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永才
(江蘇省泰州市興化楚水初中 225700)
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展開核心素養的培養,其目的是促使學生掌握物理知識的基礎之上,形成良好的物理觀念、物理學習思維以及科學的學習態度與責任.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物理教學,能夠引導學生運用科學的角度去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進一步提高其問題的探究能力.與此同時,學生在進行問題探究時還可以真正的認識到物理這一學科的本質,從而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打造高效的物理課堂.
在初中物理教學的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教師很好地解決學生在進行知識學習時存在差異這一問題,在實際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依據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展開分層;之后,為各個層次設計出相對應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習方法,如此一來,學生便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接觸與自身水平相等的知識,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突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極其容易產生成績分化的現象,那么此時教師能夠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便可以很好地改善這一局面,不僅能夠滿足學生的持續發展,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態度.事實證明,教師在初中物理的教學時,應該有意識地完成教學觀念的創新,不再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通過采用更加靈活,更加先進的教學方式為學生進行物理知識的講解.在物理教材中所包含的大多數物理知識都是由一些偉大的科學家經過仔細的鉆研最終所得到的結果,正因如此,科學家們這一高尚的道德品質以及堅持不懈的研究精神正是這一階段學生需要學習的核心素養,與此同時,也是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條件.當學生在進行知識的學習時遇到哪些不懂的問題,教師需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解決方法以及態度,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學習觀念.事實證明,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能夠在潤物細無聲的模式之下,對學生展開物理核心素養的培養,促使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存在著堅持不懈的態度.
1.依據學生的綜合情況展開分層
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在進行知識學習時其思維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已經基本成熟,當教師在運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時,首先需要在教學之前對每一位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差異以及學習水平進行充分的了解,之后再對學生展開進一步的分層,在此過程之中,必須要保證學生在合作學習時能夠積極地發表自身的見解,共同完成物理知識的探究.
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依據教材中的相關內容來展開分層,比如說對于一些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分至基礎層;而一些需要教師進行引導來進行問題解決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分至中間層;那么剩下的便是學習能力較強、自主探究能力較高的學生,教師可以將其分至優秀層.教師在完成分層之后,首先要做的就是為不同層次的學生來挑選學習的內容以及學習的方法等等,與此同時,還應該注意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來對學生展開激勵,只有這樣才能夠促使不同階段的學生獲得良好的學習能力.采用分層教學的方法進行初中物理這一學科的教學,其目的是幫助學生獲得良好的物理學習成績,提高自身的知識理解能力,同時也需要避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兩極分化的不良現象.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隨時隨地的動態調整班級中學生的學習層次,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2.依據教學的內容展開分層
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核心素養的培養,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具體的需求以及探究能力進行分析,以便在共性目標的引導之下來將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分層,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確保每一層的內容都能夠呈現出階梯式的教學目標,如此一來,便能夠促使學生在循序漸進的過程之中逐漸提高自身的學習層次.比如說,對于優秀層的學生來說,教師在進行教學目標的設計時應該設定為最高層;對于中間層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要求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交流、探究以及反思的能力;而對于基礎層的學生來說,最為重要的就是對學生的探究意識以及探究能力進行培養,通過激發學生進行物理知識學習的興趣,促使學生積極地參與到對物理知識猜想和探究的過程之中.事實證明,在分層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合理的設計不同層次的教學難度,就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重力”這部分知識的學習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基本了解重力形成方面的相關知識,并且明確物體的質量能夠對重力產生的大小造成一定的影響;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探究對重力產生影響的因素;對于優秀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要求其明確重力的測量方法,并且具備一定的論證能力.
3.對物理的相關練習題目進行分層
當教師在對物理這一學科的相關練習題目進行分層時,必須要保證這些題目的設計具備一定的階梯性,并且要求學生依據自身的學習情況來自主選擇題目進行練習.在這一過程之中,教師能夠將練習的題目分為以下這三個層次,如基礎性、鍛煉型以及創新型,并且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分配不同階級的練習題目.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僅僅要求學生完成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鞏固即可;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將所學習到的內容應用到實際解題的過程中,從而深化學生的知識探究能力以及實踐操作能力;而對于優秀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具全面性的練習題目,在此過程中,不僅僅要對習題的難度進行一定的考慮,還需要確保題目的內容是在學生的學習水平這一范圍之內.
4.對物理的課后作業進行分層
教師在教學之后對學生進行輔導時,也需要對學生進行合理地分層,在此過程中,不僅要滿足學生的具體學習需求,還需要在此基礎之上,幫助基礎層次的學生完成知識的鞏固,從而奠定良好的基礎;幫助中間層次的學生全面的理解相關的物理知識;幫助優秀層次的學生完成學習空間的拓展,并且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來進行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比如說,教師在帶領學生進行《液體內部壓強》這一知識的課后輔導時,對于基礎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鼓勵學生以合作探究的形式來完成問題的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應要求學生積極的探索這一知識點中所包含的重點內容;對于中間層次的學生來說,教師需要鼓勵學生在課后輔導的過程中積極地發現問題,并且在實踐探究之后,對液體內部壓強所呈現出的變化規律進行歸納和總結;對于優秀層的學生來說,教師要做的就是幫助學生完成知識面的拓展,也就是說,學生不僅僅要對壓強深度的解決方法進行一定的掌握,還需要進行以下這一實驗的操作,如在封閉的容器之中將液體進行顛倒的放置,通過這一實驗的操作,來幫助學生真正地了解液體顛倒之前與之后所呈現出的不同狀況.
總而言之,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在初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采用分層教學的模式,首先要求教師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存在的差異進行有效地分析,之后在此基礎之上展開合理的分層,在完成分層之后,教師需要對每一個層次的學習內容、課后習題等等一些內容展開合理的設計,從而促使分層教學這一方法可以滿足各個階段學生在進行物理知識學習時的具體需求,以此來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物理學科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