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正式簽署國際認可論壇(IAF)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認證機構認可多邊互認協議(MLA)。這標志著獲得CNAS認可的OHSMS認證機構頒發的證書,得到了IAF此領域多邊互認協議其他簽署方的承認,機構可在獲CNAS許可后,在證書上使用IAF-MLA/CNAS國際互認聯合認可標識。 截至目前,CNAS簽署的國際多邊互認協議已達14項,協議范圍覆蓋103個國家/經濟體,占全球經濟總量的96%以上。
為進一步優化我國食品農產品認證制度體系和推動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的實施,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等規定,認監委組織將乳制品生產企業HACCP體系認證與食品企業HACCP體系認證兩項認證制度整合成HACCP體系認證一項認證制度,將《乳制品生產企業HACCP體系認證實施規則(試行)》《食品企業HACCP體系認證實施規則》《國家認監委關于完善“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體系”(HACCP)認證有關要求的公告》和《國家認監委關于更新〈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依據〉的公告》與《食品企業HACCP體系認證實施規則》)進行了整合修訂,修訂后的新版《危害分析與關鍵控制點(HACCP)體系認證實施規則》自7月30日發布之日起施行。自公告發布之日起至2022年12月31日期間為過渡期。2023年1月1日起,對新申請HACCP體系認證的企業,認證機構應按照新版體系認證。按舊版認證的獲證企業,由頒證認證機構結合監督或再認證審核活動進行轉換。
醫療器械上標示的信息必須能被使用不同語言的所有供應鏈參與者正確地理解,無論他們使用何種語言,因此需要使用一系列國際公認的圖形符號。近日,ISO修訂完成定義這些符號的國際標準ISO 15223-1《醫療器械-標示制造商提供的信息的符號-第1部分:通用要求》。這是全球通用的標準,適用于各種醫療器械的外包裝和內部附加信息。ISO修改了定義和描述,并收入了一些新符號,以符合各種監管要求。對于和其他國家開展貿易的醫療器械制造商,該標準可以保證傳達信息的一致性并消除歧義。這項標準對于進口醫療器械的消費者也很有用,可以提高他們的理解并保證他們在選擇產品完全知情。
近日,ISO發布了一項新標準ISO 37167《智慧社區基礎設施慢速行駛節能的智慧交通》,來指導智慧城市建設進程的有序推進。ISO 37167詳細介紹了如何管理公共交通運行速度,并使其能夠最大程度地降低能源運行的消耗。該指南涵蓋火車、公共汽車、卡車和渡輪等眾多交通工具。ISO 37167只是幫助城市提供智能交通的眾多標準之一,支持聯合國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SDG),包括負擔得起的清潔能源(SDG 7)、工業、創新和基礎設施(SDG 9)、可持續城市和社區(SDG 11)和氣候行動(SDG 13)。
為進一步提高上海市一次性非醫用平面口罩產品整體質量水平,在上海市市場監管局指導下,上海紡織協會、上海市工商聯紡織服裝商會組織制定了《一次性非醫用平面口罩》(T/SHFZ 01-2021)團體標準,于日前正式發布。根據市民日常最廣泛使用口罩的場景和需求,在口罩產品類標準中首次提出“平面口罩”的名詞術語,以幫助企業根據自身產品選用執行適用的口罩標準、幫助市民了解標準適用并根據不同用途選用不同的口罩。通過“平面口罩”名稱的界定及配圖,明確了本團體標準適用范圍為疫情期間市民使用最廣泛的一次性非醫用平面口罩,為該產品的大規模、持續生產提供了完整而明確的標準選擇,為產品的規范生產起到重要技術支撐,滿足了后疫情時代市民對一次性非醫用平面口罩使用安全的需求。
近日,中國船級社質量認證公司(CCSC)依據防疫管理體系規范向舟山海華客運有限公司頒發了我國首張水上客運服務行業防疫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新冠肺炎疫情對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了較大沖擊,對部分行業發展帶來了巨大挑戰,交通運輸行業影響尤甚。根據國內水上客運服務業疫情防控需求,CCSC自2020年啟動防疫管理體系業務研發工作,通過全過程系統管理,構建疫情有效預防、精準控制和快速響應機制,以實現預防、控制和降低感染風險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