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趙智華 李旭洲
自全省就業培訓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工作開展以來,遂寧市就業系統通過“抓統籌、抓落實、抓關鍵、抓創新”四項舉措,積極開展就業培訓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取得階段性成效。全市梳理發現問題線索12條,截至10月底已全部完成掛賬銷號和整改落實。
遂寧市就業局成立由局長任組長、各分管領導任副組長、所有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系統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在2020年已開展專項治理的基礎上領導推進工作,同時要求各縣(市、區)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分別成立相應工作領導小組開展治理工作。遂寧市就業局及時出臺就業培訓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實施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工作內容、工作步驟,召開全市就業培訓領域突出問題系統治理工作會,壓緊壓實相關責任。
根據要求,全市就業系統對使用就業創業補助資金、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開展的各類職業培訓中任務計劃未完成、機構資料不真實、培訓過程造假、培訓質效不高、公職人員不依法履職等7大類29個子項的情況進行了梳理,全市摸排問題線索12條。隨即,各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并通過開展跟蹤問效、建立問題臺賬、健全管理機制、實行“清單制”與“銷號制”相結合的方式,堅持“當下改”與“長久立”相統一,有序推進問題整改和嚴防再生“雙推進”。截至10月底,12個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追回違規發放補貼資金0.12萬元。
全市就業系統緊緊圍繞培訓入口、過程監督、質量管控等關鍵環節深挖問題線索,通過發現整改問題、填補制度漏洞、開展警示教育、創新監管方式等舉措防范化解工作隱患。
把牢培訓入口關。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按照《四川省就業創業培訓管理辦法》要求,采用公開征集、公開招標等方式,經過嚴格的資質審查、資料審核、專家評審、現場驗查等環節,面向社會公開擇優篩選出合格的創業培訓機構14家、職業技能培訓機構35家。
夯實過程監管關。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廣泛采用遠程監控、現場檢查、隨機抽查、訓后回訪等方式,對培訓過程開展全天候、無死角監管,今年以來共對106家培訓機構的432個班次進行了監管,并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做出相應處理。
握緊培訓出口關。嚴格落實《遂寧市培訓經辦規程》要求,對培訓結束后取得《合格證書》或通過鑒定(認定)并符合條件的學員給予補貼,對存在違法違規行為或滿意度低于70%的班級取消其補貼資格。同時推進“就業培訓與就業服務相結合”“創業培訓與創業服務相結合”“培訓項目與市場需求相結合”,進一步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用性,提升參訓人員就業率。
筑牢警示教育關。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通過舉辦專題會、法制講座和干部職工會等方式,結合黨史學習教育的開展,組織職工觀看教育影片、開展廉政知識競賽、講述初心故事等警示教育活動57次,開展談心談話124人次,讓廣大干部職工牢記宗旨,以案為鑒,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開展培訓全程視頻監控和視頻存儲。在培訓過程中,讓監管部門可通過遠程攝像頭實時調看各培訓班授課情況,培訓監控視頻采用云存儲或異地硬件存儲方式進行備份保存,部分縣區還采用人臉識別、指紋打卡系統輔助進行學員管理。
研發網上課程效果評價系統。學員通過網上評價系統,可實時對培訓教師的專業性、課程實用性、課堂教學質量等指標開展“背靠背”評價,有力提升學員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同時各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評價結果作為撥付培訓補貼的重要依據之一,從而督促培訓機構認真開展高質量培訓。
探索培訓工作新路徑。為不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職業培訓的新要求,充分調動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的積極性,擴大培訓規模,提升培訓質量,遂寧市分別承接人社部的全國新就業形態技能提升和就業促進項目試點及省人社廳的職業技能電子培訓券試點工作,力圖通過拓展培訓項目和拓寬政策覆蓋面提升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目前兩項試點工作正在省人社廳和市人社局的指導下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