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醫科大學 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 秦玲 馬國棟(通訊作者)
會展企業發展國際業務離不開政治法律環境、經濟產業環境、社會文化環境以及技術服務等各方面的影響。下面采用PEST分析法分析我國會展企業發展國際業務的宏觀環境。在分析一個企業所處的背景的時候,通常是通過以下四個因素來分析企業面臨的狀況。
國外會展業起步早,會展業更加法制化規范化,開展會展國際業務有法可依且流程規范。我國會展企業起步較晚,目前會展業的相關立法工作仍處于初步階段,沒有最高立法機關人民代表大會及常務委員會制定的《會展法》。但隨著我國會展企業逐漸與國際接軌,有關會展行業的國際業務方面也頒布了諸多法規與政策,同時我國政府也不斷完善會展業的相關立法活動,為會展業的發展提供一個法制化環境,尤其是我國加入WTO之后,我國會展企業管理經營更加規范化。總的來說,隨著與世界聯系的加強以及我國政府的有力支持,我國會展企業發展國際業務的政治法律環境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極大地鼓勵了我國會展企業勇敢“走出去”。
據統計,2019年,我國國內GDP為990865億元,按產業類別來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第三產業占比大且增值速度快,其中第三產業中的會展業產值7526億元,占第三產業比重1.52%。會展行業產值在2019年前逐年上升,說明我國會展行業發展前景良好,潛力巨大,其逐年增長的產業值更是為我國會展企業發展國際業務打好了強大的經濟基礎。
我國會展業發展潛力巨大,不僅國內市場龐大,而且全球會展市場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到2019年,全球的會展行業市場規模就達到380.7億美元,加上世界各國都注重發展第三產業,并且給予了相關的政策支持,會展業作為第三產業中的朝陽產業,在全球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
國際上一些會展強國,如德國、美國、英國等國家會展業起源早,會展企業開展國際業務種類多,在會展國際業務人才培養方面富有經驗。國家的歷史人文底蘊,開放、自由的社會環境也促進了國際節事旅游業務的發展,有著巨大的國際業務市場潛力。
我國會展業近年來發展勢頭較快,很多高校也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開辦了會展專業,這為我國會展企業走向國際提供了人才支持。并且在國家大力支持環保產業發展的政策背景下,環保觀念深入人心,而會展業作為無煙產業,也受到越來越多企業家的青睞,加大了對會展業的投資,為我國會展企業開展國際業務提供了資金支持。
歐美會展強國的科技化、信息化水平高,會展企業的國際業務也受益于其強大的科技與高度信息化的互聯網,表現出會展國際業務管理高度信息化的特征,并且發展了多種基于互聯網的國際業務。我國會展企業不斷借鑒、學習外國的信息技術以提高會展業務的信息化程度,跟上國際會展行業發展的腳步。國內科技的進步、網絡的發展淘汰了一些傳統的會展業務,給會展行業注入了新的活力,增加了業務種類,也使得會展企業可以借助專業網站實現實時溝通,分享展會相關信息。
我國對會展企業的國際業務還未有明確的分類,本文主要根據舉辦地的不同,會展企業的國際業務分為境外的會展國際業務與境內的會展國際業務。境外的國際業務分為出國辦展與出國參展業務;境內的國際業務主要為國際代理展業務、境內國際自辦展業務。
出國辦展。目前我國出國辦展的業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一是國際招展業務。主要提供展商與觀眾的信息交流平臺、在線訂展、組織行業論壇、展會善后服務等。二是國際招商業務。通過各種渠道邀請國際專業觀眾以及普通觀眾,參加展會。三是國際推廣業務。主要是為參展企業品牌形象的推廣以及參展商的產品或服務做宣傳推廣。四是現場服務業務。如提供國際展品運輸搭建,提供運輸、進展、籌展、撤展的“一站式”服務等。
出國參展。出國參展,作為我國展商打響自己品牌國際影響力的重要渠道,廣受歡迎,且我國會展企業組織出國參展的地點主要為發達國家,這些國家的國際性展會專業化水平高,且具有行業內先進的資訊,對我國參展企業有較大的吸引力。目前,組織出國參展是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的重要板塊,這類服務主要是我國會展企業為參加國外展會的參展商出國參展提供簽證、機票,以及當地旅游等服務。
引進國外會展品牌。我國會展企業在開展專業性展會時由于自有品牌知名度低、辦展經驗不足等缺陷,選擇引進國外會展品牌辦展,作為其國際業務之一,知名會展品牌的引進業務吸引了大批國內外參展者,為我國會展企業在國內開展國際業務提供了新的發展方向。目前,主要引進的國外會展品牌涉及行業主要為新能源行業、電子產品、環保材料等。
國際招展。目前,境內的國際招展業務涉及行業主要是輕工業類,國際招展業務主要集中在食品、家居機械、建筑材料等國際展會方面。對于我國會展企業在境內的國際招展業務分為兩類:一是為國際代理展銷售部分展位。二是境內國際自辦展的國際招展業務。
國際招商。境內展的國際招商業務主要是邀請國外專業會展觀眾參與境內展會。通過歷屆展會觀眾信息名錄收集有意向來華參展的國際觀眾,通過打電話發邀請函的形式邀請國際參展觀眾來華參展。
組織國際會議論壇。我國境內展的國際業務之一是組織展會相關行業的國際會議論壇,組織國際會議論壇是指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為參展者提供一場行業信息交流會,對有意參加國際會議論壇的參展者收取入場費的一項業務。目前,我國會展企業組織國際會議論壇依托于政府的支持,發展態勢良好。
出國辦展。目前,我國會展企業出國辦展擁有豐富的自辦展經驗,且國際市場選擇得當,發展態勢良好。但相比德國、美國等會展強國來說,我國會展企業國際化程度低,自辦展沒有形成多元化、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知名品牌。這也直接導致了我國會展企業的國際業務競爭能力不強,在發達國家國際市場的開拓方面也較為困難。
出國參展。我國會展企業出國參展這一國際業務普遍化,出國參展經驗豐富、與國際展會主辦方合作緊密,參展業務流程規范化。但是出國參展需要相關的會展國際業務人才,而在我國開設會展專業的高校較少,對于國際會展業務人才的培養方面更是較少涉及。在我國從事會展工作的人員大多數不是科班出生,會展基礎專業知識也較為匱乏,從事國際業務的會展人員專業素質參差不齊,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出國參展的業務量及展商滿意度。
引進國外會展品牌。引進國外會展品牌作為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之一,是近年來我國會展企業開拓國際業務的方向之一。但這也從側面說明了我國會展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方面較弱,對于國際業務的拓展大多仿照歐美會展公司的業務流程與模式,在國際市場開拓過程中,由于沒有創新性,是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競爭力不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有國際影響力的會展品牌較少。
國際招展。國際招展提高了我國境內自辦展的國際知名度,并且也為我國會展企業的自辦展走出國門積累國外展商資源打好了基礎。但是目前我國境內國際自辦展的國際招展業務仍然受制于我國會展品牌國際知名度低的影響,國際展商到華參展的熱情不高。
國際招商。國際招商提高了我國會展品牌的國際知名度,同時也對我國參展企業開拓國際市場、開展國際交流提供了機遇。但目前我國會展企業對國際招商業務認識不到位,不夠重視,境內國際展會的國際觀眾參展率較低。
組織國際會議論壇。組織國際會議論壇可以為國內外參會者提供行業最新資訊以及進行國際交流溝通的平臺。但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目前,我國會展企業組織的國際會議論壇與歐美國家的國際會議論壇相比,國際知名度低、會議論壇規模較小等。
目前限制我國會展企業出展的最大障礙在于我國會展企業對于國外的貿易規定、貿易習慣、法律法規還不了解。隨著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的拓展,我們國家的會展企業也需拓寬視野,樹立全球觀,遵守有關會展業務的國際慣例,按照國際展會相關標準提供各類展會服務,提高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的專業化水準,以使我國會展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
我國會展企業國際業務的拓展要以需求為導向,參展商與觀眾需要什么樣的業務,我們就努力提供其需求服務。而提供客戶所需服務需要任用與時俱進的會展人才,因為會展企業核心人才是企業戰略的實踐者,是企業發展的基礎和源動力。只有任用符合市場需求的會展人才,才能更好地洞知市場需求,并有能力滿足國際業務客戶的需求,才能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具有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在發展建設的過程中對資源的良好利用能夠使會展企業獲得更多的市場份額,能夠參與到更多的國際合作中去以提升自身的實力,故我國會展企業要重視本企業會展資源融合能力的提高,積極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資源的整合與融合,提高公司業務信息化程度,并積極進行業務研發,以開拓新的國際業務。可以通過參加國際展覽公司組織的市場調研培訓,聘用專業的信息咨詢公司來加強研發方面的工作,學習其業務開拓經驗,以達到發展新的國際業務吸引更多展商和觀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