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亞坤
2021年春節,各大衛視春晚節目輪番登場,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播出后,好評如潮,多次登上微博熱搜,甚至被《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點贊轉載。雖然該節目的時長只有五分多鐘,但傳遞出的意義卻十分豐富。觀眾從《唐宮夜宴》中感受到了唐朝舞蹈藝術的魅力,領略到了盛唐繁華的光景,節目中各種文物的穿插,也充分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底蘊。
傳播符號學奠基者皮爾斯提出了符號三分法,其中按照符號與對象的關系,符號可分為像似符、指示符與規約符①。筆者根據皮爾斯的符號三分法,將《唐宮夜宴》文本中的符號分為像似符、指示符與規約符三大類。
根據皮爾斯的描述,像似符可以被視為這樣一類符號:它們與指代的對象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這種相似性可以是視覺上的相似,也可以是感覺上的相似,如某些電影片段中對現實生活的再現等。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中運用了大量的像似符號。《唐宮夜宴》描述的是唐代樂師從準備到赴宴表演的整個過程,其中演員們的形象取自于唐三彩仕女陶俑的形象。
唐朝以胖為美,唐三彩仕女陶俑大多身材豐滿圓潤,為了深度還原唐代樂師形象,演員們都身穿塞著海綿的連體衣和唐三彩色樣的紗衣,嘴里塞滿棉花,使得腮幫鼓起,看起來憨態可掬。唐三彩仕女陶俑大多身著長裙,發型多為兩側垂髻,《唐宮夜宴》的演員們也穿上長至足底的裙子,以唐朝發飾裝扮自己,惟妙惟肖地還原了唐朝樂師的形象。唐朝的斜紅妝十分富有特點,唐朝女子們在眉尾處用胭脂勾勒出月牙的形狀,把眉毛畫得極細,額頭上畫以花鈿,看上去妝容較重,《唐宮夜宴》的演員們也采用了這種妝容,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為了使節目深度還原唐朝生活,提高觀眾的代入感,河南衛視還采用了5G和AR技術。5G擁有更大的信息空間,可以極大地提高信息傳輸速度,AR技術可以實現虛實結合,提高觀眾的沉浸感。技術的加持,使得節目對周圍環境的刻畫更加逼真,觀眾仿佛穿越到了唐朝。這些像似符號,在節目中起著情景還原的作用。
指示符與像似符不同。像似符與指代的對象之間高度相似,但是指示符與所指代的對象之間不必相似,但要有某種共同的品質,使得受眾在看到指示符后能聯想到它所指代的對象。正如皮爾斯曾指出的那樣:“指示符是這樣一種符號或再現,它能夠指稱它的對象,主要不是與其相似或類似,也不是因為它與那個符號偶然具有的某種一般性特征有聯系,而是因為它與那些把它當作符號的人的感覺或記憶有聯系。”②由此可見,指示符與它所指代的對象之間雖然也有一定的關聯性,但這種關聯性不似像似符那么直接,如某些廣告中背景符號的使用。在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中,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都屬于指示符。以婦好鸮尊為例,商朝的婦好是一位文武雙全的女將軍,她曾帶兵打仗,戰功累累,一生頗具傳奇色彩。商朝人十分推崇“鸮”,甚至將它視為克敵制勝的“戰神鳥”,婦好鸮尊體現了婦好傳奇的一生。婦好鸮尊就是一個指示符,觀眾在《唐宮夜宴》節目中看到婦好鸮尊時,若是知曉這段歷史,便會一下子聯想到為商朝立下汗馬功勞的這位女英雄,若是對這段歷史不甚了解,也明白婦好鸮尊是我國青銅器中的一件精品,是我國古代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象征。再如賈湖骨笛,賈湖骨笛出土于河南省賈湖遺址,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發現的最早的樂器,知情的觀眾在看到賈湖骨笛時,便會聯想到我國燦爛的音樂發展史。
規約符是依賴社會約定俗成的關系而存在的符號,符號的能指與所指之間沒有相對應的聯系,往往需要依靠解釋者的思維與指代物之間的聯系而進行解碼。由此可見,規約符與所指代的對象之間不具有理據性,需要靠社會的規約才能在符號和對象之間形成聯系,如康乃馨象征偉大的母愛、百合花象征百年好合等。
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運用了大量的紅色元素。紅色是一種極富感染力的顏色,在中國傳統觀念中,紅色象征著喜慶、熱鬧、幸福、熱情,而在西方則象征著暴力血腥。作為一檔春晚節目,《唐宮夜宴》中紅色元素的運用,營造出大年三十闔家歡樂的幸福氛圍。紅色與西方的象征意義之間沒有任何對應的關系,這種約定俗成的關系是中國特有的。
任何符號文本都有兩個展開向度,即組合軸和聚合軸。任何符號表意活動都在這個雙軸關系中展開,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也不例外。《唐宮夜宴》文本的建構,實際上是一種“雙軸操作”行為。
索緒爾首先提出了雙軸觀念,把聚合軸稱之為“想象關系”。聚合軸的概念是由后來的學者提出的。二十世紀五十年代,雅柯布森明確提出了聚合軸的功能,他將聚合軸稱為“選擇軸”,其主要功能是比較與選擇。河南衛視春晚節目《唐宮夜宴》是一個宣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節目。中國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理論上來說,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任何一個元素都可以作為主題被搬上春晚舞臺,但實際上并不是所有的傳統文化元素都能被春晚“為之所用”。該節目的主創之一陳琳編導指出,《唐宮夜宴》原名《唐傭》,其靈感來自于河南博物館的唐三彩樂舞傭的生動形象。一旦唐三彩樂舞傭的主題被選中,其他有可能被編導納入考慮的中國傳統文化元素便退居幕后,不會出現在《唐宮夜宴》節目中,如京劇臉譜、皮影戲等。因此,聚合軸上的其他成分是隱藏的。選擇了節目主題之后,還需要選擇某種表達形式來表現主題。春晚的節目形式多種多樣,有相聲、小品、歌舞、魔術等,《唐宮夜宴》是以歌舞形式呈現給觀眾的,因為歌舞的形式與唐三彩樂舞傭的形象聯系更為密切。在確定主題與表現形式之后,選擇哪種形象的演員,穿什么樣式的服裝,搭配什么樣的妝容等都是幾種可能的聚合段。
聚合軸的選擇有寬窄之分。相比于現代文化,中國傳統文化的聚合選擇層相對較窄。現代文化具有多元性,表達方式具有多樣性,聚合選擇層相對較寬,因此風格更為多變。相比之下,傳統文化是窄幅的,這就導致《唐宮夜宴》的節目風格十分突出,強烈的風格特色也是其迅速“圈粉”的一大原因。
雅柯布森指出,組合軸可稱為“結合軸”,其主要功能是鄰接和黏合。簡單來說,組合軸就是將符號連接在一起。相比于聚合軸的隱藏性,組合軸是顯性的。聚合是組合的背景,組合是聚合的投影。水平方向上符號的組合,能體現出符號文本的意義。《唐宮夜宴》將各種符號連接在一起,如演員的發飾、斜紅妝、舞蹈以及背景中出現的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符號組合在一起,突出節目意義。
唐朝的舞蹈藝術是中國歷史上的高峰,與此同時,舞蹈家的數量也達到頂峰。唐朝還設有“太樂署”,專門掌管宮廷及社會音樂舞蹈。眾所周知,唐朝是當時世界上最為鼎盛的國家之一,《唐宮夜宴》中富麗堂皇的宮殿出現在觀眾眼前,一下子就讓觀眾憶起了盛唐氣象。舞蹈與宮殿符號的組合,也讓觀眾回憶起唐朝的舞蹈藝術是多么繁榮。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輪番出現在觀眾眼前,這些文物符號的組合讓觀眾感受到中國古代青銅工藝的精湛,并驚嘆于中國的物質文明。
文本在建構時需要“雙軸操作”,觀眾在解讀《唐宮夜宴》文本時同樣需要進行“雙軸操作”。符號的鄰接黏合,給觀眾提供邏輯意義,讓觀眾明白《唐宮夜宴》在表達什么內容、傳達什么意義。若要對《唐宮夜宴》進行深層解讀,還需要明白隱藏的聚合軸系列是什么。
《唐宮夜宴》文本攜帶了大量社會約定和聯系,而這些社會約定和聯系并不直接顯現在《唐宮夜宴》文本中,只是被順便攜帶著。觀眾在解讀《唐宮夜宴》文本時,不僅會從文本本身解讀意義,還會從伴隨文本中解讀意義。
前文本是一個文化中先前的文本對此文本的生成產生的影響,常見的前文本有各種引文、典故、戲仿等。前文本是一個文本在其生成時受到的所有來自語境的壓力,是文本生成前所有文化文本組成的網絡。《唐宮夜宴》運用了各種文物符號,如婦好鸮尊、蓮鶴方壺、賈湖骨笛等,這些均屬于前文本。節目甚至不需要設計什么花哨的橋段,只需要將這些文物符號展現在觀眾眼前,就能將它們的意義附加于《唐宮夜宴》文本中。前文本具有強烈的指涉性,結合前文本,觀眾能更加準確地理解和接受《唐宮夜宴》文本的意義③。
評論文本,即關于文本的評論。《唐宮夜宴》文本傳達到觀眾那里之后,觀眾會對該文本做出評價,這些評價包括對河南衛視的評價、對《唐宮夜宴》文本內容的評價等。《唐宮夜宴》在網上好評如潮,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認可,甚至打破了觀眾對河南的刻板印象。《唐宮夜宴》也被大量網友轉發形成鏈文本,進一步擴大了它的到達范圍。這些評論文本、鏈文本會影響未觀看者對《唐宮夜宴》的解讀,影響未觀看者對《唐宮夜宴》的評價。
任何符號表意活動,都離不開“雙軸操作”。聚合軸的組成突出了《唐宮夜宴》文本的風格,組合軸的形成強調了《唐宮夜宴》文本的意義。觀眾在對《唐宮夜宴》文本進行解讀時,既會考慮聚合軸上的成分,也會考慮組合軸上的成分,同時還會考慮到伴隨文本。前文本能豐富《唐宮夜宴》文本的意義,鏈文本能擴大《唐宮夜宴》文本的到達范圍,評論文本能影響未觀看者的偏好,先入為主的觀點會影響觀眾對《唐宮夜宴》的評價。
注釋:
①趙星植.皮爾斯與傳播符號學[M].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67.
②[美]皮爾斯.皮爾斯:論符號[M].趙星植 譯.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14:56.
③陳美利.傳播符號學視域下中國征兵影視廣告的意義建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