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美玉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第一中學 225200)
遺傳作為生物課程中重要的學習內容,其內容通常出現在各種生物題型中,因此,在生物解題中,需注重生物和現實生活當中各種生命的關系,并找出其運行的規律,并掌握生命的內涵和價值,以促使學生學習與解決遺傳題時,能夠做到得心應手.近幾年,生物高考當中的遺傳類試題出現的頻率更是有增無減,這就從側面表明了遺傳題的有效解答對于學生學習遺傳題的重要性.在面對遺傳題當中的細胞核、細胞質等遺傳規律與細胞核遺傳當中的自由組合、基因分離的定律及伴性遺傳特點時,都需教師引導學生深入探究與學習.遺傳題的有效解決,通常需學生全方位的掌握相關基礎知識,以促使相關知識點實現有效融合與架構,并通過相關解題思路與方法,實現有效解題.
隨著教育改革的進一步深入,高中生物的遺傳類習題的分類逐漸明顯,學生在答題前,若可以對問題類型進行正確區分,就能實現解題效率與質量的提高.此時,就要求學生充分掌握生物教材的基礎知識,并從題干當中提取有效信息實施類型化區分,且在對習題進行練習時,需對遺傳類的生物題開展有意識地歸納與總結,以此使學生在對遺傳類的相關生物問題進行解答時,能夠準確的找出遺傳問題的解答切入點.例如,在生物的遺傳類問題當中,經常會對細胞核、細胞質、基因分離、自由組合、伴性遺傳等相關知識點進行考查,這個時候,就需學生能夠在生物題的題干中找到與解題相關的信息,以明確考查的內容屬于自由組合的定律,還是屬于分離定律,或者考查的內容屬于細胞質的遺傳,還是屬于細胞核的遺傳,并依據遺傳的類型不同,找出相應的解決技巧以及方法.另外,在遺傳類的生物試題當中,如果題干當中有等位基因相關的字眼,就能認定是對分離定律進行考查.如果題干中有非等為或非同源染色體等相關字眼,就能對其實施自由組合,此時,則是對自由組合的定律實施考查.同時,在對生物的遺傳問題實施解答時,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的定律位于題干當中的明顯區別就是存有幾對等位基因,如Aa則是等位基因,只會出現分離定律,若是AaBb則是兩對的等位基因,更可能出現自由組合的定律.細胞質的遺傳與細胞核的遺傳都能在生物題的題目當中找到,并通過題干相關信息開展科學分類,以促使學生在解題時更加思路明晰,并準確找出解題入手點.
學習是由淺至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一個過程,而生物作為對生命價值進行研究的一門學科,其更需關注本源性生物問題,并對其進行深入探究與鉆研.因此,在生物教學后,教師可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實施自我總結,并做好筆記,以促使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并在課后留下回顧與反思時間,當學生遇到不懂的問題時,則需教師多加交流與溝通.學生對于生物知識的學習與數學學科相同,都需學生具有嚴密思想,并對已知條件與出題規律實施判斷,通過用心感受促進學生課堂學習的綜合力提高.通過對生物知識進行循序漸進的學習,學生就能學會自身框架以及結構體系的構建,通過理解與記憶,實現高效訓練的目的.通過實驗現象存有的本質,對遺傳類試題出題規律進行掌握,“有中生無是顯性”“無中生有是隱性”則是最為基礎性的遺傳知識,并經過形象生動的圖像實現知識的理解與記憶.如圖1,就能清晰呈現出遺傳的規律,若正方形為男性,圓形為女性,而無顏色則表示隱性基因,有顏色則表示顯性基因,經過基因匹配如,就能牢記遺傳基因的顯現規律,從而對遺傳類試題做出靈活分析與判斷.
□ ○ ● ■
↓ ↓
■ ○
圖1
在對遺傳類問題實施基因型推導中,大部分學生都會覺得無從下手,并限制到學生的思維,此時,通過假設法的運用,則能實現試題的有效解決.首先,確定各自已覺得正確且還需加以證明的基因類型,把該基因類型應用在生物題解答中,并進行驗證,如果驗證為合理,表明假設成立,并實現基因類型相關問題的順利解決.例如,紅花香豌豆,其有2種不同的顯性基因,分別為A、B,只有二者同時出現,其開出的花才是紅色.當紅花豌豆與aaBb二者實施雜交后,其后代則有3/8的花呈紅色,這個時候,紅花豌豆所呈現的基因型是,本題在生物的遺傳的問題當中是較為基礎的,只有經過認真分析,才可以找出基因型,并將其運用于題干當中加以驗證,經過aaBb的基因型及3/8的數據,就能假設成基因型中包含了Bb,若出現了3/8,就需存在Aa,才以符合題干給出的條件,基于此,紅花紅色花的基因型就是AaBb.具體來說,許多的伴性遺傳過程中,都會用到假設法,其在顯性遺傳當中,如果女性顯示是正常,男性就會顯示為患病,其后代當中女性全患病的時候,男性就會顯示全正常,這個時候,就能經過假設法的運用,對伴性遺傳加以驗證.在生物的遺傳類相關試題實施解答時,通過假設法運用,不僅能實現順利解題,還能充分兼顧到多解情況的出現,以促使學生實現高效化解題.
生物的遺傳類問題解決當中,其最復雜的問題就是實施概率計算,生物知識的學習當中,需牢記教材當中的分離比例,并在練習當中多積累些性狀的分離比,以此對概率問題進行解決,以減少有關計算量,并實現問題解決的高效性,對于大部分遺傳類的題型而言,其通常會把形狀分離和相關基礎性知識進行結合考查.比如,基因型屬于YyRr個體自交,根據生物遺傳當中的自由組合,通常會出現各種類型的子代基因,其主要從間接的角度考查了形狀分離,如果YyRr屬于自交,則可按照完全顯性實際情況,就會出現四種表現型,其表現型比是9∶3∶3∶1,更需知道每種表現型當中有哪些類型,以此對生物遺傳的問題進行輕松應對,并對基因型與表現型的解題實際開展有效區分,在占比達到9的表現型中,其不同的基因型共有4種,而占比達到3的表現型,其不同的基因型共有2種,位于占比1的表現型,不同的基因型則有1種,經過棋盤法的合理運用,可以得出該題的答案一共有9種基因型.另外,在進行解題的時候,通常會遇到多種性狀分離比,如13∶3、9∶7、15∶1等各種狀況,教師可引導學生通過自由組合的定律實施分析,對各種現象出現的原因實施正確理解,并將其轉變成自己的知識,從而實現高效解題.
綜上所述,在對生物遺傳類試題進行解答時,學生不應畏懼,需積極思考、勇于計算,通過遺傳類試題解答經驗的積累,找出解題正確方法,以找出正確的解題思路與技巧,并加以積累、歸納與總結,通過假設法、棋盤法等各種解題方法對解題進行輔助,注重對于基礎類型的題型理解以及掌握,從而使學生的生物素養得以提高的同時,有效解決生物學科中的遺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