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 偉,苗 杰,錢 欽,馬蘇甜,劉穎榮
(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83)
土壤作為大部分污染物的最終受體,其污染狀況近年來越來越嚴重。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是土壤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受到國內外的高度重視。VOCs具有較低的沸點,極易揮發和遷移,可以通過大氣沉降、雨水沖刷和地表徑流進入土壤或地下水中,也可以從土壤中解吸進入大氣中。很多VOCs具有親脂性、高毒性和刺激性,在生物體內產生致癌、致畸、致突變以及生理毒性,危害人類健康,影響動物的發育和農作物的生長。大多數VOCs具有光化學反應活性,是光化學煙霧的重要組成部分[1]。石化行業是VOCs排放的重點行業,2017年12月環保部將土壤中VOCs納入石油煉制工業排污的監測范圍[2]。因此有必要建立石化行業土壤中VOCs的分析方法。
由于土壤中的VOCs種類復雜,含量極低,容易遷移和揮發,因此在分析之前有必要對土壤樣品進行前處理。土壤中VOCs的前處理方法主要有溶劑萃取、頂空、吹掃捕集、固相微萃取等。溶劑萃取法成本低,但操作步驟多,需要大量的有機溶劑,提取過程中VOCs會有部分損失。頂空法可避免VOCs的損失,操作簡單、測定范圍廣,易實現自動化、連續檢測和快速分析,但該方法不能濃縮VOCs,靈敏度低,無法滿足痕量分析的要求。固相微萃取法的萃取頭種類較少,選擇性不高,易受污染影響而導致萃取效率降低。吹掃捕集法是將惰性氣體通過吹掃管連續吹掃樣品,將其中的VOCs不斷吹入氣相,在捕集管中被吸附劑或冷阱捕集,然后迅速加熱捕集管,VOCs被解吸,最后進行測定。相比于其他前處理方法,吹掃捕集法靈敏度高,檢測限低,操作簡便,廣泛應用于環境領域VOCs的分析[3]。美國聯邦環保署(EPA)推薦的VOCs前處理方法主要為頂空法(EPA 5021[4])和吹掃捕集法(EPA 5030B[5]、EPA 5035[6]),檢測方法主要有氣相色譜法(EPA 8015C[7])和氣相色譜-質譜法(EPA 8260B[8])。我國VOCs的監測方法主要有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HJ 605—2011[9])、頂空-氣相色譜-質譜法(HJ 642—2013[10])和頂空-氣相色譜法(HJ 741—2015[11])等。本課題參考HJ 605—2011方法,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優化吹掃捕集前處理條件,建立土壤中59種VOCs的分析方法。
儀器和設備:氣相色譜-質譜儀Aglient 7890B-5977B;吹掃捕集樣品濃縮儀OI Analytical Eclipse 4760,樣品瓶體積為40 mL;色譜柱DB-624UI,60 m×0.25 mm×1.4 μm,6%腈丙苯基-94%二甲基聚硅氧烷固定液;容量瓶,體積為10 mL;2種規格的刻度吸管,體積分別為0.5 mL和1 mL;3種規格的微量注射器,體積分別為10,100,250 μL。
試劑:含59種VOCs的混合標準溶液(每種VOCs的質量濃度均為 2 000 mgL,購自伊諾凱公司),甲醇(色譜純,購自百靈威公司),內標物標準溶液(氟苯、氯苯-D5、1,4-二氯苯-D4的混合溶液,每種內標物的質量濃度均為2 500 mgL),替代物標準溶液(二溴氟甲烷、甲苯-D8、4-溴氟苯的混合溶液,每種替代物的質量濃度均為2 000 mgL)。土壤空白樣品為中國石化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的土壤,使用前在馬弗爐中500 ℃下烘烤5 h。測試土壤樣品取自某石化企業污水處理廠,簡稱石化土壤。
氣相色譜條件:進樣口溫度250 ℃,載氣采用氦氣,分流比20∶1,柱流量(恒流模式)1 mLmin。升溫程序為:初始溫度38 ℃,保持4 min,以5 ℃min的升溫速率升至220 ℃,并保持3 min。
質譜條件:掃描方式為全掃描,掃描范圍35~270 u,離子化能量70 eV,接口溫度250 ℃。
配制每種組分質量濃度分別為5,20,50,100,200 μgL的含59種VOCs的混合標準溶液和含3種替代物的混合標準溶液,用氣密性注射器量取5 mL標準溶液至40 mL樣品瓶中,分別加入內標物溶液,使每個樣品的內標物質量濃度均為50.0 μgL,立即密封待測。
1.4.1 直接吹掃測定低濃度樣品向40 mL的樣品瓶中加入5 g土壤樣品和5 mL超純水,再加入內標物溶液和替代物溶液,使內標物和替代物質量濃度均為50.0 μgL,立即密封,按照1.2節儀器分析條件進行測定,內標法定量。
1.4.2 甲醇提取-提取液進樣測定高濃度樣品采集5 g樣品,用10 mL甲醇進行提取,收集50 μL提取液于吹掃捕集瓶中,加入5 mL超純水,再加入內標物溶液和替代物溶液,使內標物和替代物質量濃度均為50.0 μgL,立即密封,按照1.2節儀器分析條件進行測定。
配制含二氯甲烷、苯、氯苯、1,4-二氯苯的4種VOCs混合溶液,考察吹掃捕集前處理條件(吹掃溫度、吹掃時間和脫附時間)對于4種VOCs測量結果(色譜峰面積)的影響,結果見圖1。由圖1(a)
圖1 吹掃捕集前處理條件對測量結果的影響 —二氯甲烷; —苯; —氯苯; —1,4-二氯苯
可知:在吹掃溫度為45~70 ℃的范圍內,吹掃溫度越高,VOCs吹掃效率越高;吹掃溫度超過70 ℃后,吹掃效率小幅下降,可能是由于在高溫時水蒸氣含量增加,占據部分液上空間,因此吹掃溫度以70 ℃為宜。由圖1(b)可知:吹掃時間越長,吹掃效率越高;二氯甲烷、苯、氯苯和1,4-二氯苯在吹掃時間為11 min和14 min的峰面積比值分別為0.89,0.92,0.97,0.92,說明在吹掃時間為11 min的條件下,吹掃效率已經接近90%,故吹掃時間以11 min為宜。試驗所用的10號捕集阱以Tenax硅膠碳分子篩為填料,吸附VOCs時要經過高溫脫附,因此脫附時間成為重要影響因素。由圖1(c)可以看出:在脫附時間為0.5~3.0 min的范圍內,峰面積隨著脫附時間的延長而增加;脫附時間為1.0 min時吹掃效率已接近最大值,因此脫附時間以1.0 min為宜。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59種VOCs、3種內標物和3種替代物的質譜總離子流圖見圖2。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的校準曲線線性相關系數R2、檢出限、重復性指標(相對標準偏差RSD)和回收率見表1。由表1可知,方法的線性范圍為5~200 ngg,R2>0.99,各組分的檢出限為0.1~5.0 ngg,測定下限為0.4~20 ngg。土壤空白加標100 ngg VOCs的RSD為0.9%~12.5%(n=6)。土壤空白加標50 ngg VOCs的回收率為68.7%~128.7%,替代物二溴氟甲烷、甲苯-D8、4-溴氟苯的回收率滿足70%~130%的要求。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可以同時分析土壤中59種VOCs,方法的線性程度、精密度和土壤空白加標回收率均較好,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以用于土壤中VOCs的監測。
圖2 59種VOCs、3種內標物和3種替代物的質譜總離子流圖譜1—1,1-二氯乙烯; 2—丙酮; 3—碘甲烷; 4—二硫化碳; 5—二氯甲烷; 6—反-1,2-二氯乙烯; 7—1,1-二氯乙烷; 8—順-1,2-3二氯乙烯; 9—2-丁酮; 10—2,2-二氯丙烷; 11—溴氯甲烷; 12—氯仿; 13—二溴氟甲烷(替代物); 14—1,1,1-三氯乙烷; 15—四氯化碳; 16—1,1-二氯丙烯; 17—苯; 18—1,2-二氯乙烷; 19—氟苯(內標物); 20—三氯乙烯; 21—1,2-二氯丙烷; 22—二溴甲烷; 23—一溴二氯甲烷; 24—4-甲基-2-戊酮; 25—甲苯-D8(替代物); 26—甲苯; 27—1,1,2-三氯乙烷; 28—四氯乙烯; 29—1,3-二氯丙烷; 30—2-己酮; 31—二溴氯甲烷; 32—1,2-二溴乙烷; 33—氯苯-D5(內標物); 34—氯苯; 35—1,1,1,2-四氯乙烷; 36—乙苯; 37—1,1,2-三氯丙烷; 38—間、對二甲苯; 39—鄰二甲苯; 40—苯乙烯; 41—溴仿; 42—異丙苯; 43—4-溴氟苯(替代物); 44—1,1,2,2-四氯乙烷; 45—溴苯; 46—1,2,3-三氯丙烷; 47—正丙苯; 48—2-氯甲苯; 49—1,3,5-三甲基苯; 50—4-氯甲苯; 51—叔丁基苯; 52—1,2,4-三甲基苯; 53—仲丁基苯; 54—1,3-二氯苯; 55—4-異丙基甲苯; 56—1,4-二氯苯-D4(內標物); 57—1,4-二氯苯; 58—正丁基苯; 59—1,2-二氯苯; 60—1,2-二溴-3-氯丙烷; 61—1,2,4-三氯苯; 62—六氯丁二烯; 63—萘; 64—1,2,3-三氯苯
表1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的校準曲線R2、檢出限、重復性指標和回收率
以石化企業污水處理廠旁邊的實際石化土壤樣品進行加標回收試驗,測定結果見表2。石化土壤樣品加標50 ngg VOCs的試驗采用直接吹掃法進行測定,RSD為0.2%~4.6%(n=6),回收率為79.2%~139.2%。石化土壤樣品加標5 000 nggVOCs的試驗采用甲醇提取-提取液進樣法進行測定,RSD為0.3%~4.0%(n=6),回收率為78.1%~136.5%。替代物二溴氟甲烷、甲苯-D8、4-溴氟苯的回收率滿足70%~130%的要求。石化土壤樣品的測量精密度和回收率均滿足質量控制要求。
表2 實際石化土壤樣品試驗的重復性指標和回收率
對石化場地約70個監測點位的土壤進行測定,點位遍布污水處理廠和生產裝置各處。實際測定中發現,僅7個監測點位的土壤測定出目標物,其余63個點位的土壤中目標物均低于檢出限。采集石化污水處理廠旁邊的地下0.3~0.5 m深的土壤,樣品命名為WS1。WS1是低濃度樣品,可以直接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測定。圖3是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直接測定WS1時的質譜。WS1樣品中1,2,4-三甲基苯、4-異丙基甲苯和萘的保留時間分別為29.246,30.158,36.927 min,信噪比分別為4.2,8.3,24.3,質量分數分別為7.7,9.8,5.1 ngg,其他目標VOCs含量均低于檢出限。
圖3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直接測定WS1時的質譜
70個監測點位中有2個高濃度樣品(WS2和WS3),分別為石化污水處理廠和生產裝置旁邊的地下1.0~1.5 m深的土壤。按照HJ 605—2011的要求,不能直接對樣品吹掃,需采用甲醇提取-提取液進樣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前處理。圖4和圖5是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WS2和WS3時50 μL甲醇提取液的質譜。WS2中正丙苯、1,2,4-三甲基苯、4-異丙基甲苯、正丁基苯、萘的質量分數分別為3 393.1,20 824.5,3 971.8,5 244.1,3 553.3 ngg,總計約40 μgg。WS3中1,3,5-三甲基苯、1,2,4-三甲基苯和萘的質量分數分別為1 950.1,1 596.9,715.6 ngg,總計約4 μgg。兩個樣品中VOCs組成均極為復雜,WS2含有較多C10~C12正構烷烴和C9~C12芳烴,WS3含有C9~C10烷烴和環烷烴。HJ 605—2011主要關注鹵代烴、C6~C9芳烴和少量酮類。大部分烷烴和C9以上的芳烴污染物不屬于HJ 605—2011的目標物,未被識別和計算。
圖4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WS2時50 μL甲醇提取液的質譜
圖5 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測定WS3時50 μL甲醇提取液的質譜
從實際石化土壤樣品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大部分樣品屬于低濃度石化土壤樣品,可以直接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測定;極少數高濃度石化土壤樣品需要用甲醇提取-提取液進樣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前處理;但對于含有未被識別的烷烴和C9以上芳烴污染物的土壤,HJ 605—2011標準方法并不適用。
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建立了土壤中59種VOCs的監測手段。確定優化后的吹掃捕集條件為吹掃溫度70 ℃、吹掃時間11 min、脫附時間1 min。該方法的線性范圍為5~200 ngg,R2>0.99,檢出限為0.1~5.0 ngg,RSD為0.9%~12.5%(n=6),土壤空白加標回收率為68.7%~128.7%。所建立的方法可以滿足土壤中VOCs的監測要求。從實際石化土壤樣品的分析結果可以得出:大部分樣品屬于低濃度VOCs的石化土壤樣品,可以直接采用吹掃捕集-氣相色譜-質譜法進行測定;極少數高濃度石化土壤樣品需要用甲醇提取-提取液進樣的方法對樣品進行前處理;但對于含有未被識別的烷烴和C9以上芳烴污染物的土壤,除標準方法外,需要開發新的分析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