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榮喜
(貴陽交通集團項目管理有限公司,貴州貴陽 550001)
全過程跟蹤審計與造價控制作為一項新型工程結算管理方法,它的應用可實現建設工程項目的優質發展,以此保障參建方獲得更大的利益。據此,應充分運用全過程理念開展造價審計工作,便于增加建設工程項目結算的有效性,滿足新時代工程管理需求,并且也能適當降低腐敗等不良事件的發生率,打造良好審計環境。
在建設工程項目結算環節實施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在不同階段所體現的重點內容存在差異。在事前跟蹤中,主要是針對建設工程項目審批手續予以查閱,并分析招投標項目是否存在違規操作行為。同時,在事前審計中還應了解工程合同的程序是否規范、條款是否合法,確保合同內容具備法律效力,且公正維護參建方權益。而在事中審計中,其重點內容包含對工期、簽證、物資儲備、財務狀況、合同執行力、現場簽證單真實性等事項進行全方面審計,而且還應實現材料設備等物資價格是否合理,保證工程造價處于可控狀態下。事后審計的跟蹤體現在竣工驗收與結算決算等部分是否遵守相關規定,建材設備價格是否遵從采購租賃合同要求、隱蔽工程內容是否遵從變更事實等。只有保證在工程結算審計中明確審計重點,才能提升工程審計可靠性。
同時,對于工程造價控制,應對建設工程項目中涉及的資金情況進行嚴格把控,并參照具體的預算指標,保證結算書上的工程造價符合客觀要求,以免加劇工程成本,影響參建方綜合效益[1]。
建設工程項目結算中審計造價控制現下主要具有四點不足之處:①法規保障不到位,目前,我國頒布的關于建設工程審計事項的法律法規包含“審計法”“審計會議綱要”“財政基本建設支出預算管理辦法”等,但由于全過程跟蹤審計屬于新型管理方法,故而對于它的法律規范尚未形成完善的體系,并且缺少針對性法規。部分審計人員因未受到法規束縛而出錯,影響審計質量;②審計流程不規范,由于在建設工程不同結算審計要求不一致,故而應制定規范化審計方案。然而實際情況仍缺少有序的審計管理步驟;③人員素質待提高,在應用全過程跟蹤審計時,還應當具有充足的人才力量。而當前投身于建設工程中的審計人員有限,審計工作人員分布較為零散,不利于打造全過程跟蹤審計體系;④關鍵內容待明確,審計工作理應有側重點的落實工作內容。但如今審計內容的不清晰以及審計重點關注度不大,造成全過程跟蹤審計無法獲得預期成效,而且也不利于實現工程造價的有效控制。
為了推進全過程跟蹤審計方法,還應從法律法規上予以重視,具體可從兩個方向出發。其中大方向為政府頒布的關于審計工作的具體法規條例。小方向是從建設工程項目內部加強制度改革,結合國家法律條文實現規范化審計,以此為新審計方法的落實給予便捷條件。尤其對于審計人員的實權管理,應規定具體的實權范圍,避免發生越權行為,造成審計工作成果出現偏差。
如某企業專門就全過程跟蹤審計提出了詳細的“實施辦法”,在條例中明確規定全過程跟蹤審計理應遵守“審計法”提出的要求,編訂適合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管理制度。而且還應秉承著真實性原則如實反饋工程造價情況,在節約成本的基礎上也應當擴大盈利范圍,對于審計部門更應當聯合財務部、技術部等其他部門實現工程結算審計的細化分析。如6 個月以上工期且高達1千萬元工程造價的建設項目,各部門應統籌管理。對于承重墻、綠化設計等小規模項目的結算審計應交由審計部與財務部予以審計,這樣可有效節約人力資源,也能運用部門監督力量,實現工程造價合理控制。據此,應從制度法規上提出更細化的要求[2]。
建設工程項目的結算審計并非局限于工程竣工環節。為了保證審計質量,在實施全過程跟蹤審計時,還可從下述三個步驟分別實施科學審計,以此打造規范化審計環境:
(1)設計與招投標審計,建設工程的承建常需要利用招投標活動予以落實,在此階段實現全過程跟蹤審計應體現在競標方是否存在設計資質、設計單位是否存在財務風險或者與建設工程設計要求不匹配等,之后可從眾多競標方中選出最適合的設計單位,并對其進行二次審計,保證設計單位能為建設工程的開展提供可靠依據。
(2)施工審計,在建設工程施工階段所進行的審計,是工程造價控制的重要舉措。尤其是應用于工程項目中的建材設備等物資的價格,作為土建工程中占比率高達65%的材料,應根據材料預算額度控制好材料成本,必要時還可親自到現場實施審計,如圖1 所示,由此增加審計可靠性。

圖1 現場審計場景
(3)竣工審計,在竣工環節針對工程進行驗收時,應依據工程量實施有效審計,其中工程量作為工程款核算的主要指標,應對照施工場地的實際完成度以及施工合同,促使審計后的工程信息符合工況標準。
全過程跟蹤審計對審計人員而言是一項新的挑戰。因此,為了保證建設工程結算審計工作擁有充足的審計力量:①定期開展審計指導交流會,強化審計人員的專業能力,如圖2 所示;②吸引更多審計專業人才加入到建設工程結算審計隊列中。
比如某地區的審計處專門建設專業的審計團隊,負責人帶領審計人員參加了中國內審協會組織的“全過程跟蹤審計實務培訓會”,其中主講人員包括北京中天恒總裁、金馬威工程企業董事長等專業人士,從設計勘察、項目決策、招投標、施工、驗收等多個環節進行細致講解,并運用案例法加深理解,促使參訓人員綜合能力得以提升。此外,在拓寬審計規模時,應啟動崗前培訓、校企合作等措施,使審計部門獲得更充足的儲備力量[3]。

圖2 審計處開展人才指導會現場
全過程跟蹤審計在實踐過程中,要求審計人員有方向性開展結算工作。通常情況下,在進行差別處理時,可將工程量審計、采購合同審計、工程款下款時間以及結算報告的審核作為重點內容,之后利用“專人專崗”的方式,將重點審計部分的工作事項交由審計部門更優秀的審計人員負責,保障審計質量。由于工程審計與造價控制具有緊密聯系。所以,審計人員應從經濟性視角看待審計工作,并在每個工程項目實施階段做好細節工作。
此外,審計人員還應與造價師加強溝通,商議出最適合的審計方案,尤其在工程索賠與簽證期間,需要明確參建方權益,避免出現資源損耗較大等問題,造成工程項目失去環保性特征。據此,工程結算中應用全過程跟蹤審計方法,將結算事項進行差別處理,從中找到重點內容,防止浪費人員精力。若建設單位人力充足,可適當加派人手,或者委派審計學專家親自到現場對審計工作予以指導,便于審計人員快速掌握全過程跟蹤審計技巧。
綜上所述,建筑工程項目結算環節,若能針對全過程跟蹤審計造價控制予以優化,既能提高工程管理實效性,又能改善工程建設質量,促使建設工程擁有良好的發展前景。據此,應從法規完善力度、結算審計流程、人員優質發展、差別處理結算事項等方面著手,保證建設工程項目達成預期結算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