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山
壽光市第二中學 山東 壽光 262700
不同其他理論型學科,信息技術強調對所學技術的系統運用,并與社會各生產和生活領域有著極為密切的聯系,生活中蘊藏大量極具研究性的信息技術。高中信息技術在課堂實際教學活動中需注重對生活理念的引用,學會運用信息技術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在調動課堂教學積極性和活躍性的同時,實現對學生學習興趣和應用熱情的系統培養,提高學生理論聯系實際能力,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高中信息技術教學所遵循的是“生活化”教學理念,該理念的形成主要是為了提高學生理論學習能力和鍛煉實踐能力,需要以整體教學內容和發展目標為前提,選擇更多面向生活化的教材,使學生對信息技術與生活兩者之間關系有更真實的感知與體會,挖掘生活中所潛藏的各種信息技術,不斷增強學生對信息技術的掌握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1]。
以2019版《信息技術》必修一中的《大數據及其應用》一課為例,該課程的主要開展目的在于使學生對大數據技術特征及其在社會不同領域內的應用進行深入了解,培養學生信息意識,為使學生能夠更為真實、直觀的感受大數據對人們日常生活、學習、工作的影響,計算機教師可在課堂選擇生活中與大數據相關的生活素材,例如,目前我國手機等智能設備上所安裝的“地圖導航軟件”便是教師引導學生了解大數據的最好的生活化素材。目前,信息化的地圖軟件層出不窮,如,谷歌地圖、百度地圖、高德地圖等,教師自由選擇查詢線路,明確出發地和終點地后,讓學生通過上網在地圖上查找出行“捷徑”。另外,這些地圖軟件除了具有地點查找、公交查找、路線導航、自我定位等功能外,還依據大數據將一個城市內按照吃、住、行、玩、游、生活、購物等不同類別進行了劃分,地圖使用者可按照自己要求獲取相應內容,如,一個初到某城市旅游的人,通過地圖中美食版塊迅速查找到當地特色美食。對于學生而言,由于大數據技術概念的抽象性,學生很難通過課堂單一知識講解對大數據有清晰的認識,而通過引入與學生生活相貼近的地圖軟件等生活化素材,可提高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熱情,并且這種回歸生活化的教育方式不但能夠喚醒學生應用大數據意識,且在某種程度上有助于學生綜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教師可以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以學習任務和教學目標為中心,面向生活、回歸生活并創設與之相關的應用情景,使學生能夠在特定的應用程序中實現對相關知識和理論的感知,并掌握最基本的操作步驟和解決路徑[2]。例如在學習《人工智能的應用與影響》相關知識時,為了使學生對人工智能與人類社會發展之間的關系有客觀、全面的認識,增強學生的信息意識,可在課堂上選擇與學生日常生活相接近的事物,并以此作為核心進行生活化情境的創設,如,人工智能在工業領域、農業領域、醫療領域、教育領域、安防領域等的有效應用,并在課堂上以多媒體視頻形式向學生們展示人工智能在上述各領域中的具體應用方法及其影響,以“人工智能在農業領域中的應用與影響為例”,將機器視覺識別技術運用到農產品分選機械中,可實現對農產品外觀品質的自動識別檢驗及分級,這種高于人類視覺識別的職能分揀技術大大提高我國農產品生產及銷售質量,正是因為這些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我們才能看到超市果蔬區貨架上琳瑯滿目的農產品。這種以生活為導向的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解和感知身邊的信息技術,不但有助于學生基礎信息知識和能力的有效掌握,還可以使信息技術回歸生活,促使學生應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雙重提升。
信息技術強調對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做中學,學中做”,通過與學生實際生活的有效結合,豐富學生對生活的體驗,以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和生活的重新認識和理解。這不但是新課改的基本要求,也是學生綜合素養提升的關鍵之處。學習的最終目標是可以讓學生擁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若要體現知識的價值,需要回歸生活,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鍛煉和提升學生綜合能力。信息技術教學可以增強學生得到體驗和應用能力,使學生能夠將抽象化的知識,轉變為學生自己的體驗和能力。例如在《數據安全》一課學習過程中,為了使學生通過對數字化工具的有效運用,學會保護個人文件和數據,形成計算機安全思維,教師可列舉近些年來因個人信息泄露所造成的計算機安全事件,讓學生運用計算機網絡進行學習、購物、交流、娛樂時,注重對自身在網絡環境中信息和數據的防護,并帶領學生學習和了解密碼的設置,如何抵御計算機病毒等。這種回歸生活化的信息技術教學模式,可以深化學生的感悟能力和應用能力,實現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系統培養。可將課本中理論化、抽象化的知識轉化為與學生生活中所密切接觸的事物,有助于學生理解生活與知識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程改革策略在全國各地的推廣與實施,使教育回歸生活之間成為主流議題,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引入生活化教學理念,將生活作為教學素材的汲取地,選取生活化教學素材,強化學生技術應用能力,創設更具生活化的教學應用情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注重現實的體驗應用,深化學生感悟應用能力。這樣,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社會體驗,強化他們對知識的感悟,提升他們的應用實踐能力,真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應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