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 莉
(廣州圖書館,廣東廣州 510623)
《兒童權利公約》指出,游戲和娛樂是兒童的權利[1]。《公共圖書館宣言》指出,“激發兒童和青年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是公共圖書館其中一使命[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規定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應當設置少年兒童閱覽區域,根據少年兒童的特點配備相應的專業人員,開展面向少年兒童的閱讀指導和社會教育活動”[3]。近年來,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活動呈現百花齊放的良性局面,項目體系化、形式創新化,合作多元化、載體新穎化已成為兒童閱讀推廣的發展態勢。設立玩具圖書館或者開展玩具服務,成為多數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的趨同探索方向。
隨著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服務的深入,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效果在逐漸受到業界關注的同時,也有一些研究人員對玩具服務的若干問題進行了探討。由于玩具和圖書是截然不同的閱讀載體,如何實現兩者的有機結合又能有區別對待,在其發展歷程[4][5]、社會功能[6]、服務管理[7][8][9][10]、國外辦館經驗[11][12][13][14]、服務效能[15][16]等方面都產出了相當的研究成果,對于豐富玩具圖書館的有關理論,深化圖書館玩具服務的具體實踐,有著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玩具館與公共圖書館在運行機制、資源設置、管理規范等方面都有所區別,顯然,傳統文獻采選原則不適用于玩具采選,但兩者均以館藏建設為硬核,玩具資源是玩具服務最為核心的競爭力要素。2018年,宗何嬋瑞對廣州圖書館小河馬玩具館展開滿意度調查,分析了影響玩具服務質量的影響因素及其關聯度,結果表明,各項指標中平均值最低的3項依次是活動數量、玩具數量、玩具種類[17]。換言之,玩具作為玩具館最為核心競爭力的要素,也是較難達到滿意評價的要素,既是重中之重,又是服務建設的薄弱環節。束漫對圖書館玩具服務中的玩具分類展開研究[12]。陳雅除了對玩具編目展開研究以外,提出在玩具采選上仍以玩具銷售量為主要參考指標[18]。隨著我國玩具產業國際競爭力增強,出口迅速增長。2002年之后,我國玩具出口的國際市場占有率達到30%以上。據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統計顯示,我國已經成為世界玩具生產和出口第一大國[19],國內玩具市場也日益龐大,采選工作難度也變得越來越大。采選資源是建設特色資源的關鍵工作[20],以科學合理依據作為依托的采選機制,是強化玩具資源建設的關鍵手段。但圖書館界對玩具資源建設特別是采選策略仍缺乏考察,一個突出兒童服務對象、玩具服務特色、項目管理要求的玩具資源建設機制亟待建立。本文通過歸納現時公共圖書館的代表性玩具館資源建設現狀,分析玩具利用情況,以期為玩具資源建設工作提出相關建議。
圖書館玩具服務在我國公共圖書館中尚屬起步階段,有很多值得研究探索的問題,本文選取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的典型——廣州圖書館小河馬玩具館作為研究案例。小河馬玩具館自2014年元月開放,由外聘服務團隊負責運營,由館員負責統籌管理,致力為玩具資源注入閱讀意義的過程。在小河馬玩具館的開設給廣州地區公共圖書館的玩具圖書館建設搭起交流平臺,起到中心館的良好示范作用。小河馬玩具館現時配有玩具700多套,其中功能型玩具有523套,并在專項經費保障下,持續不斷豐富與更新玩具資源。現時玩具資源建設主要以安全標準、功能分類和年齡分級作為主要依據。
小河馬玩具館資源建設嚴格以相關指南為規范,例如:《玩具適用年齡判定指南》(GB/T 28022—2011)、《玩具填充物安全及衛生要求》(GB/T 30400—2013)、《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范》(GB 6675)、《電玩具安全》(GB 19865),歸納為以下要點:
(1)產品說明。標準認證(中國—玩具3C認證)、產品名稱、產品型號、適應年齡、材質組成、執行標準、維護保養方法、生產廠名稱、廠商地址、商標、安全警示語、產品合格證;(2)填充物標準。確保填充物安全衛生,任何部件都應當以縫合方式固定在玩具上,且填充類玩具不應含有金屬線;(3)配件規格。不準隨意設置紐扣、鈴鐺、項鏈、耳環等“小零件”;(4)無損聽力和視力。在正常玩耍情況下都不能產生高于138分貝的噪音,采選光電類玩具時須檢查光亮度會不會太刺眼;(5)玩具包裝。軟塑料袋厚度標準為0.038mm,以防止被兒童套住頭部或吸貼在面部鼻孔造成窒息的危險;(6)玩具材質。無利邊,須無毒性、無腐蝕性、無刺激性;(7)購買渠道。須選擇信譽度有保障的商家和選擇知名品牌;(8)易儲存性。玩具采選盡量要與部門儲存庫容相協調。另外,采選塑料類玩具時,玩具外觀面光滑過渡、噴涂均勻完整、不粗糙、無暗紋、亮斑,不能有局部堆積。不宜采選用口啟動的玩具,例如哨子等。
公共圖書館應采選具有教育功能,且有利于兒童發展的玩具資源。1983年美國教育家、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理論,智能是在某種社會或文化環境的價值標準下,個體用以解決自己遇到的真正難題或生產以及創造出有效產品所需要的能力[21]。智能分為8大類:語言智能、邏輯數學智能、音樂智能、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內省智能和自然智能。小河馬玩具館資源根據加德納的多元智能理論分成角色與交流、構建與空間、視覺與藝術、邏輯與數學以及自然與科學5類。
小河馬玩具館在年齡分級方面按照不同年齡段兒童的認知特點進行區分。3-5周歲學齡前兒童,宜采選色彩柔和,能激勵精細動作和一般技能的玩具,如:積木等建造類玩具、玩偶、拼裝類玩具,裝扮類玩具、場景模擬類玩具和難度適中的拼圖等;6-8周歲學齡初期,宜采選主題明顯、實物細節逼真、具挑戰性和思考性、能發展特殊技能的玩具,如:較為復雜的拼搭建造類玩具、場景模擬類玩偶、智能玩具、競技類玩具等。2016年,小河馬玩具館開拓親子感覺統合活動,填補了1-2歲嬰幼兒服務斷層。為配合活動,小河馬玩具館加強了該年齡段的適齡玩具資源建設,入藏了嬰幼兒適齡玩具將近80套。1-2周歲嬰幼兒,宜采選顏色明快鮮艷、圖案對比強烈、能激發基本認知和語言能力早期探索類玩具,如裝扮材料、大玩偶、短絨毛的填充動物、小型交通工具、簡單拼圖、形狀類玩具等。
與此同時,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多元化發展為玩具資源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計算機系統管理為探索玩具資源的使用規律提供了堅實的可行性,僅以安全標準、功能分類和年齡分級作為原則的資源建設辦法,顯然已無法滿足現時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的發展要求。通過分析玩具資源的利用情況,有利于玩具資源建設的進一步優化與完善,以確保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能在不斷優化中持續發展。
圖書館玩具服務應該構建專屬的科學服務體系,運用一般社會學理論和圖書館學理論指導實際工作,同時在實踐工作中歸納服務規律,不斷提升工作策略。2018年1月起,小河馬玩具館實現了玩具資源計算機系統管理,對玩具使用情況進行較為完整的記錄,結合對個別服務對象進行重點觀察,歸納玩具資源利用規律,以期對玩具資源建設提出新對策。
2018年1月開始,所有玩具并入圖創圖書管理系統,筆者從系統數據導出自2018-2019年連續玩具借閱數據。從總體結果來看,小河馬玩具館有21套玩具在2018-2019年被使用次數達到8次或以上。其中,角色與交流類、4-5歲的適齡玩具使用率最高,而視覺與藝術類、6-8歲適齡玩具使用率最低。
(1)在玩具類型上,角色與交流類占比超半數,原因在于兒童代入該類玩具游戲時,往往是在重復自己的生活日常,扮演生活中的各種角色,例如:在“魔幻廚房”扮演家庭烹飪的角色,在“動物園全家福”中重演參觀動物園的情景,兒童更易于從中產生共鳴,該類型玩具對認知程度沒有嚴苛的要求,對該類玩具用戶的使用偏好也沒有明顯的性別差異,無疑成為使用率最高類型玩具;邏輯與數學是小河馬玩具館使用率較低的玩具,該類玩具是以培養兒童綜合判斷、分析決定、數據采集利用、生活數字、尋找差異、邏輯判斷為目標的,學習性較強,娛樂功能較小。視覺與藝術類玩具使用率也偏低,主要因為敲擊樂器和創意美術為主,在使用過程中必然會產生有聲活動和藝術耗材使用,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打破傳統圖書館的安靜和限制玩具資源再生,不便于提供給兒童自由使用;(2)在年齡分級上,4-5歲的適齡玩具占比超半數,原因是4-5歲兒童是玩具館活動最大的參加群體;6-8歲的適齡玩具占比最小,這也契合了小河馬玩具館6-8歲活動參加率最低的現實情況,主要因為義務教育規定了學齡初期兒童主要學習時間是在學校,導致國際上公共圖書館也普遍面臨“7歲后消失的讀者”這一突出問題[22];(3)在難易程度上。難易程度分布均勻,容易的、一般的、較難程度的比例沒有顯著差異,對玩具難易程度的選擇上,主要與個體的認知程度和性格特征有關。
相應對策:玩具資源建設可考慮側重于以角色與交流類、4-5歲的適齡玩具為主,與此同時,應有意識地推廣邏輯與數學、視覺與藝術類玩具,避免兒童智能的單一化發展。采選使用率較低玩具類型時,可考慮增大數量減少種類,也就是一種玩具購買多套,足夠提供給同一場活動的所有兒童每人一套(小河馬玩具館每場活動接納6-10位兒童參與),用作以藝術主題的活動開展。
小河馬玩具館自2014年開館6年以來,共開展活動4958場次,51072人次參加,部分玩具在一定程度上出現了損壞,而具體的損壞情況在某種程度反映玩具使用的規律。小河馬玩具館于2020年初核查出20余套不同程度損壞的玩具,并對玩具功能分類、年齡分級和損壞情況等做了詳實記錄。從玩具功能上來看,角色與交流類占比最大,多表現為配件丟失或損壞,這結果也呼應了該類玩具的高使用率;從損壞情況出發,配件損壞、丟失占比最大,其次是接合位斷裂;從年齡分級出發,1-3歲年齡段玩具占比最大,這與該年齡段個體行為特征有關。
相應對策:在采選角色與交流類玩具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其質量控制和資源維護。盡可能采選完整性高的角色與交流類玩具,因若分散性配件眾多,在使用過程中很容易造成丟失。如確實需要購入多配件的套裝玩具,需要加購統一尺寸的塑料盒存放以避免因丟失配件而無法使用的風險。與此同時,由于玩具接合位斷裂也是常見的損壞形式,接合位一旦斷裂,玩具就會隨之失去使用價值,因此,在采選玩具的過程中,應盡量選擇活動型接合的玩具。
對玩具的興趣可以是自發的,也可以是被引導的。在親子自由活動中,館員會提前在桌面上放置10套不同類型的玩具,用于推薦給即將參加活動的親子家庭自由選用,但同時也允許親子家庭在目錄冊中另選一套玩具,并由工作人員進行登記后再領取。活動過程中,如果需要更換玩具,須整理好已有的玩具才允許更換,目的在于引導兒童興趣,同時尊重兒童的天性,建立秩序感。
筆者定期在小河馬玩具館活動現場觀察不同兒童對玩具的表現。據觀察,女孩無論處于哪個年齡段,都偏愛角色與交流類玩具,但年齡的差異對玩具類型的選擇上并無明顯影響,例如:1-8周歲的女孩都會偏愛洋娃娃或者過家家;而男孩總體偏愛構建與空間、自然與科學類玩具,且年齡的差異性對玩具類型的選擇上有著明顯的影響,5-8周歲的男孩偏愛構建與空間、自然與科學類玩具。而5周歲以下的男孩,更偏愛角色與交流、邏輯與數學類玩具,對自然與科學類玩具甚少觸及。另一方面,在對某套玩具的專注時間方面,女孩的年齡差異并沒有顯著體現,而男孩則不同,年齡段越高,對某套玩具的專注時間越長,甚至很多5-8歲的男孩,一場活動全程只專注于一套玩具。
相應對策:圖書館在采選角色與交流類玩具時,對年齡分級的考量可以相對放寬,而在采選構建與空間、自然與科學類玩具時,可偏向于采選低齡段的玩具。
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的形式和對象均呈多元化發展,經過對玩具功能構成,借閱情況、使用率最高、最低的資源等數據的考察,公共圖書館應結合公共圖書館事業的核心精神和發展趨勢,讓資源配置的發展步伐推動玩具服務的創新和深化,進一步體現公共圖書館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中的重要地位。
研究證明,參加玩具館的活動對兒童的閱讀行為會產生正向影響[23]。通過開展玩具活動,可以吸引兒童更頻繁地走進圖書館,更積極借閱各種書籍,并有效延長兒童的閱讀時長,優化兒童閱讀行為。玩具館活動不僅對文獻借閱量產生顯著的促進作用,也對其他閱讀活動產生推動作用。因此,玩具館是較好體現游戲閱讀理念的場所,可作為兒童走進公共圖書館的觸媒,以“玩具+圖書”為主題打造的圖書館特色服務平臺更適合兒童體驗閱讀,培養其圖書館意識。
在玩具資源建設中,與玩具的娛樂性功能相比較,應更側重其教育作用、社會意義以及對兒童閱讀能力的促進作用。對于公共圖書館玩具服務未來的發展,應重視與其他閱讀活動相結合,將玩具搭建滲透在其他活動中[24]。隨著繪本閱讀在我國的推廣應用,不少公共圖書館還以繪本閱讀為未成年人閱讀推廣的依托。玩具館活動可以充分利用繪本館藏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可利用的繪本作為活動的素材,采選更多能自由搭建的玩具,在活動過程中,通過繪本故事導入,以自我對故事獨一無二的理解,動手用玩具搭建故事中的人、物或場景,甚至扮演故事情節,提升兒童對繪本的鑒賞力和動手能力。所以,玩具資源是圖書資源的有效補充,圖書館應采選有助于推動書本閱讀的玩具。
柯平等認為,通過戰略規劃推動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是國際公共圖書館界的重要經驗,對于我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25]。李秋枝針對少兒特色文獻資源建設庫的問題指出,資源建設應通過規劃建設小組,制定近期和遠期的發展目標,對資源建設進行統一規劃,并制定與落實相應的規章制度[20]。縱觀玩具市場日益龐大,玩具品牌和類型均琳瑯滿目,既要保障資源建設質量和新穎性,又能體現圖書館服務特色和發揮資源的最大效能,制定科學合理的資源建設規劃十分必要。謝燕潔運用內容分析法對我國42家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中信息資源的進行建設定位、內容、目標值分析,揭示我國公共圖書館信息資源建設規劃的關注重點,部分結論同樣適用于玩具資源建設工作[26]。玩具資源建設規劃內容大致有以下幾點:(1)資源建設方式。包括:征集、采購、資源共建共享、交換、捐贈、讀者決策采購;(2)經費保障。玩具資源購置經費占總資源購置經費的比例、資源購置經費分配、資源購置經費每年持續增長等方面;(3)調查與評估機制。分為評估機制和調查反饋機制,其中評估機制包括評估制度、評估指標體系、第三方評估等;調查反饋機制包括用戶需求反饋、用戶行為收集與統計分析等。
小河馬玩具館更新玩具資源的任務由外聘專業團隊主導,他們通過玩具市場調研,結合經費預算確定入藏玩具的品種和數量。館員的專業性在資源建設中并未得到充分體現,這對圖書館玩具服務的專業化發展十分不利,必將使玩具服務的“圖書館”特色推向邊緣化,終將使圖書館玩具服務與館外的社會兒童娛樂培訓機構沒有本質區別。
馮莉提出,公共圖書館閱讀推廣館員須具備圖書資源知識,閱讀推廣館員應通識自身所推廣館藏的概況[27]。作為公共圖書館的新型服務,玩具館具有專業教育功能,因此需要配備相應的專業館員。公共圖書館可考慮以館員主導結合外包運營的方式共建玩具資源,外聘專業團隊負責玩具市場調研,館員則負責制定規范、監督實施、績效考核等,外聘專業團隊能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館員對玩具市場洞察力的不足。
但現時我國圖書館玩具服務專業館員非常少[16],因此圖書館一方面應加大對玩具設計、學前教育和兒童心理教育背景的人才招募力度,另一方面要重視現有館員的專業素質培養,定期開展專業學習。專業學習的內容應包括:(1)理論學習。組織館員參與理論學習,學習兒童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多元智能等一般社會學理論知識。(2)觀摩學習。由資深幼兒教育者開展活動,館員觀摩學習活動的設計、活動的組織技巧的技巧。(3)經驗交流。通過實踐及讀者反饋,總結經驗。館員只有全面了解玩具服務整體,才能有效為玩具資源建設提供決策。
在我國經濟發達地區,在有經費保障的情況下,公共圖書館為保障兒童游戲和娛樂權利創造新型陣地,實現玩具資源建設的不斷更新和優化。而經濟欠發達地區,經費得不到保障的公共圖書館,該如何尋求玩具資源建設的路徑,是值得探討的課題。
我國42家公共圖書館“十三五”規劃中,對信息資源的資源建設可以有共建共享的方式[26],這方式同樣適用于玩具資源建設工作。2013年,鄧超提出創建玩具資源共享平臺的想法[28],很值得公共圖書館借鑒。玩具資源共享平臺是基于兒童需求提出的,平臺中的玩具資源由第三方捐贈提供。隨著人民經濟生活水平提高,家長為了滿足兒童的需要買了各式各樣的玩具。一些對玩具也充滿了探索精神的玩具愛好者或教育愛好者,收藏了功能豐富的玩具不計其數。因此,第三方包括家中剩余豐富玩具資源的家庭以及各界關注兒童發展的愛心人士。圖書館以創建玩具資源共享平臺的方式,不但極大地減輕了政府財政壓力,以及為社會公眾減輕了公共文化生活的開支,有助于實現知識與教育的共享。第三方捐贈的玩具勢必種類繁多,功能也不盡相同,這樣不但可以滿足兒童多元發展需要,也可以吸引這方面的教育專家、兒童專家、玩具設計師等致力于兒童發展的社會力量走進圖書館共享玩具教育知識,給親子家庭提供良好的指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