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康力,黃 英,鐘 勇
珠海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節點城市,近年來,堅持高質量發展理念,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推進體育強市建設,打造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和濱海國際休閑旅游目的地,全市文化、旅游、體育活動蓬勃發展,為珠海奮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門戶樞紐、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和沿海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典范做出了積極貢獻。近年來紛紛承接并順利舉辦了諸多大型體育賽事,如珠海網球冠軍賽、珠海WTA超級精英賽、環粵港澳大灣區城市自行車挑戰賽、亞洲帆板錦標賽、亞洲風箏板錦標賽、橫琴國際馬拉松等,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會吸引國內和國外的頂尖職業運動員參加,明星效應加上群眾觀賞體育賽事的需求讓珠海往往會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
志愿服務是現代文明的結晶,是人們綜合素質的表達,志愿服務作為大型體育賽事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代表的是此賽事完善與否,決定了賽事的質量。志愿服務對和諧社會建設意義重大,它的價值內涵被社會認同和推崇,而且也解決了大型體育賽事過程中內在機制的缺陷。本選題結合珠海市大型體育賽事,以珠海市WTA超級精英賽為例,對珠海市大型體育賽事志愿服務模式進行具體分析,總結出目前尚存在哪些問題,根據參考國內外對于大型體育賽事志愿服務的文獻,提出可行的建議,以求對珠海以及我國未來大型體育賽事的舉辦和推動發展有所貢獻。
根據研究需要,通過查閱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圖書館和檢索中國知網有關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體育志愿者服務等方面的資料,確定本研究的切入點和研究方法,為本研究提供相關的基本理論支撐。
在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志愿部負責人的幫助下,向參加2019珠海WTA超級精英賽的賽事志愿者196人發放電子問卷,共回收問卷167份,回收率85.2%,有效問卷167份,有效率100%。
根據對電子問卷有效數據的統計與處理,結合文獻資料,在整體和宏觀上進行歸納、演繹與分析,使本研究具有縝密的思維和準確的結論。
珠海WTA(女子網球聯合會)超級精英賽(以下簡稱精英賽)是由中國網球協會和珠海市政府主辦,華發集團承辦,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運營的華南地區最精英的一站網球巡回賽事,是繼中國網球公開賽、上海大師賽和武漢網球公開賽之后,級別較高的女子網球賽事,也是繼WTA皇冠賽和超五巡回賽之后,WTA級別最高的賽事。每年年終排名9到19名的選手都將齊聚珠海,為全年的WTA賽事畫下完美句點。2019年賽事總獎金達到242萬美元,賽事單打冠軍可獲得700個積分。從2015到2019年,比賽在每年的10月底于珠海橫琴國際網球中心舉行,該中心用地面積約14.8萬平方米,一期含1個5000座的中心球場、1片1500座的1號球場、4片250座的比賽場、12片訓練場。
2018年精英賽賽事期間入場的總人數達到48792人次,日均上座率超過90.1%,決賽日高達99.26%;針對在珠三角及港澳地區,2018年對賽事的認知人數達到了3467.2萬人,認知度達到66%;全球賽事轉播覆蓋總人口數位2.72576582億,賽事轉播的總轉播時長超過1709小時,其中境外電視轉播超過1564小時,境內電視和網絡轉播超過145小時,通過各類媒體的轉播及報道總共獲得了8.21億美元的媒體價值;針對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觀眾,對賽事的滿意度為92%,超過9成。
精英賽志愿服務在組織上堅持 “黨政籌劃,企業發動,高校協助,廣泛參與” 的模式。在珠海市政府和共青團珠海市委員會的推動下,各高校學校團委協助,再落實到各個院系的團委,由隸屬于珠海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五大部門之一的綜合管理部下屬的志愿者部發動志愿者的組織與管理,由總經理助理直接負責,為公司全年運營賽事及活動招募賽期志愿者,做好宣傳、招募、培訓、管理及評估等相關工作。
珠海的大型體育賽事基本上都能看到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身影,如珠海WTA超級精英賽,珠海網球冠軍賽,橫琴馬拉松,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亞太區外卡賽,拉丁舞國際錦標賽,國際自行車賽珠海站等,該公司成立于2013年,隸屬于珠海華發集團有限公司,位于珠海橫琴自貿區。公司以自有國際一流體育場館為依托,構建了結合高端體育賽事運營管理、體育場館管理及租賃、專業體育培訓及活動組織承辦為一體的多元化發展格局,旨在打造南中國最大的體育運營平臺。
精英賽志愿者分為核心志愿者和賽期志愿者,28名核心志愿者主要是珠海本地合作高校來參與工作的,且工作期超過2個月,分布在公司的競賽管理部、宣傳推廣部、活動營銷部、商務開發部、票務管理部、綜合行政部、志愿者管理部、場館管理部和貴賓接待部等9個部門。賽期志愿者主要是珠海本地合作高校來參加工作的,工作期為賽期,一般提前3天至7天上崗的高校學生,分布在此次賽期志愿服務崗位體系的宣傳推廣(16人)、活動營銷(27人)、競賽管理(26人)、票務管理(67人)、場地管理(2人)、綜合管理1-業務拓展(25人)、綜合管理2(10人)、高管部(3人)、商務開發(7人)、財務管理(1人)、志愿者管理(2人)和機動(10人)等12個崗位類型中的51個崗位中。各用人部門的賽期志愿者負責人由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的1名正式員工擔任,主要負責競賽中的賽期志愿者管理工作,同時配備1名核心志愿者擔任志愿者協調員,主要協助賽期志愿者負責人完成賽期志愿者的日常工作安排、后勤保障、賽期志愿者每日考勤及評比等工作事宜。崗位人員由賽期志愿者擔任,主要是根據工作崗位職責完成好相應的工作任務。
從珠海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志愿者管理部給出的資料表1中,可以看出精英賽賽期志愿者共196人,其中珠海城市職業技術學院80人,北京理工大學珠海學院55人,暨南大學珠海校區34人,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15人,中山大學珠海校區10人,社會人士2人。統計發現,賽期志愿者有近99%是高校學生,只有1%的社會人員,說明賽事志愿者的主要來源是5所高校的學生。這是因為珠海高校資源豐富,大學生基數大,涉及專業范圍廣,大學生文化素質相對較高,具有極高的服務熱情和意愿,相互之間容易交流,便于集中管理,且在年齡、經驗等方面差異性小。志愿者管理部的負責人透露,該部門正在跟其余6所學校積極洽談,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高校加入進來。而相對時間穩定、經驗豐富的社會人員而言,高校學生由于不同學校和不同學年任務的影響,在志愿服務上缺乏可持續性,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精英賽的文化傳承,不利于志愿者骨干力量的培養。

表1 賽期志愿者學校分布(n=196)
從表2可以看出賽期志愿者中,專業分布較為全面和廣泛,文科、理科、工科與體育專業一應俱全,文科類專業129人,占總人數的77.25%,理科類專業10人,占總人數的5.99%,工科類專業2人,占總人數的1.2%,體育類專業1人,占總人數的0.6%,其他25人,占總人數的14.97%。精英賽運作系統比較龐雜,整個系統涉及到各個專業,這要求服務于各個部門的賽期志愿者要掌握各種必要的技能與專業知識。大學在各個專業領域都具備數量較多的專業人才,較高的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讓他們能夠符合體育比賽各種專業技術崗位的要求,也更容易熟悉和掌握所從事的志愿服務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和工作的流程,對賽事服務起到良好的支撐作用。因為賽期志愿者中女性文科多,所以文科專業人數129人最多,占總人數的77.25%。體育類專業1人,這在大型體育賽事中是很少見的,據了解珠海有四所高校都設有體育類專業,有著豐富的體育類專業資源。鑒于賽事的體育專業性較強,這類賽期志愿者的選擇可以更多的分配給體育類專業。通過華發體育志愿部得知,對賽期志愿者有英語要求的人數是85人,占總人數的50.9%,這是因為精英賽是國際型賽事,其中有很多運動員、觀眾是來自不同的國家,所以賽期志愿者需要擁有一定的英語能力。

表2 賽期志愿者專業分布(n=167)
參與精英賽的賽期志愿者中男性(表3)28人,占比16.77%,女性139人,占比83.23%,其中,29.94%的賽期志愿者先前有過志愿服務經歷,而70.06%的志愿者先前并沒有志愿者服務經歷(表4)。從性別結構上來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女性志愿者人數較多,而從志愿者部給出的資料顯示,要求為男性的崗位是34個,參與統計的男性28個,所以男性志愿者遠遠不夠,這說明女生提供志愿服務的熱情比男生高,她們在賽事服務方面更具親和力和愛心,這可能與男女性格差異、傳統社會角色不同以及志愿者服務的特點有關。50名志愿者先前有過志愿服務經歷,可以根據自己之前的工作經驗更好的服務他人,也能夠對無經驗的志愿者起到較好的 “傳幫帶” 作用,有利于賽事服務水平的提高。

表3 賽期志愿者性別分布(n=167)

表4 賽期志愿者服務經驗情況(n=167)
如表5所示,本研究將賽期志愿者不同的服務動機進行了歸納和具體化,大致將賽期志愿者服務動機劃分社會責任動機、自我發展動機和外部壓力動機三種,從具體動機的中選率來看,排名前4的賽期志愿服務參與動機(68.26%,56.89%,55.69%,52.69%)均為自我發展動機,表明大部分大學生志愿者思想覺悟較高,有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希望通過參與志愿服務活動發揮自身能力、增長知識與才干、更好的理解和幫助他人以及培育自身的團隊精神,這符合馬斯洛需求理論中自我實現的需求,即大學生希望通過有利于社會、有利于他人的行為來滿足自己的榮譽感,滿足自己的精神追求,體現自己的社會價值。外部壓力動機中,有51.5%的賽期志愿者是出于完成學業任務的目的參與此次志愿活動,大學生接觸社會機會較少,缺少參加課外大型活動實踐的機會,所以有的高校把精英賽作為實習、實訓或實踐周等課程教育的載體,為廣大學生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 “有機會見到運動員并觀看比賽” 也占了50.3%,說明大學生參與其中比較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希望通過參加志愿者活動觀看比賽,這是由于大學生能近距離觀看高水平網球賽的機會很少,而且他們沒有經濟來源去購買門票,所以希望通過參加志愿者的活動觀看自己喜歡的比賽。綜合來看,精英賽的賽期志愿者服務動機比較多元化,以自我發展動機為主,這種發展自身的動機可以使參與的大學生全身心的融入到賽事服務工作之中,在服務工作中鍛煉自己,盡職盡責,有利于賽事水平的提高。

表5 賽期志愿者服務動機(n=167,可多選)
賽期志愿者招募源渠道表6顯示,有62.87%的學生是通過學校組織的方式,參與到精英賽賽期志愿者服務行列之中;此外,還有12.57%、11.98%的賽期志愿者是通過朋友、同學和老師渠道參與到志愿服務之中。僅有4.19%和7.78%賽期志愿者是通過媒體及主動聯系主辦方參與的。表明華發體育志愿部的主要宣傳渠道是通過與學校合作的形式吸收賽期志愿者,高校里的團委、學生會、社團等組織的號召力非常強大,這種組織方式在管理志愿者時協調有力、指揮順暢、責任明晰,對素質較高的大學生群體針對性較強,有效擴大了賽期志愿者招募的專業性效果。

表6 賽期志愿者招募渠道分析(n=167)
從表7統計結果來看,在工作量分配方面,呈兩極分化狀態,有74人(44.31%)的賽期志愿者表示比較清閑,有大量時間休息,81人(48.5%)表示比較忙碌,但有時間休息,分別有2人和10人表示非常清閑基本參與不到志愿服務之中和幾乎沒有時間休息。過于清閑會使賽事志愿者缺乏參與感,不能夠滿足賽事志愿者的需要,過于勞累又會產生厭煩情緒,大多賽事志愿者最理想的工作強度傾向于 “比較忙碌,但有時間休息” ,說明精英賽在崗位人員分配方面還是不夠科學,崗位設置過于繁瑣,崗位定位不夠清晰,在崗狀態和時間的把握也不夠明確,造成了大量賽期志愿者比較清閑。在崗位滿意度中(表8),有91.01%的賽期志愿者對組織方的崗位安排表示滿意和比較滿意,同時也有15人表示一般和不太滿意。表明華發體育志愿部基本上能夠將賽期志愿服務崗位進行合理的安排,滿足了大多數賽期志愿者的需求,根據賽期志愿者不同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安排適當的工作崗位,從而讓學生賽期志愿者以極大的熱情去完成志愿工作。

表7 賽期志愿者的崗位工作量情況(n=167)

表8 賽期志愿者的崗位滿意度情況(n=167)
華發體育綜合管理-志愿者部對賽期志愿者進行約半天時間的通識培訓,內容主要包含:1)公司、平臺、集團簡介;2)核心賽事介紹;3)核心部門介紹;4);志愿者管理制度;5)網球基礎知識培;6)場館參觀及熟悉核心區域;7)通識知識考核。由于志愿者分布的崗位不同,肩負著不同的工作職責,其所需要具備的專業知識也不盡相同,因此管理者為各部門進行約一小時左右的部門培訓,除了強調通識培訓內容外,主要內容為:1)介紹本部門工作人員;2)賽期志愿者1分鐘介紹;3)工作中突發狀況舉例及應對措施;4)其他。最后是根據各自崗位分小組專業培訓半天時間,如商務助理的小組專業培訓內容有兩部分:第一,培訓內容:1)熟悉場院功能分布及中心球場分層功能區,熟記整個網球中心各個功能區位置;2)對服務用語、舉止進行規范;3)熟悉贊助商活動的內容及流程;4)各贊助商的品宣權益落實(logo、推文,各種出街印刷品,場內LED,廣告宣傳片,專訪活動等);5)商務攝影要求培訓。第二,日常工作:1)引導嘉賓進入相應位置區;2)提前與贊助商溝通,清楚商務部需要協助贊助商所做的工作,當天需到達現場協助工作人員;3)提前與贊助商溝通推文素材,初步校對推文內容;4)與商務攝影拍攝人員溝通全部需求和走場,收集商務攝影圖片并分類歸檔。培訓的方式分為 “三步走” ,前兩步以集中面授方式為主,所有賽期志愿者先集中通識培訓,再分配到各部門培訓。第三步以現場實踐操作方式為主,網絡培訓的遠程教育為輔,賽期志愿者最后到自己分配好的崗位小組去熟悉、實踐崗位內容。
為了了解賽期志愿者培訓內容在志愿者實際進行志愿服務工作過的重要性,進一步調整培訓重點。表9結果顯示,認為培訓內容有必要加強的,根據人數比例從高到低分別為:相關賽事知識79.64%,服務內容與要求67.66%,緊急事件處理66.47%,禮儀方面52.1%,英語方面48.5%,心理素質38.92%,文化教育33.53%。網球運動不夠普及,再加上通識培訓時間短,有關網球和賽事的信息不充分,志愿者對精英賽的相關知識了解的少。另外,大學生缺乏社會經驗,在面對突發事件時不能進行較好的判斷和處理,因為參與大型體育賽事志愿服務的機會少,在從事本次志愿服務時沒有任何經驗,對崗位工作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所以,在培訓過程中需要加大對相關賽事知識、服務內容與要求和緊急事件處理的相關培訓。英語,心理和文化教育排在后三位也在情理之中,因為賽期志愿者在高校都接受著較高的文化知識學習,心理素質培養,而且在多個崗位的賽期志愿者選拔時已經對英語這方面進行過一定的審核,這些也更多是日常的學習和積累,非一日之功,所以大多數志愿者認為這三方面的培訓在此不重要。

表9 賽期志愿者培訓內容必要性(n=167,可多選)
表10為賽期志愿者對賽事組織方激勵措施的滿意度調查,根據調查結果顯示,滿意以上的賽期志愿者有84.44%,說明大家對賽會激勵措施的滿意度還是比較高的,賽期志愿者對大會給予激勵措施的滿意度直接影響其參與志愿服務的熱情與服務效率。沒有補貼,但大會對賽期志愿者提供了多樣化的福利:1)頒發志愿者證書;2)官方統一服裝;3)人身意外傷害保險;4)現場工作餐;5)上下班大巴接送;6)與球星合照互動;7)參與二層平臺球員簽名會;8)給予紀念品購買特定折扣;9)贈與比賽門票;10)參與賽事嘉年華活動;11)輪崗期間可觀看比賽;12)雙打決賽后與冠軍合照和表彰活動;13)優秀志愿者評選;14)日常關心,團隊聚餐和下午茶等。尤其是有些福利是有參與要求的,這更加激發了賽期志愿者工作的努力性。從招募、培訓、上崗工作到最后的結束,雖然時間很短,但是賽期志愿者們收獲友誼,增長見識,增強自信心,提高工作能力,完善自我也可看作是給這些日夜辛勤服務的賽期志愿者們的激勵。據調查,在賽期志愿者服務管理過程中也出現了拿學分來 “捆綁” 學生參加非自愿活動,這種風氣完全違背了志愿精神。

表10 賽期志愿者對賽會激勵措施的滿意度(n=167)
除此之外賽期志愿者在服務期間出現問題,非常需要部門領導或賽事領導的支持。調查的167名賽期志愿者中有161人(96.41%)表示在賽會過程中,如果出現問題,有148人(88.62%)能通過微信或微信群,14人(8.38%)通過電話和5人(2.99%)通過對講機及時聯系到相關領導進行溝通。而且有148人表示領導是會聽取或部分聽取賽事志愿者對賽會志愿者工作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從表11中可以看出,華發體育給賽期志愿者提供的保障措施滿意度中,出現問題時給予的支持情況滿意以上的占比為89.82%,滿意度最高,這說明在賽期志愿者服務的過程當中明確的問題解決機制運行流暢。組織方提供的班車接送服務、人身意外傷害險、服裝供給以及等方面也有著較高的滿意度,滿意以上的賽期志愿者分別占88.02%、88.02%、86.33%。但是在給志愿者的餐飲和住宿條件上,并沒有有得到廣大賽期志愿者的認可,滿意度僅為32.34%和64.07%,而且從賽期志愿者對志愿者管理方面的意見中,對餐飲供給意見也很大,較差的吃住條件不利于志愿者服務積極性的提高。

表11 賽期志愿者對組織方提供保障的滿意度情況(n=167)
從表12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有50.3%的志愿者了解賽事主辦方的考評制度,有49.7%的志愿者表示不知道、認為沒有考評制度。這表明精英賽事主辦方對賽期志愿者的考評方面做的稍有欠缺,賽會只對核心志愿者有著明確的雙向評估體系,對人數眾多的賽期志愿者的考核只是一些考勤,上班時間,請病假和不予發放志愿者證書的要求和規定。最終的評價考核是崗位小組限額推薦優秀志愿者,主要是讓志愿者團隊以及個人進行評價,讓志愿者服務的對象來評價和志愿者組織者進行評價的方式進行,但整個實施過程較為混亂,沒有針對性,沒有明確的考評體系。

表12 賽期志愿者對評價體系的感知(n=167)
大學生參與到精英賽可以豐富閱歷和人生經驗。據表13統計,賽期志愿者在參與活動中的收獲頗多且都能達成共識,沒有明顯的指向性偏重,有:增強了自信心、積累了經驗73.65%,擴展了自己的社會圏子,結交很多朋友70.06%,對社會團體以及志愿者服務增強了認識69.46%,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62.87%,提高了自身素質,實現了自我完善59.88%,說明大型體育賽事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鍛煉是比較全面有效的。

表13 賽期志愿者參與活動中的收獲(n=167,可多選)
在賽期志愿服務期間,從大學生角色直接轉變成賽期志愿者,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不足。表14中有77名(46.11%)賽期志愿者對精英賽知識了解缺乏,這是一個要重視的問題,對精英賽知識缺乏了解,勢必會影響工作的歸屬感和效率;有73人(43.71%)在工作中交流存在一定問題,比賽時賽程緊湊、事情繁雜、語言不通都會成為交流的阻礙;處理突發事件的經歷和經驗不足導致了58名(34.73%)志愿者對意外事件的處理能力不足;在比賽期間,賽期志愿者早出晚歸,滿負荷工作,不可避免的出現工作狀態不夠好的情況,但是這一部分人不是很多,只有19名(11.38%)志愿者;賽期中每天的工作很忙,有11名(6.59%)志愿者會因為疲勞、功課等而出先遲到、缺席等問題;除此以外,還有14名(8.38%)志愿者選擇了 “其他” ,其中大部分認為自己在志愿服務過程中沒有問題,還有2位是崗位所需要的專業知識不夠了解。

表14 賽期志愿者賽時存在的問題或不足(n=167,可多選)
1.精英賽志愿者的組織是在珠海市政府和共青團珠海市委員會的推動下,各高校學校團委協助,再落實到各個院系的團委,由隸屬于珠海華發體育運營管理有限公司五大部門之一的綜合管理部下屬的志愿者部發動志愿者的組織與管理,分為核心志愿者和賽期志愿者。
2.精英賽賽事志愿者有極少的社會人士參與,主要來源是高校學生,專業分布較為廣泛,但體育類專業人數較少,個別崗位對英語有要求。從性別結構上來看,男女比例嚴重失調,僅三分之一的賽期志愿者先前有過志愿服務經歷。賽期志愿者服務動機主要為自我發展動機,而社會責任動機較弱。
3.賽期志愿者招募主要是通過學校組織的方式,崗位滿意度高,但崗位工作量的分布呈不科學的兩極分化狀態;培訓時間比較短,方式以集中面授方式為主,網絡培訓的遠程教育為輔。相關賽事知識、服務內容與要求、緊急事件處理、禮儀方面是需要在下一步的培訓中加強的。
4.大會對賽期志愿者提供了多樣化的激勵措施和后勤保障,且滿意度高。對賽期志愿者的考評方面做的稍顯倉促。賽期志愿者在參與服務活動中的收獲頗多,且沒有明顯的指向性偏重,但也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或不足。
1.建立珠海大型體育賽事志愿服務長效機制,提高社會參與程度
珠海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都是為了某一大型賽事,臨時在賽前從散亂無序的各高校申請者中挑選,這樣必然會產生一些內部與外部沖突,且從調查中得知,珠海各高校對日益頻繁的體育賽事活動的熱情已經呈現疲態。所以有必要政府牽頭,企業、高校聯合,成立專門的體育賽事志愿者協會,立足高校,面向社會吸納人才和經驗,培養一只專業化的體育志愿者服務隊伍,這對于提高志愿服務質量,體現珠海與賽事的形象具有重要意義。
2.完善珠海市大型體育賽事志愿者管理體制
充分利用珠海市高校和社會等組織招募方式,加大對體育類專業學生的利用,科學招募選拔志愿者,明確志愿者崗位,科學布崗,加強社會化動員招募。完善志愿者培訓體系,增加培訓時間,細化培訓內容,實地評估培訓效果。除了賽事本身及物質獎勵,要多給予志愿者所在高?;騿挝?、大賽組委會、社會(媒體)、政府組織的獎勵認可,規范志愿者的表彰和獎勵,完善志愿活動的認證機制。加強法律、精神與物質的保障力度,完善保障體系。
3.增強志愿者的社會責任動機培養,提升價值觀
將志愿者的社會責任感和價值觀作為賽事志愿者選拔考核之一。從賽會圓滿舉辦的角度分析,則應從根源上杜絕社會責任感低、價值觀不正的志愿者加入到賽事中,從而保證志愿服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