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 張煥 李海平
陜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自電子商務專業開辦以來,始終堅持以就業為導向,積極推進校企對接,與企業密切合作,與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蘇寧易購、青島藍色基點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西安佳幫手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北京博導前程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西安印象網絡技術有限公司等二十余家企業實現校企對接,建立良好的校企合作關系。校企合作基礎好,企業人員參與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實訓內容的改革和實訓任務的指導;企業接納學生頂崗實習,參與對學生的培養。同時我院電商專業憑借新建的淘寶創業工作室、項目孵化工作室、BPO實訓室、創客空間等較強的實訓條件,吸引企業將項目入駐校園,實現校內運營企業項目,在每年“618”和“雙11”期間,企業將短期項目放入學校,客服、運營、美工等崗位可供學生選擇,學生參與企業真實項目,既可以體驗企業管理方式,又可以鍛煉職業能力,通過項目與陜西多家企業合作,達到了以項目為導向,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依托校內外實訓基地,創設與實際工作相同的環境,使學生“身在校園,做在企業”。
電子商務校企合作雖然有所成績,但在細節方面依舊存在問題。為了進一步了解陜西工院電子商務專業校企合作狀況,解決電子商務專業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的深層問題,真正地實現產教融合,校企協同育人,培養行業需要、企業滿意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本次調研對和陜西工院電子商務專業有校企合作關系的20家企業進行了調查,希望能夠發現問題,并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人才培養方案是引領高職教學的整個過程,在教學中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高職教學的目標就是要培養符合行業需求、滿足企業要求的技術技能型人才,所以高職的人才培養方案更需要緊密結合行業的發展和企業的需求,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過程中參與度低會導致人才培養滯后的問題,使得培養的學生不能和企業需求準確對接。對20家企業進行調研的情況顯示:有60%的企業表示僅僅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小部分,35%的企業表示從未參與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并且在參與的企業中,84.62%的企業只參與實踐實訓課的部分,僅有15.38%的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中理論課部分的制定。調研數據表明:在校企合作過程中,企業在人才培養方案制定方面的參與度還是整體偏低。另外,在參與人才培養的企業中,大部分企業參與的均為實習實踐部分,理論課部分參與較少,僅有15.38%的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理論部分。理論是實踐的基礎,系統的理論課體系有助于實踐的順利開展,理論課程對于學生職業素養形成也具有很好的作用,而目前存在理論課體系和行業聯系不緊密的問題。
在校企合作過程中,由于企業追求短時間內學生操作技能的快速提升,所以在對學生培訓過程中僅僅重視實訓操作環節,忽視了實踐需要建立的基礎——理論教學,而理論教學也是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調研情況顯示:25%的企業在校企合作中沒有走進教室講授過理論課,15%的企業一學期給學生講授過1次,55%的企業一學期給學生講授過2兩次以上,雖然企業導師走進教室授課次數2次以上占比較大,但是相對企業導師的職責來說,比例依然較少,而且這里的講課大多數是圍繞實踐實訓來開展的培訓,并不是對理論課的講解。另外,由于企業人員平時業務較忙,很難抽出時間在學校從事理論教學,大部分理論教學是實訓前的培訓,企業人員忙導致電商專業師資團隊缺乏企業兼職教師,因此電商專業理論課程主要由專任教師按照課程體系講授,而電商專業90%的專業教師沒有電商企業工作經歷,并且在講解理論課程時不能和實習實踐密切聯系,導致實習實訓時學生會犯一些原則性錯誤。其實這個問題在學生培養過程中的影響已經凸顯出來,學生在實訓時,特別是參與企業項目時, 由于在很短的時間內就需要上線,所以企業會在短時間內向學生輸入較多的職業素養、專業技能、產品知識等內容,學生在短時間內消化不好的話就會影響后期的實訓任務,影響企業業務,如果將這部分內容提前在理論課程中做出規劃的話,人才培養也會順暢很多。
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是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所以從大一開始,每個學期都有四周的實訓,如果企業的實訓項目能夠很好地貫穿高職院校教育的整個階段,并且和每年的教學任務相對應,對于提高學生專業技能是非常有幫助的。調研顯示:在合作企業中,有65%的企業開展的校企合作是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的,有35%的企業開展的校企合作并沒有貫穿于整個大學階段。項目不具有連續性。這樣的實訓不利于學生深入理解電子商務整體的運營流程。這個問題在學生就業時影響較大,同時也影響了電子商務專業的口碑。項目不具有連續性,相反就會出現重復性,學生參與企業項目的實踐是從大二第二學期開始的,目前有70%的同學從事客服崗位,另外30%的同學從事新媒體等其他項目,大三頂崗實習開始,學生就開始找工作,70%的崗位是客服崗,其他崗位較少,這樣的實訓讓學生覺得電子商務的就業崗位就是客服,以至于很多學生放棄選擇這個專業。所以目前校企合作項目在崗位上的重復性會影響學生對于電商其他崗位的了解和認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調研結果顯示,我院電子商務專業和企業均開展了多種合作形式,其中頂崗實習是最重要的形式,占80%;其次是訂單培養和提供技術服務等項目運營,分別占50%、35%,校企共建實訓基地等深入的校企合作形式占45%,企業員工技能培訓占20%。從調研情況可以看出,目前我校和企業開展最多的合作形式是頂崗實習,其次是訂單培養,但是在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室等方面的深入合作較少,高層次的企業員工技能培訓也較少。我院電商專業主要的校企合作形式是引企入校,企業面試學生,條件較好的學生會進入企業項目,而其他沒有面試成功的同學則選擇其他校內項目,企業培訓學生從事企業業務, 企業對學生進行考核。這樣的方式有兩個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第一,不強調學生的成長;第二,不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提升。因為如果對于合作企業,如果只強調學生技能和業績,而不強調學生成長和素質的話,教育如何體現,高職教育歸根結底還是教育,所以,不論采用哪種校企合作的形式,對學生的成長和素質教育的提升都應該引起企業和學校的重視。
在調研中發現,企業認為自己在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首先是提高企業參與人才培養方案的參與度,其次是提高參與的積極性,再次是管理學生能力,最后是德育教育??梢娫谛F蠛献髦校瑓⑴c人才培養方案和提高參與積極性是企業面臨的主要問題。我院電商專業每年暑假均會走訪校企合作單位、畢業生就業單位等多家公司了解電商行業發展動態,開發優質校企資源,掌握學生培養情況,把握企業電商畢業生需求偏好,從而動態調整電商人才培養方案。整個過程學校處于主動地位,但學校培養學生最終都要服務于企業,企業也有很大的人才缺口,所以如果有什么機制能讓企業覺得他們有責任,并且積極地投入到高職院校的學生培養中,那對于高職院校的發展必將是一個新的飛躍。
混合所有制辦學應涉及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而不應僅僅局限于實習實訓,學生的實習實訓是將理論付諸于實踐,而理論可為實踐奠定基礎,因此理論環節也不能忽視,但是目前電商專業理論課程主要由專任教師按照課程體系講授,沒有和實習實踐相聯系,理論知識更新不及時,導致在實習實訓時學生會犯一些原則性錯誤。
人才培養方案對于一個專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所有的教學和實習實訓都圍繞它展開,一個符合行業發展,滿足行業需求的人才培養方案必定會培養出企業需求的人才。目前電商專業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雖然會考慮企業反映的問題,但難以擺脫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另外,人才培養方案主要由專任教師制定,難以符合行業的需求,這樣會導致學生獲得的能力遠遠不能滿足行業的發展。
目前電商專業實習在每個學期雖然開設的內容相同,但是企業不一樣,這樣對學生來說,所學到的知識相對零散,難以深入完整地了解電商運營。例如,大一電商認知實習期間,學生去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了解電商物流情況,大二第一學期項目實訓,學生會運營其他公司的真實項目,大二第二學期實訓專用周,學生又去不同的公司體驗電商其他環節,這樣的實踐教學雖然讓學生能夠體驗真實的電商公司氛圍,提前適應崗位,但是每學期實訓不同的技能,去不同的公司,對于學生來說,只了解了公司的某一個方面,很難深入完整地了解電商運營。
校企合作總體情況良好,但是在具體辦學過程中,企業積極性不高,由于企業逐利性和學校公益性的區別,往往在校企合作中,學校以教學育人為主,企業以懲罰教育為主,如果給企業造成損失過大,學校因為要保護學生權益,導致企業和學校在管理學生方面存在分歧,導致企業積極性不高。另外,在理論教學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方面,企業積極性也不高。
電商專業雖有校企合作制度,但是對于企業和學校在學生每個階段的職責規定不明確,應該進一步細化校企合作制度,在形成穩定的合作關系的前提下,細化校企合作制度,針對校企合作的各個方面做出明確的規定。
在實習實踐方面,應該讓學生深入企業,了解和熟悉崗位的要求。
例如,大一第二學期實訓開始,就將學生按照興趣分組,選定實習實踐企業進行參觀、學習,認知電子商務;大二第一學期實習開始,完成選定企業、選定崗位的項目工作;大二第二學期實習期間,進入選定企業,以員工的身份在所選擇的崗位工作;大三頂崗實習階段赴選定企業實習。這樣的實習實踐更容易讓學生對電商有整體性的認識,使學生的知識體系更完整。
在校企合作激勵機制方面,首先,應該有相應的制度去引導企業參與高職教育。例如,國家可在稅收方面對于參與校企合作的企業或者對教育有貢獻的企業實行減免稅制度,激勵企業加入校企合作。其次,教育部門也可以對已經開展校企合作的企業進行一些激勵和獎勵,鼓勵他們將“育人”觀念植入腦海。最后,國家在企業工作人員和教師工作崗位切換中出臺一些準入制度,既允許企業工作人員在滿足某些條件后可以成為學校正式教師,提升他們參與教育的積極性,又可以為高職教育行業輸入一些鮮活力量。
校企合作對高職院校學生技能的培養非常重要,不僅可以讓學生的專業技能得到鍛煉,也能提升學生的職業素養,在具體校企合作的細節中,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在培養學生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希望電子商務專業能夠完善校企合作制度,創新校企合作方式,深入開展校企合作,培養德技兼備的電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