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麗娜
(江蘇省蘇州市工業園區第八中學 215125)
科技進步帶來社會發展,同時也給教育帶來了重大的機遇與挑戰,因此現代化的教育也必然要做出改革才能逐漸適應現代化的發展.作為初中化學教師,應當重視課堂教學改革,利用先進的課堂技術以及精心設計的教學方式來真正形成高效課堂并幫助學生迅速成長.學生在步入初三時,新接觸的科目便是化學,因此,教師應當讓學生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從而加深學生對于化學學科的興趣,并促進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在良好習慣以及興趣引導之下,才能真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形成有效教學.而傳統模式下的教學往往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性,執著強行灌輸學生知識,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教育的發展.因此,新時代的初中化學教師應當重視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創新教學模式,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并真正掌握所學化學知識.
課堂習題是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之一,對于學生的深入理解有著重要意義.學生在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之后,必須通過一定的習題訓練,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掌握已學知識并運用出來.因此,作為當代初中化學教師應當重視習題訓練過程,真正打破思維定式,巧用習題來培養學生逆向思維.
以初中化學第一單元“物質的變化和性質”為例,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幫助學生了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概念以及相關區別,同時能夠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能夠歸納、整理,并利用化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相關變化.首先教師準備好實驗器材并利用水沸騰的實驗來讓學生進行觀察.在學生觀察過程中,教師則引導學生描述實驗現象,從而得出結論即水沸騰無新物質生成.隨后教師則利用第二個實驗研磨硫酸銅塊狀固體進而得出結論即藍色塊狀固體研碎后成為藍色粉末因而無新物質生成.隨后教師則提問學生實驗一和實驗二的共同特征,從而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則沒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物理變化.在學生得到基礎理論知識之后,教師則利用相關習題來讓學生進行逆向思維推理,以此來促進學生逆向思維的發展.隨后,教師繼續為學生演示實驗三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溶液的反應以及實驗四大理石與稀鹽酸的反應.之后,教師繼續提問學生實驗三和四的共同特征,引導學生得出結論即有其他物質生成的變化,叫做化學變化.同樣,教師利用相關習題來讓學生進行逆向思維訓練,從而幫助學生理解相關化學知識.最后,教師選一個知識點來讓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反向推理該理論的得出,最后選派代表進行展示.教師要對小組展示成果進行適當評價,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本節課重點知識以此來鞏固學生已學知識點.
在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充分利用豐富實驗來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總結,同時來讓學生利用不同實驗進行對比分析從而得出結論.而在學生對于已知理論有一定了解之后,再讓學生利用習題進行反向推理,以此來幫助學生加深印象并促進思維發展.
良好積極的教學環境能夠讓學生迅速適應課堂教學氛圍,從而讓學生能夠融洽地進行學習.同時輕松積極的課堂氛圍,更能夠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課堂教學之中.因此,當代教師應當重視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打造輕松課堂氛圍,以此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進行學生逆向思維的培養.就是要讓學生真正享受課堂,成為課堂的主體,并在活躍的氛圍之中促進自身思維發展.
以初中化學第一單元“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為例,本節課教學目標主要讓學生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重要途徑,同時能夠讓學生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發現生活中探究的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首先,教師進入課堂,與學生進行相互介紹以此拉近師生關系,為接下來的教學活動做好準備.隨后,教師則拿出準備好的實驗器材并提出實驗主題為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隨后邀請相關學生到講臺上來進行展示,教師則在一旁進行指導.教師指導學生進行實驗,并引導學生思考實驗特點并得出結論.在實驗過程中,教師不斷鼓勵學生進行描述并引導學生大膽發言,讓學生能夠有一個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進行化學學習.教師在實驗反應前、反應中與反應后,都積極引導學生關注物質性質以及變化過程,讓學生能夠將注意力集中在實驗之中,從而促進學生思維發散.最后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得出實驗結論.在學生通過實驗得出化學結論之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評價,并利用逆向思維推理來書寫探究實驗報告.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所學知識,以此來查漏補缺,讓學生大膽質疑從而促進學生全面提高.
本次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在實驗過程之中邀請學生進行實驗展示,讓學生能夠在自己實際操作過程之中真正融入到課堂學習.同時,教師大力鼓勵學生進行研究探討,讓學生能夠在積極活躍的課堂氛圍里進行討論學習.
傳統的教學模式與教育理念對于初中教學來說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更難以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傳統教學僅限于傳授知識,課堂教學更是流于形式,而無法真正讓學生的思維得到啟發.而作為新時代的優秀初中化學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逐漸改變固有的教學思想,真正創新傳統教學模式,才能真正適應當代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發展.
以初中化學第二單元“我們周圍的空氣”為例,本次課堂教學目標主要讓學生了解空氣的主要成分,同時能夠讓學生初步認識純凈物、混合物的概念,并對物質進行分類,進一步來增強學生環保意識.首先,教師進入課堂并做好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的實驗準備,讓學生能夠通過具體實驗來探究空氣的組成.隨后學生便在教師的悉心指導之下進行實驗探究并書寫空氣組成和相關化學方程式.在學生實驗探究之后,引導學生進行實驗總結即拉瓦錫關于空氣組成的結論.隨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同時告訴學生實驗注意事項,讓學生在實驗過程之中仔細觀察并歸納現象.在使用過程中,教師適當提出問題,例如瓶內剩余氣體可能是什么氣體以此來激發學生思維發散.最后,學生在教師引導之下總結實驗結論.隨后教師讓學生探究空氣污染問題以及相關污染物的分類,以此來讓學生了解保護空氣的重要性并培養學生環保意識.最后教師帶領學生總結本節課重點學習知識并讓學生完成課后習題以此來鞏固已學知識.
本節課教學中,教師大量運用真實實驗來讓學生進行動手操作,并引導學生進行觀察研究,從而得出學習結論.利用具體實驗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思維的發展,更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一種改革.同時,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提問以及概括推理學習更是利于促進學生逆向思維發展,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
化學學科作為初中生進入初中階段新接觸的學科,教師應當重視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以及學生知識的理解.作為新時代的優秀初中化學教師應當重視初中化學學習,要真正讓學生從初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得到思維的啟發,從而培養學生逆向思維.其次,教師應當打破傳統思維定式巧用習題來促進學生思維發展,同時,應當重視課堂輕松氛圍的打造,讓學生能夠沉浸在積極的課堂里進行化學學習.最后,教師要轉變傳統教育思想,真正改革傳統教學模式,從而創新教學,形成新時代教學來提高學生逆向思維能力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