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敦欣 周彬
青島市黃島區中醫醫院婦產科 266500
分娩為妊娠期女性正常生理現象,但作為一種不尋常生活事件,其已構成心理應激源,導致妊娠期女性生理及心理均發生劇烈改變,而初產婦對分娩缺乏認知,焦慮、恐懼等情緒問題更加嚴重[1-2]。因此,采取有效措施保證分娩順利進行極為重要。既往臨床多是指導產婦分娩時采取仰臥式分娩體位,有利于分娩過程中醫護人員進行相關檢查,但分娩時極易造成骨盆可塑性受限,進而延長產程,而自由體位分娩則可有效避免上述問題,利于提升產婦舒適度,縮短產程,對緩解產婦負性情緒也具有積極作用[3-5]。此外,研究發現,分娩期間通過聆聽音樂也可緩解焦慮等情緒,而五音療法為中醫重要干預措施,其通過音樂聲波波動和所歸經絡產生共振,利用經絡循行影響臟腑氣血、調節情志,可有效舒緩緊張等情緒,達到非藥物性鎮靜目的[6-7]。基于此,本研究選取本院初產婦120例,分組探討五音療法配合自由體位分娩應用價值,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12 月至2020 年2 月本院初產婦120 例,按入院時間順序分為研究組(n=60)、對照組(n=60)。兩組年齡、孕周、體質量、受教育程度、胎兒預測體質量、居住地臨床資料均衡可比(均P>0.05),見表1。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選取標準
1.2.1 納入標準 (1)均為初產婦;(2)單胎頭位妊娠;(3)孕周為38~42 周;(4)年齡<40 歲;(5)知曉本研究,簽署同意書;(6)采取陰道分娩。
1.2.2 排除標準 (1)合并腎肝等臟器器質性病變;(2)存在妊娠期合并癥;(3)依從性差,無法配合完成調查研究;(4)存在聽力障礙;(5)存在言語溝通障礙、神經系統病變;(6)采取分娩鎮痛;(7)存在分娩禁忌證;(8)存在梗阻性分娩因素;(9)存在音樂易感性癲癇。
1.3 方法
1.3.1 對照組 采取常規護理配合傳統體位分娩。為待產孕婦營造舒適、安靜待產環境;以口頭講解、發放宣傳冊等方式向待產孕婦科普分娩時健康知識,緩解其面臨分娩時的焦慮、抑郁心理;臨產后,待產孕婦進入待產室,選取半臥位或仰臥位,允許一位家屬陪護,助產士定時檢查,待宮口全開后送入產房,以傳統膀胱截石位分娩,由專門助產士在旁一對一指導合理用力,直到分娩。
1.3.2 研究組 采取五音療法配合自由體位分娩。(1)自由體位分娩,具體為:從第一產程開始后,由專門助產士進行一對一陪護,指導產婦按照自身舒適度及愛好采取自由姿勢活動,可應用分娩球、導樂車、分娩椅等工具輔助,鼓勵產婦可選取坐、站、趴、走、蹲、跪等體位直到宮口全開。坐位:產婦坐于分娩球上,兩手抓住支架扶手,兩腳踩在支架上,采取上下彈坐或前后左右晃動運動;站位:產婦背部靠墻站立,兩手抓住扶手;趴位:產婦上身伏于分娩球上,前后左右搖晃腰部;走位:于房內來回慢走;蹲位:產婦緊靠床位或手扶住床欄蹲下,盡可能升高床頭,并與地面保持垂直,便于產婦下蹲;跪位:跪于軟椅上,抬高臀部并分開雙腳,進行左右擺動。在宮口全開后送至產房,以仰臥位、蹲位、側臥位等自由體位采取接產;如果產婦自感俯臥體力不足,可調整體位休息,幾次宮縮后,再換為仰臥、蹲或側臥位;常規沖洗及消毒大腿上1/3、會陰部及臀部,應用無菌單鋪放于產婦小腿至臀部,在新生兒娩出后輕放到大單上,以中小單進行包裹,等待胎盤完全娩出。(2)同時在整個產程過程中采取五音療法,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與五音相應的原理,依據產婦主要情緒類型辨證選取相應類型樂曲,遵循五行生克的規律,選用中央音樂學院民樂團演奏、八一電影制片廠作曲家石峰作曲、中華醫學電子音像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五行音樂》進行情緒調節,音樂音量調整為約40 分貝(以產婦舒適為宜),調節房間燈光適宜,每2 h 播放1 次,每次30 min,直到分娩完成。
1.4 觀察指標 (1)統計兩組干預前后負性情緒(抑郁、焦慮)評分、分娩控制感評分,抑郁、焦慮分別依據SDS、SAS 量表分別在干預前后對患者進行調查記錄,輕度抑郁:SDS 分值53~62 分,中度抑郁:63~72 分,重度抑郁:≥73 分;輕度焦慮:SAS 分值50~59 分,中度焦慮:60~69 分,重度焦慮:≥69分[8];分娩控制感(分娩時對自身身體的控制感)依據分娩控制量表評估,總分范圍為29~203 分,分值越高則分娩控制感越好[9]。(2)統計兩組分娩方式。(3)統計兩組產程時間,包括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總產程。(4)統計兩組產后盆底肌功能,包括Ⅰ類肌纖維肌力、Ⅱ類肌纖維肌力,均分為6 級;其中Ⅰ類肌纖維肌力評定:陰道肌肉收縮達到最大值的40%,持續0 s 為0 級,持續1~4 s則分別為Ⅰ級、Ⅱ級、Ⅲ級、Ⅳ級,持續時間≥5 s 肌力為Ⅴ級;Ⅱ類肌纖維肌力評定:指導患者以最快速度或最大力量收縮、放松陰道,可達到規定最大收縮力0次為0級,可達到1 次為Ⅰ級,達到2 次為Ⅱ級,達到3 次為Ⅲ級,達到4 次為Ⅳ級,達到5 次為Ⅴ級[10]。(5)統計兩組妊娠結局。(6)統計兩組干預滿意度,自擬評估量表,包括干預態度(30 分)、干預質量(30 分)、分娩情況(40 分),經預試驗,本量表內部一致性信度Cronbach's α 為0.89,各維度分別為0.69~0.87,效度系數為0.79,各維度分別為0.65~0.78,90~100分為非常滿意,70~89 分為滿意,不足70 分為不滿意,干預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1.5 統計學方法 通過SPSS22.0 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符合正態分布以均數±標準差(± 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SDS、SAS、分娩控制感評分 干預前兩組產婦SAS 及SDS、分娩控制感分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干預后研究組產婦SAS 及SDS 分值均低于對照組,分娩控制感分值高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2。
2.2 分娩方式 研究組產婦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產婦分娩方式比較[n(%)]
2.3 產程時間 研究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總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均P<0.05),兩組第三產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 s,min)

表4 兩組產婦產程時間比較( ± s,min)
注:排除剖宮產例數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總產程370.90±77.41 463.46±101.35 4.884<0.001 n 49 40第一產程326.38±75.40 401.51±96.51 4.123<0.001第二產程34.41±16.18 51.39±20.26 4.397<0.001第三產程10.11±2.69 10.56±3.01 0.744 0.459
2.4 盆底功能 研究組Ⅰ類肌纖維肌力、Ⅱ類肌纖維肌力均優于對照組(均P<0.05),見表5。
2.5 不良妊娠結局 研究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6。

表6 兩組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比較[n(%)]
2.6 干預滿意度 研究組干預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7。

表7 兩組產婦干預滿意情況比較[n(%)]
分娩為女性重要生理行為,是一種正常、自然、復雜的生理過程,但初產婦無相關經驗,故臨產期極易出現恐懼、焦慮、緊張等情緒,因此應采取何種措施對其進行干預仍是研究熱點[11-13]。
表2 兩組產婦SAS及SDS、分娩控制感分值比較( ± s,分)

表2 兩組產婦SAS及SDS、分娩控制感分值比較( ± s,分)
組別研究組對照組t值P值n SAS SDS 60 60干預前59.39±5.01 60.12±5.68 0.747 0.457干預后45.34±4.20 51.56±5.11 7.284<0.001干預前60.07±5.59 61.38±6.36 1.198 0.233干預后46.59±5.28 53.45±5.35 7.069<0.001分娩控制感干預前52.29±5.89 50.91±6.13 1.257 0.211干預后146.79±11.69 125.68±10.34 10.477<0.001

表5 兩組產婦盆底功能比較[n(%)]
當前臨床最常見分娩體位-仰臥位利于產科醫生明確分娩情況,但可造成子宮受壓、影響骨盆可塑性,進而引發回心血量不足,增加產程延長及胎兒窒息風險[14-15]。而自由體位分娩為新型分娩體位,可于分娩時為產婦提供舒適體位,減輕分娩痛苦,達到降低剖宮產率及縮短產程目的[16-17]。此外,分娩疼痛與生理及心理均具有一定關聯性,若過于驚恐、焦慮、緊張,則會引發機體一系列內分泌反應,加劇疼痛反應,因此應實施有效心理干預[18]。五音療法為中國傳統音樂治療方式,其理論基礎為依據中醫學五行學說、陰陽藏象,通過五音療法,以五音調式為基礎,結合五行對機體體格分類,參照五臟生理節律及特性,給予對應施樂,進而調節身心狀態[19]。音樂可引起心理及生理反應,《黃帝內經》云“角為木音通于肝,徵為火音通于心,宮為土音通于脾,商為金音通于肺,羽為水音通于腎。中醫五音療法則是把五音(角、徵、宮、商、羽)與機體五臟(肝、心、脾、肺、腎)和五志(怒、喜、思、憂、恐)相結合,通過不同調式音樂的聲波振蕩對機體的影響,優化其心理狀態”。五行理論認為,以怒為主,怒為肝志,五行屬“木”,而“悲”屬“金”,可勝怒;以思為主,思為脾志,五行屬“土”,而怒屬“木”,可勝思;以恐為主,恐為腎志,五行屬“水”,而思屬“土”,可勝恐;以喜為主,喜為心志,五行屬“火”,而恐屬“水”,可勝喜;以憂為主,憂為肺志,五行屬“金”,而喜屬“火”,可勝憂。本研究首次在初產婦中應用自由體位及五音療法,結果顯示研究組SAS 及SDS 分值低于對照組,分娩控制感分值高于對照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產程時間短于對照組,表明自由體位及五音療法聯合干預方案,利于緩解初產婦負性情緒,提升分娩控制感,利于縮短產程時間,降低剖宮產率(P<0.05)。分析其原因主要在于:(1)自由體位能結合初產婦舒適度及個人喜好選取適宜體位,活躍早期不斷協助初產婦變更體位,促使胎兒頭部旋轉下降,以此縮短產程;(2)五音療法可通過聽覺傳導作用于腦干網狀結構與大腦邊緣系統,于大腦皮質音樂處理中樞調節下影響個體心理狀態及生理功能,如減緩呼吸頻率及心率、降低交感神經系統興奮性、抑制下丘腦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生成、促進內啡肽合成,產生愉快感、放松機體。同時,五音療法通過相應樂曲使初產婦分娩時經歷音樂體驗,促使其將注意力自宮縮疼痛感轉移至音樂旋律上,利用五音樂曲和五臟對應來調節陰陽平衡,從而緩解其焦慮、抑郁情緒,減輕分娩疼痛,保證分娩順利進行[20]。
此外,產程延長可增加產后出血、會陰撕裂等發生風險,主要是因產程延長時胎先露可機械性壓迫盆底肌肉與神經,擴張時間較長,若該壓迫及擴張超出機體生理改變所能承受極限,則會引起盆底筋膜組織、神經、肌肉不可逆性損傷,進而影響盆底功能[21]。同時,第二產程延長者,其產后盆底功能通常存在不同程度肌纖維肌力損傷,且產程延長致使膀胱受壓,局部組織水腫、缺血、缺氧,還易增加排尿困難、壓力性尿失禁發生風險。而本研究中,產后研究組盆底功能優于對照組,會陰撕裂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均P<0.05),表明自由體位聯合五音療法,可顯著降低會陰撕裂、產后出血等發生風險,減少對盆底功能的損害。主要是因:(1)相較于傳統體位中因下腔靜脈及腹主動脈受子宮壓迫而影響回心血量及子宮動脈血流量,自由體位可在一定程度上糾正胎兒頭部位置異常,減少宮縮乏力的發生,縮短產程時間,加快產程,以此避免盆底功能遭受嚴重損傷。(2)焦慮等情緒可造成子宮不協調性收縮乏力,子宮收縮缺失對稱性及節律性,并出現胎先露下降緩慢、宮頸擴張、子宮頸痙攣,甚至可引起產程停滯。而五音療法能刺激大腦右半球邊緣管理感覺、情感、情緒的中樞系統,對情緒反應予以調節,從而緩解負性情緒,保證分娩順利進行,縮短產程時間,降低會陰撕裂等發生風險。
綜上所述,初產婦分娩過程中聯合應用五音療法及自由體位,可縮短產程時間,緩解負性情緒,改善分娩控制感,對盆底功能影響小,且利于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產婦干預滿意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