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鋼,舒新前
[1.河南工程學院資源與環境學院,河南鄭州 451191;2.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化學與環境工程學院,北京 100083]
市政污水來源復雜且處理工藝繁多,產生的污泥含有大量具有腐蝕性的有機物質、水分,存在填埋能力不足、散發異味、產生寄生物和一定情況下有害物質超限量等缺點。2020年,我國市政污泥年產量約為6 000萬~9 000萬t,產量巨大[1]。目前對市政污泥的處理方式主要是改變或改善其性質,使之成為有利用價值或者無害的污泥及其轉化產物。相對于倍受關注的污泥焚燒處理,污泥熱解處理雖然成本高,但是熱解具有能量回收率高、環境污染少、可處理不適合焚燒的污染物質等優勢,是目前污泥處理處置技術研究的熱點。比如利用流化床、微波爐等研究污泥催化熱解低溫段的產油特性[2-4],對污泥熱解添加催化劑以降低處理能耗[5-6],污泥熱解過程中重金屬轉化[7],污泥熱解能量回收[8-9],污泥熱解制富氫燃料氣[10],熱解后的污泥半焦易于利用[11-12]與處置備受關注。由于市政污泥性質千差萬別,已有研究表明污泥熱解半焦的性質與污泥性質相關[13]。本實驗選取經過厭氧消化處理的污水污泥,通過固定床熱解制備污泥半焦,采用工業分析、掃描電鏡、FTIR、差熱分析等方法研究污泥半焦的性質。
熱解原料為干污泥(DSS,北京高碑店污水廠脫水污泥,污泥處理工藝方案:濃縮→預脫處理→熱水解→厭氧消化→壓濾脫水[14]),基本理化性質:pH 7.67~9.10,半年均值8.60,脫水前原泥含水率為88.8%~99.8%,半年均值為96.4%,泥餅中有機物質為34.3%~67.0%,半年均值為50.3%,脫水后泥餅含水率為62.3%~84.9%,半年均值為75.0%;Vario El元素分析儀定量分析元素質量分數N 2.72%、C 19.90%、H 3.28%、O 14.51%、S 3.42%;按照GB/T 2001—2013[15]測定水分為6.82%,灰分為49.36%,揮發分為39.95%,固定碳為4.16%(灰分和水分是不可燃成分,揮發分和固定碳是可燃成分);干燥基高位發熱量(Qgr,d=10.31 mJ/kg)與褐煤低位發熱量(Qgr,ad=9.61 mJ/kg)相當。
熱解實驗裝置圖見圖1。

圖1 熱解實驗裝置圖
主要包括固定床熱解爐、溫度控制系統、熱解油、氣凈化與冷凝系統以及氣體監測與分析系統。
將脫水污泥自然干化后破碎成2~3 mm的顆粒,利用外熱式固定床熱解裝置進行熱解,制得污泥熱解半焦。熱解條件:在缺氧環境下加入20 g污泥,以15 ℃/min升溫至950 ℃,恒溫10 min,待物料冷卻至室溫后取出固體殘渣,稱重,裝樣品袋,于干燥器中密封保存。熱解液經脫水處理,熱解氣體通過氣相色譜儀分析各組分氣質量分數。
由圖2a可以看出,DSS顆粒自身沒有固定形態,屬于無定形體,單體形狀差異大且表面凹凸不平、致密,顆粒孔隙發育很弱。由圖2b可以看出,經過熱解處理的污泥半焦為黑色、結構疏松的固體顆粒,縫隙結構發育形成,有明顯的蜂窩狀孔隙,孔隙直徑大于2 μm,這是污泥中的有機質熱解逸散所致。經測定,污泥熱解半焦的BET比表面積為107.548 m2/g。有研究表明,污泥半焦的孔系統可能主要由一端封閉的不透氣孔構成[16]。

圖2 DSS和污泥熱解半焦的SEM圖(2 000倍)
由圖3a可看出,3 331 cm-1處的吸收峰強且寬,為—OH吸收峰;2 923 cm-1處是CH2烷烴反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2 850~2 860 cm-1處是CH2烷烴對稱伸縮振動吸收峰;1 650~1 635 cm-1處是仲酰胺CO伸縮振動吸收峰,同時在該位置可能還對應存在水峰;1 430~1 350 cm-1處是伯酰胺R—CONH2的C—N伸縮振動吸收峰;1 093、1 044 cm-1處各有一個明顯的吸收峰,由無機物質Si—O的伸縮振動引起。由圖3b可看出,污泥熱解半焦的官能團種類發生明顯變化,含氧官能團的振動吸收峰基本消失,說明污泥中的有機物基本熱解;而在1 093、1 044 cm-1處的Si—O伸縮振動峰變得更加清晰,代表污泥熱解半焦只剩無機物質如C和無機鹽等。

圖3 DSS(a)和污泥熱解半焦(b)的傅里葉紅外光譜
由圖4可知,污泥熱解半焦的主要元素為Ca、Al、O和Si,質量分數見表1。

圖4 污泥熱解半焦的能譜圖

表1 污泥熱解半焦的元素質量分數
污泥半焦產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η為污泥半焦產率,%;mc為污泥半焦質量,g;m為干化污泥質量,g。
污泥熱解油產率按下式計算:

式中,ω為污泥熱解油產率,%;ml為污泥熱解油質量,g;m為干化污泥質量,g。
污泥熱解氣體產率(γ)按下式計算:

熱解溫度是控制污泥熱解各相產物分布的重要因素。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污泥中的有機物逐漸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最終形成氣、液、固三相產物。污泥熱解溫度不同,其三相產物的產率及性質會有差異。其中,固體產物為多孔炭材料,經進一步處理可以用作固體燃料或吸附劑[17];液體產物主要成分為生物焦油,具有較高的熱值;氣體產物為CO、H2、CH4、CxHy等,可以提純氫氣或甲烷等,為燃料電池提供燃料。由圖5可以看出,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氣態產物的比重逐漸增加,950 ℃時氣體產物的比重達到最大值41%;污泥半焦產率隨著熱解溫度的升高而略有下降,但熱解溫度為700、800、900、950 ℃時,產率均保持在50%左右,污泥的減量效果明顯;污泥熱解油產率在500 ℃時達到最大值13%,之后略有下降但變化較小,可見500 ℃之前是污泥熱解油生成的主要溫度區間。污泥三相產物的分布規律與有機化合物的分解溫度(水<150 ℃,150 ℃<羧酸類<600 ℃,300 ℃<酚醛類<600 ℃,醚類<600 ℃,纖維素<650 ℃,150 ℃<其他含氧化合物<900 ℃)相符[18]。污泥中的有機質(如脂肪族化合物、蛋白質和糖類化合物等)會以蒸發、基團轉移、短支鏈斷裂、脫水環化以及脫氫等方式發生分解[19]。

圖5 DSS熱解后三相產物分布
由圖6可以看出,污泥熱解半焦的熱流曲線DTA從放熱到峰值基本呈現上升趨勢,最后下降至熱量釋放完畢;污泥熱解半焦的著火溫度為148.2 ℃,放熱峰值出現在546 ℃,600 ℃之后燃燒基本結束;熱解半焦的主要燃燒失重溫度為500~600 ℃,燃燒失重率為7.67%。

圖6 污泥熱解半焦的DTA曲線
(1)通過厭氧消化穩定處理的DSS,干燥基高位發熱量與褐煤低位發熱量相當。干化并經高溫熱解后得到的污泥半焦為黑色多孔固體,在950 ℃高溫熱解后,有機官能團基本全部脫除,得到的半焦BET比表面積最大值為107.548 m2/g,半焦產率為50%左右,污泥減量效果較明顯。500 ℃之前的中低溫區域是污泥熱解生成焦油的主要溫度區域,高溫(700~950 ℃)熱解合成氣是主要產物。
(2)污泥熱解半焦具有可燃性(著火溫度為148.2 ℃,燃燒失重率為7.67%),具備作為生物質燃料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