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有成
(西南交通大學,四川 成都 611756)
回首建筑學過去一百年的歷程,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來形容再合適不過,二戰以后現代主義的強勢崛起,在建筑的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至今,我們學院派建筑學的學習依然將現代主義奉為圣經。20 世紀60 年代,出現的后現代主義開始反思現代主義的合理性到之后發展的新理性主義、地域主義、高技派,建筑學的發展逐步走上了快車道。解構主義作為其中一個派系從產生起便打破以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等現代主義建筑奠基人的建構邏輯,作為現代主義的對立面的產生,反對既有的現代建筑的合理性,以創造現代建筑的新秩序。
解構主義建筑起源于解構主義思想,解構主義思想是20 世紀60 年代,由法國哲學家雅克·德里達提出的反對傳統哲學的新思想。核心理論是對于整體結構本身的批判,認為符號本身已能夠反映真實,對于單獨個體的研究比對于整體結構的研究更重要。解構主義建筑不是對現代主義的全盤推翻,而是批判地加以繼承。解構主義建筑仍然運用現代主義的語匯,但是在建筑語匯的構成邏輯上進行重構。批判現代主義的整體性原則,解構主義強調打破、分解整體,重視個體,進行單體的疊加、重構[1]。
弗蘭克·蓋里通過對解構主義思想的認知與延展,在其設計邏輯中摒棄傳統的圖形語言如方形、圓形等,多采取多邊、多角形的平面樣式。在立面造型當中,摒棄現代建筑的橫平豎直,在保證結構安全性的前提下,進行結構的倒轉、傾斜,以營造奇異的視覺效應。在建筑形態上,追求線條的動態趨勢,多采用曲線、弧形。在建筑選材上,不拘泥于現代建筑的鋼筋混凝土、鋼結構、玻璃幕墻等,在其自宅的設計當中,運用各式各樣的建筑廢材進行組合。現代主義建筑以功能為核心,但是蓋里提出建筑的形式應脫離于功能,建筑不是機器,它可以是一件藝術品,一組雕塑。藝術經常是蓋里的靈感發源地,他將建筑設計賦予強烈的藝術性。蓋里設計的建筑思想是打破常規的,因為其思想的產生不僅是對于現代主義建筑內涵的批判還有各式各樣藝術思想的熏陶,以致于其建筑思想晦澀難懂[2]。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不僅是蓋里的驚世之作,同時也是解構主義建筑典型代表,蓋里在這個建筑上將其解構思想表現得淋漓盡致。擯棄了傳統博物館均衡的整體造型,這個建筑如同一個雕塑般,層次感分明。飛揚的流線感,及建筑的不規則性、分散性突破了現代建筑印象中的秩序性、和諧性。他運用解構的手法不僅顛覆了現代建筑有序的外觀,整體如同隨意擺放的金屬構筑物,沒有形體上的過多聯系,多采用曲線展現建筑的流動性。不僅如此,建筑內部結構摒棄了方形柱,在保證建筑安全性的前提下采用流動感的結構作為支撐,如圖1 所示。
2.3.1 建筑外部造型
畢巴爾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因其獨特的建筑造型不僅是解構主義建筑的典型代表,同樣也給畢爾巴鄂這座沒落的工業城市帶來了新的契機。原本默默無聞的城市,因為絡繹不絕的參觀者被徹底激活,它的建筑美學性不言而喻。首先,拋開建筑層面,毋庸置疑它還是一件精致的藝術品,一件雕塑品。建筑外部造型由數個曲線造型的不規則的多面體組成,建筑表面覆蓋鈦金屬片,在陽光的映射下熠熠發光,與波光鱗鱗的水面相映成趣。不同于以往金屬構建所帶來的厚重感、穩定感,但是飄逸的造型,以及明快的色調,遠看建筑就像漂浮在河岸上的一艘帆船,絲毫不給人沉重感。如圖2 所示,解構主義要做的就是打破常規,進行形體的分解、重組、扭曲以營造不同于現代主義建筑的呆板、厚重、平常。無疑這個博物館所帶來的夸張形象,是對于解構主義建筑的最好詮釋。

圖1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圖片來源:網絡)

圖2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鄰水透視(圖片來源:網絡)
2.3.2 建筑內部造型
建筑的室內設計同樣給人耳目一新的視覺觀感,踏入建筑的中庭,迎面而來的曲線流動感就讓人為之震撼。蓋里將中庭的設計稱為“將帽子扔向空中的一聲歡呼”,不同于以往垂直平順的高直空間,蓋里運用曲線打破立體幾何的秩序性營造出強悍的視覺沖擊力。整個中庭呈現一種螺旋上升的觀感,曲面層疊起伏、奔涌向上,頂部天窗將陽光傾瀉而下,猶如一道神光照耀人心。如圖3 所示,此外,建筑內部其余空間除了展廳使用平直墻面以滿足展覽要求外,均采用弧形墻面,給人步移景異的空間體驗。曲線的造型不僅滿足了空間的豐富性,同時加強了空間的引導性,雖然置若其中如同在絢爛的迷宮中漫步,但不會使人迷失方向,如圖4 所示。
通過分析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解構主義建筑除了絢麗的外部造型,以及豐富多樣的內部空間。但是其并未脫離建筑的基本原則,它是在保證建筑實用型的前提下對于現代主義建筑只注重功能的批判。“解”是一種過程,是方法,“構”是指“建構”,不是指“構件”,“解構”的結果和目標仍然是“建筑”。所以說解構主義哲學提供給建筑的,更傾向于一種創造的思路和方法[3]。

圖3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中庭空間(圖片來源:網絡)

圖4 畢爾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館內部空間(圖片來源:網絡)
中國近些年出現很多“奇怪”的建筑,標榜著解構主義建筑的名號,奇葩的造型是對于解構主義一知半解的隨意濫用。首先解構主義建筑包含深刻的哲學思考較為晦澀難懂,其次設計手法并非主流。要運用解構主義手法必須對于現代主義建筑的內涵有相當深的理解,因為解構主義是對于現代主義的批判。若是連現代主義建筑的基本內涵都是浮于表象的認識,那所謂的解構都是沒有內在思維邏輯的,更多的是玩弄形式、追求浮夸表象的。這些建筑的產生一方面是理論學習的不透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其次扭曲了人們對建筑形象審美的標準。建筑不是造型的酷炫,歸根到底是要使用,是提供空間的載體。解構主義建筑也是以建筑實用性為設計原則,進行建構邏輯上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