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桂香 高俊寬
(蘇州大學社會學院,江蘇蘇州 215123)
杜定友(1898-1967),1921年從菲律賓大學畢業學成歸國,獲文學學士、圖書館學學士和教育學學士學位。回國后陸續發表了多篇有關兒童及兒童圖書館的著述,也開創了20世紀20年代中國圖書館學研究的黃金時期。從杜先生回國后發表的圖書館學著述時間來看,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杜先生的圖書館學研究是從兒童圖書館開始的。
杜先生一生著作80多種,論文600多篇,著述數量在20世紀的中國圖書館學界無人可以望其項背。對杜先生著述的整理,始于1928年《杜定友先生十年來對于圕學之著述》[1]一文,收錄杜先生中英文著述66種,文后輯者感嘆我國在外國的留學生回國后總喜歡在政治上活動以期博得一官半職,杜先生回國后卻沒有半點這種思想,始終努力于圖書館事業,時過十年,言近百萬。1981年,張世泰先生整理的《杜定友有關圖書館學著述系年(解放前部分)》[2]在《廣東圖書館學刊》第4期發表,次年同刊第1期發表了《杜定友有關圖書館學著述系年(解放后部分)》[3]。1986年《杜定友部分著述統計》[4]一文統計從1921-1969年加上無年份的著作出版共75種。1987年4月,江蘇省圖書館學會出版《杜定友先生遺稿文選(初集)》[5],收錄了杜先生的治書生活、著書生活、中西兩杜、圖書資料分類法等四方面的內容。1988年,為了紀念杜先生誕辰90周年和逝世20周年,書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杜定友圖書館學論文選集》[6]一書,收錄論文32篇,主要涉及圖書館學、圖書分類法、圖書目錄、漢字排檢法、地方文獻和圖書館建筑等方面,書后附有《杜定友有關圖書館學著述系年》,著述的時間范圍為1921-1965年。2012年10月廣東教育出版社掃描原件影印出版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和中山大學圖書館合編的《杜定友文集》[7]22冊,第1-19冊收錄圖書114種,第20-22冊收錄文章326篇,文集后附錄兩個:一是《杜定友著述系年》,便于全面了解杜先生的著述情況;一是《杜定友研究目錄》,收錄截止2012年2月,便于全面了解過去有關杜先生研究的著述情況。
對杜先生著述的研究,始于1920年發表在菲律賓《教育周報》的《讀杜定友先生“心理學研究”書后》[8]一篇感想隨筆,表達了讀者對杜先生用白話翻譯《心理學研究》的謝意,感謝他在菲律賓留學期間介紹國外的新知識給當地讀者。1981年后對杜先生的研究逐漸增多,1987年中山圖書館匯編的《杜定友先生逝世二十周年紀念文集》[9]發行,收錄紀念杜先生的文章15篇,書后附有《杜定友著作目錄(1916-1966)》,共645種。1988年8月,《廣東圖書館學刊》出版《杜定友學術思想研討會論文集》[10],收錄論文10篇,分別從分類法、目錄學、地方文獻、漢字檢字法等方面探討了杜先生的學術思想。1998年,紀念杜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座談會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召開,與會者回憶了杜先生在漢字排檢、圖書館精神等方面的學術貢獻[11]。2002年北京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王子舟教授的博士論文《杜定友與中國圖書館學》[12],可以說是杜先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主要涉及圖書館之觀念、圖書館學基本要義、圖書分類學之貢獻、漢字排檢法之發明、地方文獻三論、杜定友圖書館學之特征等內容,書后附有《杜定友年譜初編》,篇幅約占全書的三分之一,可以全面了解杜先生一生的活動及著述情況。
對杜先生思想的研究就已發表的著述來看,截止目前主要集中于圖書館學理論、分類法、目錄學、漢字排檢法、地方文獻、圖書館學教育、圖書館事業等方面,涉及杜先生兒童圖書館思想的研究只有期刊論文3篇[13][14][15]。杜先生年少時有豐富的參與童子軍經歷,1917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其著的《童子軍日記》。1920年,在菲律賓華僑教育研究會成立大會演講《教授原理之改革:童子軍及圖書館與教育之關系》[16],就指出兒童學是教員亟應研究的科學,研究兒童的心理,注意兒童的興趣,因為興趣能引起“自動注意之能力”,圖書館的宗旨是養成兒童讀書之習慣。1921年杜先生回國后曾在廣州市民大學講授《兒童心理學》,10月下旬在廣州市立師范學校開設圖書管理科,旨在指導學生利用圖書以資參考及實習管理學校圖書館之方法,以備將來指導兒童用書[17]。中小學圖書館和兒童圖書館目的范圍各有不同,但都屬于兒童圖書館的范疇。本文以杜先生公開發表的兒童圖書館著述時間為序,從兒童圖書館、學校圖書館、小學圖書館、中學圖書館和兒童讀物等幾個方面展開論述。
1921年杜先生回國,同年8月在廣州市民大學講演《圖書館與市民教育》[18],在“市民圖書館之組織”附設第一個就是“兒童圖書館”,指出兒童心理需求與成人不同,市民圖書館附設兒童部,其內設童話書籍、通俗小說、玩具及兒童應用的書籍,設小桌椅,另有館員指導兒童閱書及講演故事,以養成讀書的習慣,其有功于兒童不淺。1926年,《兒童圖書館問題》[19]一文發表,杜先生從需要、組織、館長、選擇、出納、閱覽等6個方面論述了兒童圖書館的問題。兒童圖書館在圖書館學中已成為專門一科而且是最難的,因為兒童圖書館是一宗新事業,一切都沒基礎,沒有成例,所以處處要自己去創造、去試驗。現在是兒童的世紀,什么事都應該讓兒童居先。兒童時候基礎打得好,將來就有發展希望,我們都應該努力為兒童謀幸福。兒童圖書館館長館員,要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要懂得兒童心理、教育方法,對于兒童文學要有深切的研究,然后可以指導兒童的閱覽,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兒童圖書館有兩個目的,一是養成兒童的讀書習慣,第二養成兒童的圖書館的習慣。兒童圖書館在組織方面,一種是完全獨立的,一種是附設在公共圖書館的。兒童圖書館的辦事范圍以普及當地的兒童為目的,所辦的事業,除了圖書館館舍以內,還要伸張出去與家庭和社會機關聯絡,互謀兒童的幸福。兒童圖書館是初等教育的一部分,兒童圖書館偏重在閱覽的指導和圖書的選擇,主任或館長或館員以女子為宜。館長方面,責任很重,事務很繁,是兒童圖書館專家,對普通文學、兒童文學、兒童興趣、兒童心理、社會現狀、兒童的家庭境況等,都要了然于胸。兒童圖書館選擇書籍,要注意社會、兒童和書本等三個方面。兒童圖書館和社會關系極深,選擇圖書的時候,要為全社會著想。兒童用書要適應兒童的興趣,還要注意倫理和道德方面,兒童圖書館的書寧少而精。選擇書籍,不但要注意兒童的現在,還要注意兒童的未來。書籍的選擇要適合兒童的程度,也要注意體裁、印刷和裝訂。出納方面以寬恕為原則,寧愿圖書館略受損失,而不要誤了前途無限的小國民,不要拘泥小節,因小失大,出納規則不要過于限制。閱覽方面,兒童圖書館不但要使許多人來館閱覽,還要使他們切實得到閱覽的利益,閱覽指導至關重要,分別對于各個兒童、團體的兒童、與父母間的聯絡、與各種公共機關的聯絡、與一般成人的合作和引起他們的興味等5個方面總結了指導兒童閱覽的各種方法。1927年出版的《圖書館學概論》第30章談到“兒童圖書館”[20],認為兒童圖書館有獨立設立的必要,即使附設在學校或公共圖書館,管理和組織也要有分別。兒童圖書館的目的除前述的兩個,還要適應兒童的需求。兒童圖書館的管理完全建筑在兒童學的原理上,管理法中以圖書的選擇和閱覽的指導為最重要。
學校圖書館的范圍,在圖書館學名詞上,只限于中小學校[21]。1922年,《學校圖書館管理法》[22]一文發表,杜先生從圖書館與學校、學校圖書館的需要、辦法、書架桌椅、館長的責任、校閱與蓋印、登記、分類法、著者號碼、目錄學、書架單、標目、排書法、選書與買書、借出方法等15個方面討論了學校圖書館管理法。作者提出圖書館是做成完全教育的一份子,它所欲解決的問題就是學校所欲解決的問題。學生良好的讀書習慣,大多都靠圖書館員的指引和鼓勵而成的。學校與圖書館的關系愈切,教員和學生的成績愈佳,所以教育也愈進步了。一所學校,若要使兒童有充分的學識,自尋的機會,必要有各種參考的書籍和補助的書籍,學校圖書館的創設應在別的圖書館之先。辦法包括學校圖書館的宗旨、地位與館所及大小,館長的責任有管理、教練、化育和職業指導等4個方面。分類法根據杜威十類分法變更而來,分為總類、哲學、宗教、社會學、言語學、天然科學、實用科學、美術、文學、歷史地理等10大類。同年7月3日至8日,杜先生赴濟南參加中華教育改進社第一次年會,會議通過了由其提出的《呈請教育部推廣學校圖書館案》[23],理由有四:補助學校教育之不足、養成學生讀書習慣及自學能力、以應師生心理及生理的需要和增加學校中之共同生活,辦法是中等學校至少有千冊以上及經費百分之五。
1925年3月,中華書局出版其《學校教育指導法》[24],第五章“指導方法”論述到“指導學校圖書館”,內容涉及圖書指導員之權責10項和指導標準11項兩個方面的內容,具體來說圖書指導員的權責包括推廣圖書館事業、輔助各處圖書館建設之預備手續、助圖書館之設立、維持已成立之圖書館、匡輔及改良各圖書館之進行、聯絡各圖書館之共同動作、提高圖書館事業之標準及性質、提倡學校與圖書館之聯絡、促進圖書館對于社會事業之輔助、擴充圖書館事業等內容。同年7月,在中華圖書館協會與東南大學、中華職業教育社、江蘇省教育會合辦的暑期學校講授“學校圖書館”[25]。1927年的《圖書館學概論》第31章是“學校圖書館”[26],進一步強調了沒有圖書館的設備就不是完善的學校,學校圖書館要與學校教育同時并進。在管理方面須有獨立的經費,館舍要在全校的中心點。學校圖書館的書籍重在實用,無論中小學校的圖書館,都要有固定的職員擔任管理。1928年《學校圖書館學》[27]出版,在“例言”說明了出版此書的背景、目的及大致情況,明確適用范圍是小規模的中小學圖書館,內容包括圖書館學與教育、學校圖書館通論、圖書館學、兒童文學通論、圖書選擇法、圖書館的經營、購訂與登記、分類法、編目法、藏書法、出納法、參考法、閱覽指導法等13個方面。
1924年7月應河南省教育廳之約,杜先生為河南省第四屆小學教員暑期講習會主講《小學圖書館管理法》,編有出版《小學圖書館管理法大綱》[28],教授大綱包括圖書館通論、學校圖書館、圖書館之組織及設備、圖書館館員、圖書之選擇、圖書館購訂與登記、圖書館分類、圖書館編目、圖書館出納、圖書館典藏等內容,教授方法有演講、討論、實習、參觀等4種。同年9月,應上海廣肇公學之情,講授“小學圖書館利用法”。為了便于熱心小學教育者的參考,1926年發表《小學圖書館問題》[29]一文,認為小學圖書館是小學教育必要的,從組織管理、館舍設備、圖書經費等三個方面對小學圖書館問題進行了分析。認為管理圖書館至少要有圖書館專門學識或經驗方能從事,管理的人才由師范學校培養,師范學校中要有圖書館學科。組織管理人員要專任的,并畫了小學圖書館館舍的平面圖,圖文并茂介紹了館舍室中的設備包括目錄箱、書架、雜志架、窗口、開報架、地圖什物箱、辦公桌、展覽柜和閱覽桌椅的位置和擺放,提出圖書館的布置要清潔、整齊、雅致和安靜,對于閱者的精神上身體上衛生上處處要安適,學校圖書館要成為全校最優美最中心的地方方能稱為布置完善。以一個學校學生有200人為例,為一個稍微完備的小學圖書館的圖書經費方面列出了開辦費和經常費預算表,開辦費包括圖書費、設備費和用品費三項共1000元,經常費包括俸薪、圖書費和辦公費三項共876元。圖書辦公費要完全獨立,不能挪作他用。最后為小學圖書館按學科類別購買各類圖書編制了一份圖書經費百分比表,供學生課內參考及課外閱覽、教員研究和普通參考之用。
1925年,杜先生發表《中學圖書館的幾個問題》[30]一文,認為中學圖書館是學校中重要部分之一,從需要、館舍、經費、圖書選擇、指導閱覽、訓練、圖書教育、聯絡、館長等九個方面論述了中學圖書館的問題。需要方面,包括課程、教授、社會、心理、主義、職業等6個內容,中學課程大有包羅萬象之概,需要圖書館藏書做參考,要有圖書館提供充分的資料才能在課堂彼此討論,社會問題材料的來源由圖書館提供,中學生的意志欲望應該有發泄的地方,對各種主義的了解要通過圖書館圖書的參考,職業指導和圖書館有密切關系。館舍方面,中學圖書館最好在全校的中心地點,出入便利,便于師生閱書進出,大小與師生人數多少相關,設備以實用為依歸。經費的來源包括校款、省款、捐款等三部分,預算包括辦公費用、職員薪水等,至少要占全校預算的5%。圖書選擇要適合一般中學生的程度而且要適合各個的年齡和學力,圖書的選擇包括參考書、普通讀物、雜志等的選擇。指導閱覽是圖書館長最快意的事,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就是職業指導,對閱書人進行監督。中學圖書館的秩序,與學校的訓練、圖書館館長的人格本領、圖書館的設備、館中的衛生狀況空氣溫度、借書取書手續的繁簡難易、閱書人的擁擠等都有關系。圖書教育一要使學生立即應用所學利用現在的圖書館,二是備將來利用大學圖書館或公共圖書館而助其更深的研究。中學要和公共圖書館有充分的聯絡和合作,可以免去許多無謂的重復動作,中學圖書館可以是公共圖書館的分館,也可以對社會公開。中學圖書館的進行都在館長個人肩膀之上,館長除在圖書館學校畢業之外,最好有大學程度。對于圖書館學要有特別訓練和經驗,對中等教育的原理和組織課程等要明了。中學生有七八百人的,應該有圖書館專家一人專任館長。1928年,在廣東省立第二中學做《最低限度的中學圖書館》[31]的演講,指出中學生除了受學校教育之外,還須要受圖書館教育,學校的圖書館要師生合作而成的。最低限度的圖書館包括館舍設備、管理員、書籍、圖書館常識和經費等5個內容,書籍貴精不貴多。
杜先生的兒童讀物研究包括兒童讀物選擇法、兒童參考書、推薦書目等方面。1926年商務印書館出版《圖書選擇法》[32]一書,第四部分的內容“選擇圖書原理”基本都是針對兒童所寫,書中談到選擇圖書必先明其標準及原理,具體包括心理的(好奇性、模仿性、想象力、游戲性、匯集性、記憶力、興趣、破壞及建設性、尋獵性、奮斗性、個性本能、審美性、社交性、性態本能)、年齡的(幼稚期、童年期、青年期)、課程的(以時間為標準)、體裁的(實用、審美、字體、語體、用字、插圖)、環境的等五個方面。1932年,杜先生所著《新中華圖書管理學》[33]出版,第17課“圖書的選擇”第二部分要注意“兒童心理的需要”就是針對兒童讀物的,分別論述了小學生用書標準和中學生用書標準。1935年林斯德的《兒童讀物選擇法》[34]出版,杜先生為之作序,指出兒童讀物對于兒童身心之培養關系至巨,欲養成優良之兒童,要給予正當的讀物,以養成善良之習慣、廣博之智識以及優越之性情。
1928年,杜先生受邀在廣州學術演講會為全市的小學教員演講,鑒于1922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的第6期《中華教育界》“兒童用書研究號”專刊沒有兒童參考書的研究,發表了《兒童參考書研究》[35]一文,內容包括參考書的特點、范圍、選擇、指導法及兒童參考書書目等5個方面。認為兒童參考書具有增加常識、回答問題、偶然瀏覽、便于檢查、范圍廣闊、多藏于圖書館書等特點。參考書的范圍包括兩大類:普通的包括字典類、辭典類和叢書類3種,特殊的包括日用類、理科類、歷史類、地理類、博物類、衛生類、游藝類和文學類8種。參考書的選擇應該注意用字的深淺和字數,體裁是敘述的還是故事或游記的,格式的標點、章節和排列,印刷的外觀、字體大小和格式以及紙張,圖畫的簡單、解說和色彩。用書貴在指導,參考書指導的方法包括介紹、問答和舉例,介紹要注意書本、內容、編制和用法,并以《辭源》為例介紹了參考書的用法。最后兒童參考書目推薦了字典類9種、辭典類中外8種、叢書類6種、日用類中外9種、理科類中外6種、歷史類中外9種,地理類中外6種,博物類中外4種,衛生類中外3種,游藝類中外9種,文學類中外5種。
1931年趙傳家編輯《中學圖書館最低限度書目》[36],邀請杜先生作序并校訂書目。杜先生認為一個最低限度的書目是現在最迫切的需求,書目要隨時增刪,隨時改善。一方面適應讀者的需求,一方面可以提高讀者的程度,不要“一部通書看到老”。對于教員,要充分利用這個書目,以改善教材和教學方法。同年,針對學生認為“讀書問題”只是“讀教科書問題”,發表了《談談讀書問題》[37]一文,認為以現在學生應讀的書而論,最少有四種,分別是教科書、參考書、研究書和瀏覽書。學校以固定的課程,按步就班的教授方法,無論如何必不能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和實際的事業,所以要求讀書而能實用,要注意后三種的書。在學校讀書的時候,各方面的書都要看一點,不要只是埋頭于教科書之下,做分數和文憑的犧牲者。至于那種書讀多少和讀什么書,看各人的需求和時間而定。
通過系統研究杜先生的兒童圖書館著述,可以發現杜先生的兒童圖書館思想具有以下明顯的特點:
一是“愛國”。杜先生的愛國除了體現在對南海諸島史地資料等地方文獻的收集整理使用外,還體現在對日問題研究書目的整理推薦上。1928年五七之日廣州明達中學學生要參觀圖書館,校長囑杜先生準備關于日本之書籍以備參考,杜先生從館中現有圖書檢出關于日本之書籍若干種,認為讀之可以收“知彼知己,百戰百勝”之效,同時要切實做好研究工作[38]。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杜先生發表《對日問題研究書目》[39]和《“對日問題”研究方法》[40],前者收錄有關日本圖書60種并每本書附有簡介,后者提出了研究對日問題大綱,包括日本之研究、中日關系之研究、東北之研究、最近東北事件之研究等四個方面,文后附有《“對日問題”參考書目》,分別包括日本研究28種、東三省與滿蒙30種、中日關系25種、國恥史8種、軍事與看護29種、國際與外交64種、其他參考書27種。同年9月28日深夜杜先生在悲憤的情緒中為趙傳家編輯的《中學圖書館最低限度的書目》寫序[41],認為對于對日問題,應該喚起國人的注意,希望能把對日問題研究的書目附錄放在后面,以行千里,讓國民對日本有明確的了解,提出凡我國民都有研究對日問題之必要。趙傳家先生遵杜先生的意見,把杜先生輯錄的60種對日問題研究圖書書目并附有簡介放在此書的后面。
二是“愛人”。體現在對兒童的理解和熱愛,只有發自內心的對兒童的愛,才能真正做好兒童圖書館工作。1924年杜先生在《人生雜志》發表《我們對于兒童應有的觀念》[42],認為“兒童”二字含著無限的天真和無限的陽光,提出“沒有兒童便沒有家庭”“沒有兒童便沒有世界”的觀念,文后并附詩《可愛的兒童》一首,顯示出對兒童的真摯喜愛。同年在《人生雜志》三期連載《兒童底(的)歷史》[43][44][45],認為世界文化和兒童待遇成一個正比例,世界文明進步,兒童的地位也會提高。從習俗、迷信、經濟、無知等四個方面分析了兒童受人虐待的事實和原因,提出酷愛兒童的人要尊重兒童的生命,明了兒童的生活。父母越愛子女,就越加表示人類的光輝,越加顯示出人道主義的彩色。現在的兒童是將來國家的重要分子,社會的柱石,呼吁先生們父母們快快起來去幫助他。
三是“專業”。體現在對圖書館員的選擇和工作方面,要理論和實際相結合。設立圖書館而實收效果,則以聘請專門人才管理為上[46]。圖書館員的學識人格要和學校中的教員一樣平等,而且對于圖書館要有研究的興趣。即使沒有學過圖書館學,但是至少要將普通的圖書館學書籍瀏覽數種。去辦理完善的圖書館參觀過數處,而且具有改進圖書館的志向,這是小學圖書館管理員的資格最低限度。管理員的人數,學生教職員200人的小學圖書館至少有專任的管理員1人。但是無論人數怎么少,最好是專任的,不要分心外務[47]。兒童圖書館非有專門人才不堪勝任,兒童圖書館是專門的事業,現任兒童圖書館的人要從事研究[48]。中學的圖書館管理員,至少是個專任職員[49]。
回顧杜先生的兒童圖書館思想,對百年后今天的兒童圖書館事業建設發展具有重要的價值和啟示。進入新世紀的第三個10年,我國的兒童圖書館事業迎來了歷史上最好的發展時期。2010年兒童節前夕,國家圖書館設立了少年兒童圖書館。同年12月文化部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圖書館建設工作的意見》[50],要求從少兒圖書館建設、少兒圖書館服務體系、資源共建共享體系、閱讀指導和服務、隊伍的專業化水平、良好的社會氛圍等六個方面促進少兒圖書館事業的發展。2015年5月,教育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三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圖書館建設與應用工作的意見》[51],從總體要求包括重要意義、總體目標2項,重點任務包括推進基礎條件建設、確保館藏資源質量、規范館藏采購機制、不斷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發揮育人作用、帶動書香社會建設等8項,保障措施包括落實經費保障、強化隊伍建設、納入督導評估、加強組織領導等4項對中小學圖書館建設發展提出了要求。2018年5月教育部印發新的《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52],從體制與機構、圖書配備與館藏文獻信息建設、圖書館與文獻信息管理、應用與服務、條件與保障等規定為中小學圖書館發展提供了制度保障。2020年10月17日通過的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53],第四章“社會保護”和第五章“網絡保護”的多個條文提到“圖書館”。政策法律制度規定只有落實才能發揮應有的效力,就目前我國兒童圖書館事業發展的狀況看,公共圖書館系統的兒童圖書館要優于教育系統中小學圖書館的發展,中小學圖書館比之公共的兒童圖書館,其數量更多,普及性更廣。如何在新的時期促進中小學圖書館發展,杜定友先生的兒童圖書館思想可以給我們以很好的啟迪,如何有效地把愛國主義教育、立德樹人目標、未成年人網絡保護以及網絡素養教育融入中小學圖書館服務中去,未來中小學圖書館會有更大的作為和更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