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維,郭太瑋
2019世界羽聯總決賽于北京時間2019年12月15在中國廣州舉辦,印尼選手金廷,打法是經典的搶網進攻,步伐流暢,發力集中,進攻下壓兇狠,出球角度刁鉆,打法極具觀賞性;桃田賢斗作為日本羽毛球男單代表人物,他是羽毛球史上第一個一年獲得11個公開賽冠軍的運動員(打破了李宗偉此前1年10冠的記錄),也是史上第一個年終積分達11萬的運動員,他網前技術出色、防守能力優秀的同時,后場技術的運用組合變化豐富,能夠充分地調動對手。羽毛球比賽是控制與反控制的過程,控制自身失誤,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對抗對手短板,是制勝的關鍵。當今世界羽毛球單打運動員個性化打法越來越突出,在激烈比賽中對運動員所具備的體能、心理、技戰術要求越來越高。本文從不同角度,對兩名運動員具有差異性的發接發技術、后場技術及主動得失分進行比較分析,尋找各自的優勢與不足,并為運動員的針對化訓練及比賽提供參考依據。
以桃田賢斗和金廷在2019世界羽聯總決賽男單決賽中的技戰術應用為研究對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世界羽毛球聯合會(BWF)官方網站,收集整理本場比賽相關的數據與資料,為本文研究提供理論支持。
1.2.2 觀察統計法
通過騰訊視頻,觀看了2019世界羽聯總決賽男子單打決賽錄播,必要時進行慢動作回放,并對本場比賽中運動員各項技術的使用進行了全面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1.2.3 數理統計法
將原始數據記錄并使用excel表格進行統計、比較分析。
1.2.4 比較分析法
通過比較桃田賢斗與金廷各項技術的運用,找出各自的技術特點及短板。
本場比賽雙方鏖戰三局,耗時87分鐘,長時間的比賽對雙方運動員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最終桃田賢斗17:21、21:17、21:14取勝。
2.1.1 雙方發球技術對比分析
在國際羽聯2006年2月1日開始實行 “21分每球得分制” 后,新規則對羽毛球運動技戰術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其中最為突出的表現就是在男子單打比賽中,男選手后場進攻的能力更強,因此更多的運動員采用反手發網前小球的技術取代了正手發后場高遠球技術。本場比賽桃田賢斗共計發球59個,其中網前小球59個,后場平射球0個;金廷共計發球51個,其中網前小球46個,后場平射球5個。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局比賽中,金廷發球十分主動,在20個發球中,共有4個后場平射球,占比20%,積極地通過改變發球節奏來限制對手,為自己爭取主動進攻機會,產生了較好的戰術效果。
2.1.2 雙方接發球技術對比分析
由表1可知,雙方發球基本采用發網前小球,為了充分限制和調動對手,接發球一方大多采用網前搓放球或挑球。本場比賽中,雙方處理發球的方式相近,在接發球時采用挑球迫使對方遠離中心點,贏得主動;采用網前搓放球,占據優勢,迫使對方起球從而贏得進攻機會。此外,雙方挑球次數均稍多于搓放球次數。

表2 接發球對比分析
由表3可知,雙方對于后場球的處理存在明顯差異。金廷的打法帶有明顯的搶網搶攻性質,在網前占據了主動后,一旦對方挑球不到位,后場順勢發起兇橫的下壓進攻;從總殺球次數來看,金廷本場比賽共計殺球48次,全場殺球得分率高達33.3%,桃田賢斗總計殺球33次,殺球得分率為24.2%。第一局比賽雙方可謂火力全開,桃田賢斗在第一局比賽中后場大多采用下壓控網的方式,后場高遠球次數僅為2次,其戰術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控網,不給金廷太多后場進攻的機會,但未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金廷作為暴力進攻流派的代表人,憑借高達42.9%殺球得分率,在第一局比賽中成功擊敗桃田賢斗。然而,連續的后場進攻必然會對體能產生過多的消耗,雖然金廷在后兩局比賽中打法有所改變,尤其是后場吊球次數由第一局的1次增加至后兩局的7次、9次,但在后場吊球技術的應用次數上遠低于桃田賢斗。桃田賢斗在后兩局比賽中憑借高達14次、21次的吊球次數逐漸把握主動,最終接管比賽。

表3 后場技術分析
男子單打的得分的主要技術是殺球、撲球,而主動性失誤送分主要體現在高球、殺球、吊球。本場比賽中,雙方的主要得分技術為殺球,主要失誤送分體現在殺球下網,撲球出界等。此外,雙方在網前球的處理上并無太大差異,多采用放網、勾對角、挑球;在后場球的回球方式上,兩者有較大差異。
2.3.1 主動得分情況分析
由表4可得,本局比賽中,桃田賢斗主動得分總計20分,第一局主動得分6分,其中4分為殺球得分,2分為撲球得分;第二局主動得分6分,其中3分為殺球得分,2分為撲球得分,1分為防守擋網得分;第三局主動得分8分,其中1分為殺球得分,4分為放網得分,3分為后場吊球得分。金廷主動得分總計21分,第一局主動得分8分,其中6分為殺球得分,2分為放網得分;第二局主動得分6分,其中5分為殺球得分,1分為撲球得分;第三局主動得分7分,其中5分為殺球得分,1分為放網得分,1分為網前勾對角得分。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殺球得分是金廷在三局比賽中比較主要的得分手段,共計16分;桃田賢斗在前兩局比賽中,主動得分以殺球為主,而在第三局比賽中,他充分利用對手體能方面的不足,通過合理的技術手段,積極調動對手,通過吊球、放網等技術手段直接得分7分。

表4 得分情況分析
2.3.2 主動失分情況分析
由表5可知,桃田賢斗主動失分明顯少于金廷,這是桃田賢斗最終戰勝金廷的主要原因之一。桃田賢斗愈戰愈勇,三局比賽中主動失分率逐漸下降,從38.1%至29.4%至28.6%,逐漸把握比賽的主動權。反觀金廷,主動失分率從第一局的47.1%到第二局的47.6%,直至第三局的52.4%,體能下降過快的他逐漸喪失對比賽走向的控制,最終負于桃田。

表5 失分情況分析
1.在發球方面,第一局比賽中金廷的發球方式更為多變,采用發網前小球與后場平射球相結合,對桃田賢斗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但在第二局與第三局比賽中,局勢逐漸掌握在桃田賢斗手中,金廷的發球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影響,也未能繼續限制對方。
2.在接發球方面,雙方的處理手段并沒有太大差異,均是搓放結合挑球,其中挑球次數均稍多于搓放。
3.從主動得失分角度來看,桃田賢斗的比賽經驗更為豐富,在先丟一局的情況下,心理狀態并沒有產生較大的波動,他堅持自己的拉吊打法,控制自身的情緒,逐漸進入比賽狀態,主動失分率越來越低。尤其在第三局比賽5:12落后的情況下,他仍舊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憑借平穩的心態將比分追至12:12,最終拿下比賽的勝利。反觀金廷,體能下降的同時心理狀態也產生波動,技術穩定性下降,主動失分率越來越高,最終慘遭逆轉。
4.從后場球路處理方式來看,金廷搶網搶攻的打法在第一局比賽中發揮出了較好的效果,但對自身體能是極大地消耗,如此高耗能的暴力打法,其體能短板暴露無遺。此外,桃田賢斗的技術較全面,三局比賽中的后場球路均較為豐富多變,拉吊結合突擊的打法充分調動金廷在場上的跑動,也大大消耗了金廷的體能,最終取得了較好的技戰術效果。
1.體能,本場比賽歷時87分鐘,對雙方的運動員體能提出了極大的考驗。金廷移動快速,搶網搶攻的打法將暴力美學演繹得淋漓盡致,但也要求自身保持充分的體能。因此,在羽毛球訓練中應加強體能訓練,提高運動員體能儲備。
2.心理素質,強大的心理素質是運動員在比賽中致勝的關鍵。因此,建議加強運動員心理素質能力訓練。
3.技術的全面發展,當今時代羽毛球運動員個性化打法日益突出,要在保證運動員共性技術全面發展的前提下追求其個性技術的發展。
4.減少失誤,比賽中得分的方式除了主動得分還能依靠對手失誤得分。因此,運動員在訓練中應加強球路練習,提高出球質量,降低主動送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