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丹
(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貴州 貴陽 551400)
《建筑識圖與CAD》課程是貴州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以下簡稱“我院”)建筑工程技術、建設工程管理、工程測量技術和工程造價專業的一門必修專業技術基礎課,開設于第一學期,共計96學時。由于現行的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方法落后陳舊,傳統的知識灌輸、實踐環節薄弱是教學上存在的最主要的問題,使學生在進入崗位后仍然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提高識圖繪圖技能。為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和職業自信心,急需對建筑識圖與制圖課程進行全面的教學改革。
《建筑識圖與CAD》課程涵蓋投影學知識、工程制圖規范、建筑施工圖識讀與繪制、結構施工圖識讀與繪制的教學內容,這是土建施工行業從業人員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和技能。本課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及實用性,主要是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審美能力和思維能力,培養學生對建筑施工圖的識讀及繪制能力,使學生獲得識圖、繪圖的主要技能,為后續課程的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學生在第一學期入校時對該課程充滿了好奇和期待,有著強烈的學習欲望,然而該課程具有理論性強、實踐要求高等特點,使大多數學生望而卻步。比如,第一部分的投影學知識對學生的空間思維、幾何問題的理解分析能力有較高的要求;第二部分建筑施工圖介紹大量的國家標準及各類施工圖紙,內容相對枯燥乏味,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部分的結構施工圖介紹各承重構件的鋼筋配置情況,表達形式特殊,鋼筋類型復雜多樣,力學結構基礎知識不足都導致了學生厭學情緒的逐漸形成。
當前該門課程的教與學都進入了瓶頸階段,唯有在教學方法、教學形式、教學內容上有所突破,提高教學質量,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切實使學生能夠掌握工程圖紙的識讀和繪制方法,為后續的職業技能奠定必要的基礎。
當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參與面最廣、參與人員最多、規模最大的職業技能大賽就是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及各省市選拔賽,本課程涉及的賽項主要是建筑工程識圖和建筑CAD 賽項。
建筑工程識圖競賽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建筑工程施工圖識圖”和“建筑工程施工圖繪圖”環節。建筑工程施工圖識圖:選手在閱讀給定的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等資料之后,發現圖紙中存在的錯誤、缺陷、疏漏,獨立完成施工圖識讀相關知識與技能的答題。建筑工程施工圖繪圖:選手根據給定的建筑工程施工圖紙、圖紙會審紀要、設計變更單等資料,運用CAD 軟件繪制指定的建筑專業、結構專業施工圖。
建筑CAD 競賽內容由兩部分組成,分別為“建筑施工圖識圖與理論”環節和“建筑施工圖繪圖”環節。建筑施工圖識圖與理論:該競賽環節側重于考核參賽選手建筑投影知識應用能力、建筑制圖規則應用能力、建筑構造知識應用能力和對房屋建筑學理論知識應用能力。建筑施工圖繪圖:該競賽環節側重于考核參賽選手使用CAD 軟件進行建筑投影與建筑施工圖繪制、圖形修改、尺寸標注、圖樣發布的能力,并且正確繪制符合國家制圖標準的建筑圖樣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等綜合能力,如表1 所示。
我國各級技能大賽的競賽大綱均是組委會在與企業深度合作、結合行業技術規范、組織專家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制定出來的,是該職業崗位領域進行職業技能教育的范本和應當遵循的原則性意見。
從以賽促教的角度來說,一方面,教師通過培訓環節能全面掌握競賽大綱重難點內容,從認識上與行業企業接軌,規范自己的知識、技能結構,遵守“必須夠用為度”的原則,從而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另一方面,教師在培訓過程中能獲取大量的教學資源,如圖紙、題庫、技術規范、教程視頻等,為下一步建設課程優質資源庫奠定扎實基礎。最后,無論是教師自己參賽還是指導學生參賽,各級別競賽都為我院師生提供了一個與省內外優秀師生交流學習的平臺,開闊了視野,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與差距,學習了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方法,堅定了我院師生提高專業技能的信念和決心。

表1 近年我院建筑工程識圖與制圖相關競賽獲獎情況統計
對于參賽選手的選拔,一定是優中選優的。選拔出來的參賽選手通過“一對一”針對性的培訓,從專業技能上能夠有較為迅速的提高,這也有賴于選手本人具有較為強烈的學習欲望和興趣。然而職業教育的生源中,此類優秀學生畢竟是極少數,大多數的學生學習現狀都不容樂觀。因此,我們通過以點、線、面的形式促進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即采取以參賽選手為核心點,以成立多個CAD 興趣小組為線,由學生自發組織課后興趣班,參賽選手為“技能培訓導師”,形成面式的輻射帶動效果。最終,最大限度提升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大部分的學生獲得學習技能的自信心。
隨著國家提倡對各類人員的擴招,社會賦予了高等職業教育更重要的使命,而職業教育的生源也由原來的單一類型逐漸轉化為多元類型,學生基本素質也參差不齊,這就要求在教學中應當因材施教,逐步實施專業課程的分層教學。搭建師生參加各級技能大賽的平臺,總結培訓選手的方法并融合、運用到教學和改革實施中,是能夠促進分層教學的有效手段之一。若要實現技能大賽的成果轉化促進教學改革,我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嚴格來說,《建筑識圖與CAD》課程涵蓋畫法幾何、制圖規范、建筑施工圖識讀與繪制、結構施工圖識讀與繪制、建筑CAD共五部分的內容。其中,畫法幾何是一門獨立的學科,旨在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幾何問題的解決能力。對于建筑施工行業的從業人員,應當具備的工程圖紙識讀能力的基礎就是具備空間想象能力,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堅持“必須夠用為度”的原則,加強投影學部分的知識點以增強學生空間想象能力、幾何問題的解決能力。同時,在投影學知識中又舍棄了透視投影、常用圖樣畫法等對學生較為困難又不必要的知識點。
教學方法的改革是課堂教學效果的關鍵因素,傳統的課堂講授方法早已不適應當代學生的需求,滿堂灌的結果最終導致學生睡倒一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學方法改革的切入點。課堂教學方法應當是豐富多元的,比如我們在投影學知識部分會采用現場教學法、案例教學法、自主學習法;在建筑施工圖識讀部分會運用參觀教學法、直觀模型教學法、任務驅動法、討論法等,進一步提高學生圖、物對照的辨識能力;在建筑CAD 部分運用直觀演示法、任務驅動法,講練結合,手把手教學加深學生印象。
除此之外,我們應當結合各職業院校自身的實訓實驗條件,把信息化技術手段運用到極致,比如引入BIM 技術、VR 技術等,通過高科技技術的運用,建立真實的建筑模型,模擬真實的施工過程和環境,讓學生從難以想象到直觀可見的過渡,會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打破傳統的集中授課模式,拆整為零,改為分組教學,同時輔以課后的線上教學形式。本課程的最終目的是使學生能夠識讀和繪制建筑施工圖、結構施工圖。以目標為導向,采用分組教學,完成課堂上必須掌握知識點的傳授;課后運用QQ、微信、學習通等網絡平臺,采用線上答疑、直播答疑、錄屏答疑的形式進行技能上的補充演示,學生自覺會根據教師的演示進行模仿和練習,從而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再者,學生在課后自發成立了CAD 學習興趣小組,這既是技術指導的平臺,又是技術交流的園地,在學生中間形成良好的“傳幫帶”學習氛圍。
指導學生參加技能大賽的過程中,教師獲得非常豐富的圖紙、技術規范、培訓視頻、題庫等資源,這為該課程的資源庫的建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豐富的教學資源庫是支撐多元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是否能實現的重要因素,教師團隊應當重在持續開發新的教學資源,如新型活頁式教材、工作手冊式教材、BIM技術模型、VR 動畫等,以幫助學生輕松掌握重要知識點和必備技能,增強教學效果。
技能大賽組織的目的也是為了促進各職業院校之間的交流、學習、和專業技能的提高。我們應當以此為契機,旨在進行專業課程的教學改革,積極提高自己能力的同時思考教學改革的方法,結合團隊的力量,協作實施教學改革,從而真正做到以賽促教、以賽促學,提高我院學生人才培養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