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彬鋮
《財經郎眼》是廣東衛視與上海極視文化傳播公司推出的一檔聊天式新聞評論節目,播出至今已有10年。節目由王牧笛擔任主持,郎咸平任固定嘉賓主席,邀請財經媒體人、專家學者以及企業家擔當常任嘉賓,以三人聊天的方式實現經濟學“生活化”和“媒介化”。為了研究多人討論的財經節目主持如何平衡專業性與節目效果,本文主要對主持人王牧笛的主持特點進行分析,總結其話題把握、調節氣氛等方面的基本方法和效果。
財經評論節目因其專業領域的特殊性,如果話題引入過于專業,觀眾往往難以接受。因此,主持人需在話題引入時轉向公眾視角,必要時還可對范圍較大的話題作一定的切分,選取觀眾最熟悉的部分引入。以《財經郎眼》2021年第6期節目為例,該期節目的主要論題為新型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和消費心理,以及由此產生的文化和市場現象。主持人王牧笛在引入主題時,首先切分出年輕的“Z世代”消費群體,并選取“盲盒經濟”作為開場話題,向嘉賓提出了諸如“你們了解年輕人玩的盲盒是什么嗎”“盲盒到底怎么玩”等觀眾較為了解的問題,同時也提出了“為什么盲盒的市值能有這么高”的專業性問題,進而在觀眾的已知和未知之間架起橋梁。
在此基礎上,經濟類話題還需側重于與大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內容。以2021年第3期節目為例,該期節目以RCEP(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為話題,討論RCEP的發展前景。當專家分析政策利好后,王牧笛馬上拋出問題:“那么在實踐層面上,這個框架對于企業有怎樣的利好,對于我們身邊的小伙伴有怎樣的利好?”通過這一提問及時地將討論拉回到公眾視角,使大眾更易接受。
經濟類話題由于學派、角度、立場的不同,致使專家們面對同一個經濟現象時可能產生大量繁雜的觀點陳述,雖然自由的討論可以做到解析更加全面,但對于觀眾而言難免有些紛亂、難以理清頭緒,同時也會使節目主線不夠清晰。為此,主持人不妨預設一種傾向,讓嘉賓展開辯論。同樣以盲盒經濟的那期節目為例,王牧笛在討論前引用了新華社關于盲盒經濟的社評,指出了對于消費者賭博心理的擔憂,之后王牧笛給出了這樣的解讀:“文章落地,股價應聲落地。”如此預設了較為戲謔的批判立場,在具備一定傾向性的同時又不使主持人的態度過于鮮明,便于嘉賓在辯論中各抒己見。
由于一些經濟現象的成因可能較為復雜,如果任由討論無止境地深入則難免使觀眾無法繼續跟隨思考,此時主持人亦需消解話題深度。轉換討論范圍是該節目慣常使用的技巧,同樣以“Z世代”的那期節目為例,在現場嘉賓不斷深入挖掘老年群體的消費心理時,王牧笛拋出了“那我們現在從文化觀察切換到商業空間”的提議,及時將討論轉換到市場中企業的跟進情況上。
當節目主要圍繞一個新興的專有名詞展開時,主持人也會采取創造聯系的方式消解深度,使觀眾能夠和已知的財經知識進行聯動。以2021第4期節目為例,該期節目主要討論了“按需生產(C2M)”的議題。王牧笛在話題展開時首先拋出如“你們說這個C2M和以往的C2C、M2C、B2B等,這么多to有什么區別”的議題,之后再通過專家的解釋使觀眾易于接受。
與之類似的,將概念層面具體到現實層面也是財經節目主持人最常用、最適用的消解深度手段。按需生產的那期節目,在現場專家不斷討論該生產方式的定義時,王牧笛給出了“我們暫時擱置對概念的理解,先說說現在具體的實踐”的提議,使節目內容迅速落實到具體的案例分析上,避免了概念辨析的過度深入。
在對一些范圍較大的財經話題進行討論時,專家的解讀可能不夠凝練,又或者專家的舉例論證簡略,使觀眾難以把握主旨,此時主持人應補充和解釋專家觀點,使觀眾能夠理解和接受。以RCEP的節目為例,在專家解讀過去一年中國與美國及東盟的貿易變化后,王牧笛緊接著反問道:“就是失之美國,取之東盟嗎?”既通過反問的方式對專家的觀點作了總結,同時也使觀眾易于理解。同理,之后專家解讀企業發展時又提到了多邊主義,王牧笛解釋道:“多邊主義不僅是政治領域的概念,也適用于經貿領域”,及時補充觀眾可能存在的知識空白。
由于一些經濟類話題本身具有一定的爭議性,或者專家由于研究方向和領域有所不同,致使現場嘉賓面對部分議題時出現了觀點的沖突。雖然適當的觀點碰撞有利于節目效果,但主持人應對觀點的沖突加以把控,避免出現過于激烈的觀點交鋒。有時主持人可以采用轉換話題的方式,以“按需生產”話題的節目為例,在節目中現場專家對于按需生產的市場前景產生了不同觀點,這時王牧笛向看好按需生產的專家提出了“C2M就是私人定制嗎”的問題,在及時止住爭議的同時還將話題偏轉到觀眾關心的方向上,保證了節目效果。
由于財經類話題本身的專業性,為了使觀眾在觀看過程中不至于出現疲勞,主持人還應通過自身的巧思提升節目的趣味性。同樣以“按需生產”話題的那期節目為例,在專家分析生產流程的過程后,主持人王牧笛作了這樣的總結:“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個二手車App廣告,叫沒有中間商賺差價。”通過詼諧幽默的語言使觀眾會心一笑,同時也為專家的分析添加了生動的注解。
主持人也可將自身代入,講一些有意思的小故事。以2020年末關于暴雷企業話題的節目為例,專家總結如何在消費時防止損失時說:“即使辦了托尼老師的卡,也不能進蛋殼公寓的局。”王牧笛馬上接話道:“我不同意,托尼老師的卡也不能辦,我就辦過,后來不僅托尼老師沒了,連店都沒了”,引得現場嘉賓捧腹。當然,財經節目也可以采用一般談話節目里將嘉賓本人引入話題的方式增加趣味。以“Z世代”話題的節目為例,在專家們討論未來年輕消費群體的消費傾向時,王牧笛開了這樣的玩笑:“既然這樣我們也應該年輕化一些,教授您下次可以考慮穿紅西裝或者綠西裝上節目”,使得現場專家莞爾一笑,現場氣氛也從持續的緊張中緩和下來。
財經節目需要在公眾關注的熱點問題與行業發展的大背景研究間尋找平衡。《財經郎眼》的每期節目均有多位業內人士及專家做客,在專業性上力求完美,但在此基礎上,節目也對公眾關注的熱點給予了解讀。以RCEP為話題的節目為例,主持人王牧笛在發展前景的分析之余與專家討論為什么RCEP構想多年,但直到去年才簽署的問題,抓住了公眾的疑問并予以解惑。
由于一些經濟現象涉及多個專業領域,《財經郎眼》往往會邀請來自公司治理、資本投資、實業制造等多個領域的專家學者或業內人士。如何在這些專家間牽線搭橋,并使討論有看點顯然是主持人需要注意解決的問題。
主持人王牧笛善于在不同領域的專家間牽線搭橋。在“按需生產”為話題的節目中,當公司治理方面的專家分析互聯網巨頭為何“搶”工廠時,提到了資本流動,王牧笛馬上接話:“那快讓搞資本的說一說。”巧妙地將投資人嘉賓引入討論中。討論RCEP話題的那期節目邀請了外國友人、公司治理專家探討RCEP的發展前景,在外國友人分析外國視角下的RCEP前景之后,王牧笛馬上接口道:“確實兩個國家需要合作的平臺,因為和則利、斗則敗,那教授您來講一講從我國的角度應該怎么看?”通過簡單的承上啟下,兩位嘉賓的發言被巧妙地銜接起來。
節目在提供專家意見的基礎上,還需要主持人對專家意見進行簡單的剖析,使觀眾易于取舍。一般而言,從公眾立場出發進行評論是財經主持人慣用的方式。同樣以暴雷企業的話題節目為例,在公司治理專家對原油寶事件進行剖析和評點之后,主持人王牧笛作了這樣的總結:“確實對很多投資者來講,本以為是理財產品,結果還要倒賠錢,真是一場鬧劇。”在對專家意見進行肯定的同時,也對觀眾表達了情緒上的認同。同樣,在專家評點蛋殼公寓暴雷時,王牧笛也總結道:“你要的是一個溫暖的家,但他要的是你的貸款。”通過簡練的話語表達出節目的主要態度。
《財經郎眼》由于每期時長較長,涉及話題、領域較為龐雜,因此需要在結尾時作簡單的總結,使觀眾明確每期節目的主旨。總的來看,《財經郎眼》主持人王牧笛在每期結尾處的總結常常能做到條理清晰且通俗易懂。同樣以“按需生產”的節目為例,王牧笛在結尾總結時先以開場的一元商店故事后續作為鋪墊,然后又結合本期主旨講述了未來發展的例子,使總結通俗易懂。
《財經郎眼》的主持人以其大眾向的話題把握方式,在使節目效果突出的同時保證了節目內容的專業性,進而使觀眾精準獲取專業信息且易于接受節目內容;能巧妙地調控現場氣氛,既能產生一定的觀點交鋒又不至于破壞節目和諧的氛圍,同時也保證了節目的趣味性。目前,大眾對于財經知識的需求日益提升,財經節目主持人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專業知識素養,配合主持技巧靈活使用,以適應各類財經節目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