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以來,雅安市在抓預防、強監管、重協作、嚴懲戒上下功夫,探索出“12333工作法”,成功打造了根治欠薪“聚能環”,構筑起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的“銅墻鐵壁”。2020年9月,雅安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被評為全國清理整頓人力資源市場秩序專項執法成績突出單位。2020年11月,雅安市建立農民工工資社會監督員制度,并在全省率先聘請農民工工資社會監督員,逐漸完善社會監督體系。截至目前,雅安市已連續8年實現春節前農民工工資基本無拖欠目標。
《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后,雅安市第一時間明確了相關單位和部門責任,同時加大監管、處罰和違法懲戒力度,積極探索構建“市—縣—片區”三級一體的治欠“管理網”。實行市級分管領導包案,確保案件有人督、有人管;實行縣(區)政府包片,落實“屬地管理”原則;實行勞動監察專員包片,確保農民工工資問題“找得到人、解決得了”。《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實施以來,在根治欠薪工作中釋放了強大威力,雅安市拖欠農民工工資行為得到有效遏制,新開工項目基本實現無拖欠。
今年,雅安市被確定為國考備檢市。雅安市人社局高度重視,在雅安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歷年根治欠薪工作的堅實基礎上,繼續向深向實推動查漏項、補短板、提質效,順利以高分通過省檢實地考核,接受了國務院督察組實地督察。在工作中,從源頭上加強行業監管,規范工程建設領域市場秩序,提高勞務分包單位準入資質,由行業主管部門牽頭建立良好用工秩序;從制度上完善項目管理辦法,嚴把新建項目審批關,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實施工程款支付擔保,落實農民工工資保證金制度。
在責任傳導上清晰有效,強化組織領導,構建起“全鏈條”的責任傳導體系。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原則和“管行業就必須管農民工工資支付監管”的要求,分級分類落實責任,構建起屬地黨委政府負總責、人社部門牽頭統攬、行業主管部門負責監管的工作體系。在制度監控上嚴密有序,強化機制約束,構建起“無死角”的制度監控體系。在全省率先開發農民工工資實名制管理系統,實現農民工工資核心指標全過程實時監管。截至目前,全市實名制信息系統錄入在建工程項目109家,錄入率為100%。
探索各縣(區)勞動監察一體化協同發展機制,推動根治欠薪工作信息互通互享,提升整體作戰能力。強化部門協調配合,在討薪案件易發期、多發期,由人社部門牽頭組成清欠工作組,集中力量解決節點難題。切實織密協同維權的“法制網”,建立矛盾聯動調處、案情隨時會商、工作定期調度、裁審無縫銜接、執行保障有力的工作機制,對惡意欠薪行為形成法律威懾的高壓態勢。著力從社會監督、媒體監督、群眾監督三個維度構建全天候、無死角的“監督網”。通過聘請農民工工資支付保障社會監督員、對外公布勞動監察執法流程和24小時投訴電話、在政府官網開辟“農民工維權”版塊、對反映的欠薪問題和線索即接即處等方式,確保重大案件按時辦結率達100%。
開展“服務大暖心”行動,將工作定位徹底轉變到企業“服務者”上來,寓執法于服務之中,幫助企業提高用工管理能力。開展“普法大宣傳”行動,常態化開展法律法規宣傳“進企業、進社區、進工地”活動,引導企業經營者增強法律意識,引導農民工依法理性維權,營造良好的用工環境。同時,線上+線下同步宣傳,推動形成用工單位“不想欠、不敢欠、不能欠”的社會氛圍。開展“網格大排查”行動,建立在建項目日常監管網格,有效增強執法維權的主動性和有效性,真正實現“企業用工信息動態掌握在網格內、勞資糾紛解決在網格內、重大的欠薪隱患消除在網格內”,及時警示、及時調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