發文數量最多,研究最早,結合研究作者前10 名有9 名來自沈陽體育學院,這順應了高產核心作者來自高產機構這一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