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Scroll新聞網1月28日文章,原題:中國是如何成功遏制新冠疫情的,世界能從中學習什么在新冠肺炎大流行中,將不同政治體制對立起來已變得司空見慣,但聲稱應忽略政治體制而專注于學習中國的政策是有問題的。中國的疫情隔離措施是一個重要范例。它成功地控制住疫情傳播,因為其遵循一種清晰明了的邏輯,并從根本上得到其體制的支撐。
武漢于去年1月23日突然“封城”。當地下令停運內部和進出該市的所有公共交通,但叫停交通的結果是政府必須提供替代選項。使市民停止流動后,政府轉向建造醫院并征用專門接收確診者的設施。武漢開始將“四類”人員——確診病例、疑似病例、無法明確排除的發熱患者和確診者的密切接觸者——從其他人中分離出來。第一類和后三類人員分別被送往定點醫療機構和集中隔離點分類救治。
同時實行的措施是限制這四類人員以外的所有人的流動。為促使人們遵守防疫規定,政府要求社區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在小區入口設置24小時檢查點,這些措施需要大規模動員。迅速組成的團隊為檢查點配備人員、運送物資并挨家挨戶詢問人們的流動和健康狀況。
同樣的邏輯目前正被應用于河北省非常不同的狀況。這種邏輯的三個核心因素是限制人員流動、規定的強制力與人們的普遍遵守,以及隔離任何有感染風險的人。但隔離政策正在演化。政府正為所有可能被感染的人建造大規模方艙隔離房。由于農村缺乏酒店等可征用的設施,當地從零開始新建隔離中心。
中國的防疫措施結合了人口分類、發現潛在感染者的強大能力、嚴格遵守規定和政府協調隔離場所,以及如何協調食物供給等各種事宜。這些方法主要依靠整個系統的動員,而中國公民在其中扮演著關鍵角色。▲
(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