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芳
加強媒體融合、加速傳統媒體轉型是大勢所趨。電視臺在此過程中,要貫徹先網后臺,打造專業級“全員媒體”,占據主陣地、掌握話語權,強化壯大主流思想輿論。作為縣級媒體,融媒體傳播轉型需要在人力、內容、宣傳等方面進行全面整合,向“資源通融、內容兼融、宣傳互融、利益共融”的新型媒體邁進。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自2019年以來,逐步推進移動優先的日常采編分工融合,并以2020年6月南海“兩會”召開為契機,進行了一次大軍團作戰的融媒體報道實踐。
電視臺的資源主要是四大塊:一是電視新聞;二是現場直播;三是微信公眾號;四是電視臺網站。以往報道“兩會”,電視臺都是策劃一組約10條左右的新聞報道,在電視屏幕和微信公眾號上刊播。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會對“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進行現場直播。但始終是以電視手段為主、以大屏為主陣地進行傳播,創新方式還是傳統的、常態的,傳播范圍受到局限。
進入2020年,市民獲取新聞、娛樂等信息的平臺愈加豐富,除了原有的微信、網站和微博,抖音、快手、西瓜等視頻平臺也吸引了大量年輕一代的關注。快手2020內容生態報告顯示,其國內月活用戶數突破4億。而抖音2020年3月在公開分享中透露,國內月活用戶數預計已經超過5億,全球月活更是超過8億。抖音代表著短視頻“中心化”的設計理念,提供精心挑選、有熱度的視頻;快手則體現“去中心化”,內容多與普通民眾有關。在用戶方面,抖音的主力人群是居于一二線城市的年輕人,視頻內容更具有創意和可看性。為了擴大傳播影響力,從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人民日報、新華社等中央媒體,到各地方媒體,都積極進駐熱門視頻平臺,逐漸培育了大量粉絲,傳播效果明顯。鑒于此,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作為一個縣區級媒體,2020年也培育了“看南海”“粵特搜”等四個抖音號、快手號和視頻號,拓展了傳播平臺。
2019年連續多年入選“世界500強企業”的中國聯通獲得5G商用牌照。5G的性能目標是高數據速率、減少延遲、節省能源、降低成本、提高系統容量和大規模設備連接,這將推動網絡和手機直播實現質的提升。同時,聯通合作公司的AR技術,其優越性體現在實現虛擬事物和真實環境的結合,讓真實世界和虛擬物體共存,可以讓受眾在現實世界中真實地感受模擬事物,增強使用的趣味性和互動性。一旦這兩項新技術與傳統媒體的內容生產結合,對傳播力和影響力都將是一次較大的飛躍。在融媒體時代,受眾尤其是年輕一代受眾,對信息關注的主要來源不再是“大屏幕、大平面”,他們更習慣使用手機和網絡瀏覽資訊。這個陣地如果傳統媒體不占領,那么其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和公信力都將大打折扣。在這樣的情況下,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決定從影響力最大的“兩會”直播入手,嘗試“電視+手機+5G+AR”直播模式,全面呈現這一市民最關注的大事。
對常規的“兩會”開幕式的報道,過去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基本上都是采用“新聞宣傳+現場直播”的方式。慣例是把整個宣傳工作分為大會開幕式、政府工作報告亮點、“兩院”報告、代表訪談和現場直播五大塊。人員分組包括新聞采編組和現場直播組。但是,2020年6月南海“兩會”的宣傳報道則復雜很多,多媒體、多種技術相配合,所調動的人員比以往翻了一倍。
以往的“兩會”報道,由新聞部、技術部和視頻工作室三個部門的人員組成。而這次的“兩會”報道增加了新媒體工作室和綜合保障部。在分工方面,既有現場直播、現場采訪,也有移動優先、現場小程序下載指引和后勤保障。采訪組的記者需要身兼兩職,除了現場的電視采訪,還要用手機拍照,寫簡短文字發給新媒體編輯部,第一時間推出最新信息;新媒體組的前方采訪則要求拍攝碎片化的短視頻,抓亮點、抓花絮,捕捉精彩語言,在現場用手機剪輯好,發回新媒體編輯部;現場直播組的人員則除了設置5個常規電視直播機位外,還需要兼顧兩個360度的AR攝像頭,同時把直播信號分發到電視大屏以及“觸電新聞”APP、“醒目視頻”APP和“南海電視”微信公眾號。技術組則在前期做好線路鋪設和信號保障工作。
2020年南海“兩會”融媒體矩陣宣傳的最大亮點是5G+AR。為了實現這一技術的落地,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與中國聯通簽訂了“戰略合作伙伴”協議,并由中國聯通省公司的技術人員到現場保障,調用了2臺360度的AR攝像頭和5G發射器,確保封閉的現場也有暢順的信號。這一新技術也是第一次運用到大型宣傳活動中。
由于這次的“兩會”報道由多工種、多部門、多崗位配合,所以需要做好2個預案,并設立強有力的調度指揮部。在實戰中,由分臺主要領導坐鎮指揮,下設5個副指揮。雖然電視臺的指揮中心還沒建設起來,但整體效果比較理想,未曾出現指揮不靈、采訪失位的情況。這次融媒體報道獲得了良好的傳播效果,新媒體直播2個小時,觀看人數達到20萬+,移動新媒體推文閱讀量達到11萬,電視直播和電視新聞收視率則維持在往年的水平。這一新穎的宣傳手法也得到了同行的高度認可,得到了市區兩級領導和人大代表的高度肯定。市民也感受到了新型傳播手段的獨特魅力,在他們的互動留言中,對傳統電視的轉型升級給予了一致好評。
這是一次融媒體報道的嘗試性實戰,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對縣級融媒體的改革和常態化運作具有重要意義。但是在實戰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需要不斷完善。
縣級融媒體建設的意義在于整合資源,努力建成主流輿論陣地、綜合服務平臺和社區服務樞紐。目前佛山市南海區有佛山電視臺南海分臺、佛山日報、珠江時報和佛山電臺924頻率等四個地方媒體。雖然各自宣傳平臺不同,但播放、播報、刊播的稿件雷同,且同一新聞事件往往多家媒體人員同時出動,極大地浪費了人力物力。因此,有效整合縣域內各種媒體資源非常必要,這些資源也包括各種政務自媒體以及商業自媒體。可借勢縣級融媒體中心的建設開展整合管理工作,實現協同發布,產生更大的傳播效果和聚焦效應。
融媒體指揮中心在全國各媒體陸續建立,類似于公安系統的110指揮中心,統一調度的優點凸顯。大屏幕指揮中心能夠把控全局、靈活調配。用先進的手段,包括準確定位記者的方位,對突發事件及時派記者到現場采訪,還可以隨時監測稿件的采寫編進度,檢測直播信號和延時情況,并向上級匯報輿情監控情況。
目前,不少地方臺尤其是縣級臺的融媒體報道僅限于重大活動,未實現常態化,這樣會產生幾個弊端:一是對新聞人員的練兵次數較少,導致操作生疏,甚至失誤。二是無法讓觀眾和市民有足夠的忠誠度,粉絲流失量大,流失速度快,難以保持持續的影響力。三是融合度不夠,形式上的融合并不是深度融合,媒體人的多媒介手段運用也不算真正的轉型,觀念、意識、手法都與新時代的宣傳需求存在差距。
傳統媒體的融媒體改革不僅需要體制機制的改革、員工思想觀念的轉變,也需要運用新的技術和傳播手段。既要與有實力的技術運營商合作,也要借助各種新媒體平臺。同時,要增加、購置最新的采寫編設備,并逐步從以前倚重的重裝備轉為靈活自如的輕裝備,以適應融媒體整合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