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楊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空港中學 225235)
物理是將實驗作為基礎的一門學科,在物理教學時,學生物理學科實驗素養的培養,其對物理實驗的開展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學生通過物理實驗,不僅能仔細觀察相關物理現象,探索相應的物理規律,而且還能使學生更好的理解物理知識,從而學生分析與應用物理知識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新課改中對初中階段物理實驗的教學也提出新要求,其更提倡在實驗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能力的培養,強化學生在知識學習中的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并使學生的實踐操作與動手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時,物理教師可按照實驗要求與實驗目的,讓學生以此對實驗方案進行自主設計,并鼓勵學生從不同的方式、不同角度、不同途徑對實驗的解決方案進行多樣探索,并篩選出最佳的方案,注重實驗操作的優化,促使實驗效率得到有效提高.教師通過開放化教學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對物理實驗的方案進行自主設計,不僅有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而且還能使教師對于學生的束縛得到有效減少,防止學生的思維出現固定模式,對學生的思維形式與思路進行積極拓展,調動學生在實驗中積極思考,以此使學生勇于嘗試與創新.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還需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不能輕易的否定學生.在學生的想法與思路不正確的時候,物理教師需積極糾正與指導,讓學生積極的進行自主創新與探索.同時,實驗教學時,物理教師還需鼓勵學生勇于突破教材中關于實驗開展的束縛,對實驗器材實施開放,指導學生按照實驗目的及要求,對實驗實施設計,并用生活中常見的實驗器材進行替換.在開放的教學環境中,物理教師需大膽放手,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進行實驗,并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見解寫出實驗報告,以此對自己的實驗理念與思路進行陳述,展現出自己的實驗亮點,并對實驗當中不足的地方實施反思與總結.例如,在進行“聲音傳播”教學中,教師就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一個鬧鐘放到玻璃罩里面,在讓學生觀察此時的鬧鐘聲音.之后,教師利用一定的器材,將玻璃罩中的空氣慢慢抽走,再讓學生對這一過程中的聲音變化進行觀察.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就改變了傳統課堂沉悶的教學氛圍,使得整個課堂教學氛圍更加輕松、更加活躍.而學生在良好的課堂環境中,也會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中,對物理問題進行思考、進行探究,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初中物理實驗教學中,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按照物理教材中的內容、教材上的實驗方案和步驟開展實驗教學.在這種模式下,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嚴重制約了學生的思維發展,無法達到物理實驗教學的目的.基于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教師必須要鼓勵學生自主設計物理實驗方案、確定物理實驗步驟等,促使學生在開放性的物理實驗中,實現自身的全面發展.以“探究導體中電流與電壓的關系”實驗教學為例,教師在開展實驗教學的時候,就將帶有滑動變阻器的實驗連接圖展示在學生面前.之后,教師提出問題:“滑動變阻器在實驗中起到哪些作用?不同導體中的電流與電壓有什么關系?”接著,教師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分組開展實驗探究活動.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并未直接給出實驗方案,而是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商量的形式,共同設計物理實驗方案、明確實驗步驟等,最終促使學生在開放性的物理實驗探究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探究能力、創新能力,最終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主要是將抽象無法理解的知識直觀化,以便于學生理解.物理實驗作為對物理知識進行探究的過程,按照一個主題實施探索,在相應的空間中將事物變化的過程進行展現.因此,物理教師在具體實驗中,需設計科學的情境,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培養,并按照學生的具體學習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出相應的教學情境,以便于學生充分理解與掌握相關物理知識.例如,對《物體的沉浮條件與應用》實施教學時,物理教師可提前準備一盆水、泡沫、雞蛋開展實驗,具體實驗時,教師可引導學生把泡沫、雞蛋都放在水中,結果顯示泡沫浮于水面,雞蛋下沉,此時,教師可提問:“雞蛋為什么下沉,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通過情境的創設,不僅有助于學生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使學生主動的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并獲得準確的結論.通過物理實驗情境的合理創設,不僅可以使物理實驗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使學生充分掌握相關物理知識,并使學生實現良好發展.
新課改下,教師需注重教學方式的創新,學習方法的優化,以促使物理學科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高.因此,在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時,教師需注重合作探究的合理運用,學生經過合作探究,不僅可以使自身的表達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還能通過理論知識更好的解決世界問題,并使初中生形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因此,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時,教師需注重合作探究的教學法貫徹落實到課堂教學中,并注重合作探究的教學方法優勢的合理運用,以此使學生通過合作形成團隊協作的能力,通過探究實現學科素養的提高.例如,對《滑輪》實施教學時,教師可將動滑輪與定滑輪的作用演示給學生,并設置相應的問題:“使用這兩種滑輪有什么好處?”然后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幾個小組,引導其合作探究,對動滑輪與定滑輪的特點實施探究比較,讓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探究,最后獲得結論.除此之外,初中物理的實驗教學時,教師還可通過現代化信息技術,對實驗教學時無法清楚展現的物理現象,或者是有危險的實驗,通過多媒體中的聲音、圖片、視頻等,使物理知識實現形象化、直觀化,從而使學生高效理解與掌握物理知識.
在新課程標準中明確要求:初中物理教師在實驗教學中,必須要對其進行拓展,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進行課外小實驗、小制作,并在這一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等.同時,學生在小實驗、小制作的過程中,也進一步深化了物理理論知識,并激發了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例如,為了實現學生探究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后開展小實驗,引導學生將雞蛋自由落體運動.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學生給雞蛋裝了降落傘,有的學生給雞蛋放在一個裝有氣球的塑料瓶內,還有的學生給雞蛋穿上了泡沫外衣等,學生在這一小實驗過程中,顯著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契合學生興趣和生活的小實驗,小制作不僅能夠豐富學生的視野,也能夠增強學生的探索能力和物理知識轉化能力,將所學的物理知識進行綜合的應用,將學生的想法付諸于實踐,有效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提升學生創新能力.
綜上所述,實驗教學的順利實施對初中物理的教學有著重要影響.因此,物理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開放化教學環境的創設,讓學生對實驗方案進行自主設計,并通過實驗情境的創設,調動學生學習物理知識的興趣,并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實驗操作中,并通過合作探究的形式,對學生的觀察力與實踐力進行培養,從而使物理實驗的教學效率與質量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