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祥軍
(江蘇省常熟國際學校 215500)
新課標中明確要求需培育學生自身的自主學習力,因此,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需注重教學策略的調整,充分關注學生在物理課堂的主體地位,積極轉變課堂的教學方法,以促使學生的學習有效性得到有效.在物理課堂的具體教學中,因為學生存有的個體差異化,不同的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通常是不同的,這就使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也有所不同,雖然學習的是相同的知識,但其學習效果卻明顯不同.因為部分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能力相對較弱,無法跟得上課堂教學進度,并呈現出了厭學情緒.因此,想要使學生形成學習物理知識的自信,物理教師就需依據“漸進式”的教學模式,促進教學體系的優化,并與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相結合開展教學,從而使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漸進式教學主要是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開展的教學模式,其通常要求物理教師通過循序漸進的方式進行教學,并經過多種手段促進學生自身的學習能力提高.素質教育下,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轉變了基礎性教學模式,并實現教學理念的調整,以促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體現.但是,當前的教學模式還不完善,教師仍舊選擇傳統化教學方式,開展以師為本的課堂教學,雖然大多數學生都能很好的適應該教學模式,但其學習興趣與能力卻無法得到有效提高,也無法對物理知識進行主動探究.同時,還有部分學生因為其對于物理知識的認知相對較弱,當其面對的物理問題較為復雜的時候,就不知道該怎樣解決.而漸進式的教學開展后,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也出現了新的變革,物理教師可經過漸進式的教學,對學生實施引導,引導學生對各種物理知識實施探究,以促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升的同時,實現物理課堂的教學進度優化.對于漸進式教學而言,其通常對學生學習相關物理知識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其不僅能夠使學生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足,而且還能以循序漸進的引導,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與認知,并促使學生更好的解決相關物理問題.除此之外,漸進式的教學還需與學生的學習能力相結合,以此為基礎選擇對應的教學內容,從而使學生自身的學習效率得到明顯提高.
1.基于學生主體性的自主學習思維培養
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中實施漸進式教學,最重要的就是注重以人文本的課堂教育理念,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此為學生營造優異的學習環境,調動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學習興趣.而漸進式的運用,則是將學生作為中心,指導學生依據其具體學習能力開展高效率的物理學習.高中物理的傳統化教學當中,物理教師主要是運用講授法,也就是把全部的物理知識點以口頭講解的形式傳授給學生,這種狀況下,學生則長期位于被動學習的狀態,無法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形成濃厚的興趣.而漸進式的運用,則有效轉變了傳統化教學的弊端,其更注重促使學生主動的融入到物理課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在課堂的學習中大膽提問.與此同時,物理教師可將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作為出發點,強化和學生溝通交流,并進行物理情境的創設,從而使學生通過物理情境,對物理知識產生濃厚的探究興趣,并促使學生形成自學思維.
2.基于漸進式原則的知識逐步講解
初中物理的傳統化教學中,物理教師習慣了把全部知識點都經過口頭講解的方式傳授給學生,課堂的教學進度通常較快,這種狀況下,對于認知能力相對薄弱的學生就無法跟得上課堂的教學進度,并產生學習上的差異.而通過漸進式的教學開展,教師需準確把控漸進式的引導原則,在教學時,緩慢的講解知識,禁忌急于求成,而需依據中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對相關物理知識實施重點講解與拓展.當學生充分掌握相關教學內容后,教師再進行接下來的知識延伸,并進行下一步的知識講解.同時,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中,漸進引導的原則還要求教師能夠正確的分析物理教材中的內容,以問題的形式進行多元化引導,以促使學生形成相應的探究意識.在對物理知識進行講解中,大部分知識都需深入的了解,但由于課堂的時間相對有限,這就使學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掌握全部的知識,因此,物理教師就需注重重難點知識的篩選,并在物理課堂上實施集中講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得到顯著提高.
3.基于多媒體技術的探究興趣提高
初中物理的傳統化教學當中,更注重把講解的全部知識直觀灌輸給學生,這種教學模式通常過于枯燥乏味,且中學階段的物理知識相對較多,這就使學生只能夠被動的接受相關物理知識,并產生相應的抵觸心理.想要使該教學狀況得到有效改善,物理教師就需注重運用漸進式教學,指導學生通過漸進式學習,以多媒體技術作為輔助,促使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片或視頻呈現給學生,通過該教學法,不僅能實現教學內容的豐富,而且還能調動學生自身的學習興趣,并激發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深化學生對物理知識理解的同時,實現物理知識的學習難度降低.例如,在對“探索宇宙”開展教學時,物理教材上可展現給學生的內容通常極為有限,物理教師可運用多媒體技術搜集相關資料內容,呈現給學生,這不僅能夠使抽象的物理知識變得直觀生動,而且還能深化學生對宇宙的認識,從而使學生實現高效學習.
4.基于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實踐素養提高
物理知識都源自于實際生活,因此,在初中物理的教學中,將物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其不僅能增強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識,而且還能使學生把物理與實際生活相聯系,以促進物理知識應用性的提高.初中物理的傳統教學中,物理教師可依據教材的步驟開展物理實驗教學,而學生只是加以模仿,在遇到怕損害道具的實驗時,教師通常都不會讓學生操作,只是讓學生從旁觀察.這種狀況下,不僅會對學生自身的思考與判斷造成不利影響,而且還會影響到學生的實驗能力提高.而漸進式教學的運用,教師不僅需注重實驗教學的重要性,而且還需注重實驗內容的適當拓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物理實驗中,并經過實驗檢驗出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師在講解物理實驗的時候,需對實驗內容實施拓展,例如,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探究時,教師不僅需引導學生完成實驗,而且還需引導學生注重拓展與創新,讓學生通過紙遮住透視鏡,讓學生觀察光屏上的燭焰成像的情況.同時,在該過程中,學生可發表自身的看法,試著將相關物理知識添加至物理實驗中,以促使學生經過實驗,對物理知識具有更加完善的認知.
綜上所述,初中物理的課堂教學當中,需注重漸進式教學的運用,并與學生的具體學習能力相結合,促進教學方法的調整,并對學生進行引導,依據不同的學生設計相應的學習規劃,從而使學生選擇出與其相適應的物理知識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并充分掌握相關物理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