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軍
(山東省青島市即墨區山師實驗學校 266200)
初中數學的教學內容通常涉及到較多的領域,且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因此,有關教師在具體教學時,需注重多種方式的運用,以此使學生能夠深層次的理解相關知識點,并促進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能力提高.面對這種狀況數學教師就需加強對解題教學的重視.在對數學問題進行解答時,需與已知條件相結合求取問題的結果,但是,在大部分數學題中,并非是將全部的條件進行說明,對于隱藏于數學定義、概念當中的條件都被叫做隱含條件,在解題時,如果忽略隱含條件,就會出現解題困難的現象,結果也不準確,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解題教學時,需充分注重隱含條件的發掘在解題教學當中的價值,并指導學生充分掌握發掘隱含條件的技巧與方法,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解題習慣,以促使學生自身的解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初中數學的解題教學當中,思維通常在學生的解題以及學習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學生能否形成嚴謹的思維,通常會對其解題準確度造成直接影響.此時,數學教師可通過多元化方法,在解題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可通過隱含條件激發其認知沖突,促使學生雖然在無法解題的時候,仍舊能積極探究,讓學生對解題過程進行反復思考,以找出解題的突破口.對于隱含條件的發掘,其通常對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作用,且創新也屬于學生形成良好學習動力的關鍵,更屬于數學教學當中需達到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數學教師在解題教學當中,需注重隱含條件的發掘,以找出數學問題的解決新思路.除此之外,隱含條件在學生突破自身思維方面也有著積極價值,數學教師需著重培養學生自覺發掘以及探究隱含條件的習慣,促進學生思維的延展性以及深刻性的發展,從而為學生順利解題奠定夯實的基礎.
1.基于數學概念的隱含條件發掘
初中數學的解題教學當中,通常有許多的隱含條件都隱藏在數學的概念中,一般來說,隱含條件是相關數學概念成立且能夠運用的基礎性條件,因此,初中數學的解題教學當中,教師需指導學生對數學概念當中的隱含條件實施發掘與應用,以此對數學解題的準確性進行保證,并使解題錯誤的發生率得到有效降低.

在對該問題進行解答的時候,若忽視了隱含條件的發掘進行計算,其得出的結果通常為19,但會發現該答案是不對的,由于一元二次方程存有實數根,因此,該方程符合△≥0,且k存有相應的取值范圍,根據該隱含條件,再次進行計算,就能獲得正確的答案.
2.基于代數公式的隱含條件發掘
初中數學的體系通常包含了“數”與“式”兩個部分 ,其不僅是學習重點,而且還是中考中常見的考查點.初中數學的解題教學當中,數學教師通常會發現許多隱含條件都隱藏于公式當中,學生在具體解題的時候經常會忽略,從而造成其解答不正確,且計算的結果也不完整.因此,數學教師需引導學生通過代數公式發掘試題中的隱含條件,并促使學生更好的解決相關數學難題.
例如,已知(a2+b2)2-3(a2+b2)-10=0,此時,a2+b2的值為多少?
本題雖然是相對簡單的方程題,但學生在具體解題的時候,通常會忽視數學題當中存在的隱含條件,而直接通過換元法將a2+b2設為x,原先的方程就會變成x2-3x-10=0,再通過因式分解的方法,就能計算出x=-2或者是x=5的答案.實際上,這個答案是錯誤的,主要是因為代數式a2+b2具有只能為正數或者零,而不能為負數的條件,學生通過題目的閱讀,需依據該代數式,對解題方案及思路實施制定.基于此,學生解題的時候,選用換元法通常是正確的,需重新審視,排除x=-2的狀況,只能選擇x=5的結果,從而獲得正確的答案a2+b2=5.
根據上述數學題可明確發現,數學解題中,學生需注重數學公式當中隱含條件的發掘,以此對解題過程進行完善,并促使學生更好的解決難題.
3.基于關鍵詞的隱含條件發掘
初中數學的命題中所存有的隱含條件通常是無法找出的,學生在剛閱讀題目的時候,通常無法找到隱含條件,而通過多次閱讀以及認真分析,就能依據相應的理性思維,找到題目中的關鍵詞,就能通過語義發現數學題當中存有的隱含條件.基于此,數學教師在解題的時候,需引導學生耐心的閱讀,找出隱含條件的語句以及關鍵詞,并以此制定相應的解題方案,以實現高效解題.
例如,對二次函數進行教學時,數學教師可設計相應的問題:已知y=ax2+bx+c(a≠0)的圖象經過點(-1,7),并于x軸上,截取到長是3的線段,其圖象的對稱軸為x=1,求該二次函數解析式.
學生經過解讀以及分析,可知本題的關鍵語句為并于x軸上截取到長是3的線段,其圖象的對稱軸為x=1,并與二次函數圖像為軸對稱拋物線的二次函數性質,獲得隱含條件,二次函數的圖象與x軸的交點坐標是(-0.5,0)與(2.5,0).設解析式為y=a(x-2.5)(x+0.5),將點(-1,7)代入其中,也就是7=a(-1-2.5)(-1+0.5),由此解得a=4.由于對稱軸x=-b/2a=1,可得b=-2a,b=-8.因為|x2-x1|=3,(x2-x1)2=9,x1+x2=-b/a=2,x1x2=c/a,化簡之后可得:4c=-5a,因此,c=-5,從而得到解析式是:y=4x2-8x-5.
通過本類題型的解答,數學教師通過引導學生準確的抓住題目當中的關鍵詞或者語句,對其中的隱含條件實施發掘,并依據題目當中已有的條件,制定相應的解題方案,其不僅能夠使解題過程更加快捷以及簡便,而且還能使學生自身的思維能力得到明顯提高,從而使學生實現順利解題.
綜上所述,隱含條件屬于數學解題中極其常見的內容,在初中數學題的具體解題中,其作用也有著雙面性,一方面其會增加學生的解題難度,有時會使學生步入到解題的陷阱當中,另一方面其通常能夠使學生更好更快的找出解題的方法,并實現順利解題.因此,想要使隱含條件具備的應用價值得到充分發掘,數學教師就需強化對學生自身的思維培養,積極引導學生合理且科學的運用隱含條件,促進解題思路的優化,以促使學生形成科學解題的良好習慣的同時,通過迅速且準確的解題實現解題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從而使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得到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