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軍需采購局于2020年12月2日表示,為更好地應對快速發展的未來作戰環境,軍方計劃在2021年開展自殺式無人機(UAV)和射擊無人機試驗。
2020年5月,韓國國防部采辦項目管理局啟動了快速采購項目,以向軍方快速提供有競爭力的武器裝備,將創新技術應用于軍事。國防部采辦項目管理局與各公司簽訂合同,采購三種先進攻擊型無人機:自殺式無人機、執行對地射擊任務的無人機、具有監視和攻擊能力的小型無人機,投資總額約25億美元。這些無人機將在未來3至6個月內開展試驗。

為了獲得在無人機領域方面的優勢,近年來,韓國一方面從美國引進“全球鷹”級別的戰略無人機,另一方面依靠自身航空工業的優勢,積極發展自殺式無人機、“察打一體”無人機和隱身無人機等裝備,并加速部署計劃。“全球鷹”是韓國“殺傷鏈”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殺傷鏈”是一種用于攻擊重要目標(位置不斷變化的時間敏感目標,主要指彈道導彈和遠程火箭炮)的火力打擊系統。通俗地講就是打擊循環體系,即探測發現目標后,進行識別和跟蹤、做出決策,實施攻擊,最后對打擊結果進行評估的過程。根據韓國軍方的計劃,在2020年左右完成“殺傷鏈”的研制和部署工作。按照規劃“殺傷鏈”系統30分鐘后能夠完成打擊閉環:1分鐘內探測到威脅存在;1分鐘內,對威脅進行識別和跟蹤;綜合各種信息,3分鐘內下達打擊命令;25分鐘內,完成對目標的攻擊任務。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8日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防科技要聞”)

按照12月3日發布的2021財年《國防授權法案》(NDAA),美國防部最高領導人、國防部首席信息官、參聯會副主席和各軍事部門高級代表將按要求每季度向國會軍事委員會進行簡報,匯報“全域聯合指揮控制”(JADC2)項目的進展。通過這種新的管理、應用形式,美國會將進一步加強對新的聯合作戰概念的進展掌控,實現全軍傳感網絡、武器系統的高效協同應用。
“全域聯合指揮控制”也稱為“聯合全域聯合指揮控制”(CJADC2)。美國三軍均在開發JADC2解決方案,如美國空軍的“先進作戰管理系統”(ABMS)、美國陸軍的“融合計劃”(Project Convergence)、美國海軍的“壓制計劃”(Project Overmatch)。為協調JADC2相關工作,五角大樓設立了一個聯合全域指揮控制跨職能團隊。根據《國防授權法案》規定,美國各軍種、職能部門將嚴格落實責任制、簡報制、審批制;同時提升系統交互性,實現快速部署。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0日
(來源:微信公眾號“國防科技要聞”)
據美國《防務內情》網站2020年12月18日報道:美空軍采辦主管威爾·羅珀透露,空軍計劃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可消耗無人機,并可能很快將ARTUμ——在12月15日的飛行測試中控制U-2高空偵察機傳感器和導航系統的算法——配裝在Skyborg無人機上,“ARTUμ能夠為我們提供重要的能力,并且處理速度比人類更快,讓我們在即將到來的算法戰爭中可以搶奪先機”。
Skyborg項目計劃為無人機添加人工智能模塊,使其能與有人機協同執行任務。由于可消耗無人機成本低廉且可復用,能夠實現大規模的部署,美空軍對其展現出強烈的興趣。同時,人工智能模塊往往容易受到對手的攻擊,可消耗無人機也因其低成本的特性成為了早期試驗人工智能能力的最佳選擇。羅珀表示:“可消耗平臺意味著承擔作戰風險,而人工智能是不會害怕的,我們已經準備好去執行這樣的高風險任務。”美空軍正在投資麻省理工學院的人工智能加速器之類的項目,來保證人工智能算法的萬無一失。
Skyborg項目將于2021年開始三架原型機的試驗,且其中一架已經實現了與戰斗機的協同飛行。克拉托斯公司無人系統部門總裁史蒂夫·芬德利(Steve Fendley)在本周早些時候的一次采訪中表示,U-2偵察機的這次測試為Skyborg項目即將進行的試驗提供了支撐,從底層代碼到基本技術,都存在大量可互相借鑒的地方。他指出,XQ-58A無人機具有部署人工智能所需的大數據處理能力,克拉托斯公司正在與政府和其他伙伴合作開發開放式任務架構,這對后期使用其他公司的軟件和有效載荷也是十分必要的。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5日
(來源:中國航空新聞網)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莫斯科12月28日報道,俄羅斯國防工業集團消息人士對衛星通訊社表示,“獵戶座”無人機發射了多枚小型導彈,這是俄羅斯無人機首次進行此類武器發射試驗,標志著該無人機獲得察打一體能力。
這名消息人士表示,試驗期間,“獵戶座”無人機還演練了滑翔制導炸彈的投擲使用,“獵戶座”無人機的大規模裝備將使俄軍與潛在敵人在此類武器上力量持平。
12月21日,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在俄國防部部務會議上表示,俄空天軍已開始接裝首批“獵戶座”無人機系統。在12月28日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2021年度武器月歷中,也展示了“獵戶座”無人機掛載導彈的畫面。
2011年,應俄羅斯國防部要求,俄軍工企業啟動新型無人機的研制工作。“獵戶座”無人機是一種中低空長航時大型無人機,最大起飛重量1100公斤,最大有效載荷250公斤,留空時間最長可達24小時。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9日
(來源:環球網)

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已經塵埃落定,并沒有重蹈2016年的覆轍,出現嚴重的網絡攻擊。尤其是本次選舉期間并沒有出現電子郵件泄漏事件,而這可能歸功于小小的 USB 安全密鑰。而本次選舉也極大地推動了安全市場的發展,例如CrowdStrike和Zscaler的股票今年升值了200%以上。在過去四年里,政治家、競選工作者、以及他們的家人和好友都開始使用USB硬件密鑰來登錄電子郵件賬戶和其他在線服務。谷歌為銷售這些硬件提供了非常便捷的平臺,可供用戶挑選的產品也非常豐富,包括來自GoTrust、TrustKey和Yubico等廠商的產品。
谷歌12月9日發布博文表示正和非營利機構Defending Digital Campaigns合作,發放了超過10500個包含USB物理安全密鑰的工具包。聯邦選舉委員會授權該非營利組織以免費或優惠價格向競選活動發放網絡安全產品,這意味著競選活動如果想提高安全性,就不用擔心資金問題。微軟也與該非營利組織合作。
曾在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從事網絡安全工作,現在是Venable律師事務所的董事總經理杰里米·格蘭特(Jeremy Grant)表示:“由于這些小東西起效了,因此沒有再發生類似于Podesta的事件(2016年,一個被認為與俄羅斯有關的黑客組織攻擊了希拉里·克林頓(Hillary Clinton)總統競選活動主席約翰·波德斯塔(John Podesta)的個人谷歌 Gmail賬戶,郵件信息在維基解密上被翻出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也遭到了攻擊)。并不是說沒有人試圖對這些賬戶進行釣魚,但他們知道這一切都會發生,而且有工具可以阻止它們。”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8日
(來源:cnBeta)
2020年的新冠疫情,極大的加速了零信任架構(Zero Trust Network Access,ZTNA,信任網絡訪問)的 部署,一方面遠程辦公的激增導致傳統VPN暴露出擴展和性能瓶頸,另一方面,國內大型攻防演練暴露的VPN零日漏洞也促使大量企業考慮采用零信任架構替代VPN。
根據企業管理協會(EMA)8月進行的252位IT專業人員調查,有60%的企業表示他們的組織已經加快了零信任策略部署。40%的受訪者認為,提高運營敏捷性是零信任的主要好處,而35%的人指出,零信任改善了IT治理和風險合規性。
受訪者提到的其他一些零信任的優點包括:防止入侵和遏制、減少攻擊面以及減少未經授權的訪問,這也是后新冠時代的共性問題。EMA發現,采用正式零信任策略的公司比采用臨時方法的公司成功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參與調查的公司規模越大,越有可能采用臨時方法。
發布時間:2021年1月1日
(來源:安全牛)
我國科學家2020年12月4日宣布構建了76個光子(量子比特)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以速度來看,求解數學算法高斯玻色取樣的速度只需200秒,而目前的超級計算機要用6億年。通常認為,50個量子比特是證明量子計算機有望超越傳統計算機的關鍵門檻。“九章”得名于我國古代一部知名的數學專著。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4日
(來源:人民日報)

11月23日,世界互聯網大會?互聯網發展論壇正式開幕。在“互聯網之光”博覽會中國電科展臺,一只會跑會跳舞還會做俯臥撐的ANYmal四足機器人吸引了各參展嘉賓的強勢關注。
據了解,該機器人由中國電科機器人有限公司(21所)和瑞士ANYbotics公司聯合研制,重達50公斤,可負重10公斤,行走速度約1.2千米/小時,能搭載視覺傳感器、溫度傳感器、氣體探測器、雷達、麥克風等多種設備,從而敏銳地感知和探測大量的物理屬性;它的操作也十分方便,既可以采用遠程遙控作業,也可以自主運動和自主作業,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完成很多現場作業。
中國電科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由于出色的“運動”能力,ANYmal四足機器人能在工業現場復雜的設施、路況環境下自由穿行和作業,自主完成上下臺階、跨越間隙障礙等運動,所以有很多潛在的應用場景。例如,它們可以用于地鐵列車檢測,查看車廂內的安全錘和滅火器是否完好無損,有沒有垃圾和危險物品;還有比如地鐵軌道、電站、油田等危險場所的性能檢測;小巧化后還能以它“萌態十足”的“本領”作為寵物狗為家庭帶來歡樂。待相關技術成熟后,可廣泛應用于工農業生產、服務業現場以及人們的日常生活中。
據悉,目前中國電科機器人公司(21所)與ANYbotics公司展開深度合作,共同建立了中瑞足式機器人工程中心,致力于探索足式機器人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4日
(來源:人民日報)


隨著第一輛智能新能源商用快遞車下線,由山東豪馳智能汽車有限公司投資、中建電力建設有限公司承建的全國首個5G場景無人駕駛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12日正式投產。
山東豪馳智能新能源商用車制造基地位于濟南市萊蕪區,建筑面積近13萬平方米。該制造基地目前一期年產能為10萬輛智能新能源整車,聚集超級輕量化核心部件、智能可變車身、先進氫能動力三大核心技術,成為國內第一家智能可變車身生產基地。

中建電力萊蕪豪馳新能源商用車項目經理張濤介紹,與普通生產車間廠房不同,項目建設的車間廠房內需要安裝智能設備,共有32000多個預埋件,對平行度的要求達到0.05毫米/米。
此次下線的首款專用于快遞運輸的新能源物流車“橙仕01”,是專為解決城市物流“最后一公里”而全新研發設計,并實現完全標準化、模塊化、接口通用化。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2日
(來源:新華社)
首屆“之江杯”工業互聯網內生安全防御國際精英挑戰賽2020年12月22日下午在浙江杭州落下帷幕。歷經54個小時的線上酣戰,來自美國、德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我國的40支“白帽黑客”戰隊,對之江實驗室開發的系列化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核心設備發起95萬次高強度攻擊,無一成功得手。
“白帽黑客”指用黑客技術來促進網絡防御技術進步的安全衛士。此次比賽中,各戰隊的攻擊靶標是一套參照1000兆瓦超臨界燃煤火力發電廠搭建的微縮裝置,該裝置采用基于網絡空間內生安全理論的擬態防御技術,重構了關鍵控制系統。
擬態是自然界中一種生物偽裝成另一種生物或環境中其他物體,以獲取生存優勢的能力。受此現象啟迪,中國工程院院士、之江實驗室網絡安全領域首席科學家鄔江興提出和創建了網絡空間擬態防御理論。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設備是這一理論和方法在工業互聯網領域的應用。
據介紹,工業互聯網的發展進程中面臨較多安全挑戰,其信息系統和控制設備種類繁雜、數量眾多,全球化的產業鏈使得相關軟硬件不可避免地存在漏洞后門等問題。更為嚴峻的是,對別有用心的攻擊者來說,傳統工業控制網絡和設備基本上處于不設防狀態。
記者在現場看到,除了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設備,本次比賽還專門挑選了3款市場占有率位居前列的傳統工業控制系統。比賽中,3款主流商用工業控制系統被多支國內外戰隊輪番攻破,而擬態工業控制系統即使在讓出部分控制權、為參賽戰隊提供設置后門或注入病毒木馬便利的情況下,仍可發現所有攻擊并能實現有效防御。
鄔江興院士表示,此次作為眾測目標的系列化擬態構造工業互聯網設備,具有“測不準效應”,能夠形成獨特的“擬態防御迷霧”,可從根本上顛覆“挖漏洞”“設后門”“植病毒”“藏木馬”等經典攻擊理論和技術方法,可為工業領域實現生產上網、企業上云提供安全性可量化設計、可測試度量的創新技術手段。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來源:新華社)
2020年12月8日,360政企安全集團實網攻防中心靶場發布會召開,正式對外發布新品“360實網攻防靶場”。360實網攻防靶場是用于在真實網絡環境中進行實戰攻防演練的新型網絡安全基礎設施,匯聚360十多年的網絡安全大數據、威脅情報、人工智能以及虛擬化技術等能力,為政企客戶提供一站式的網絡攻防演練服務支撐,開展安全能力體系實戰檢驗。
據介紹,360實網攻防靶場通過系統化的“頂層+底層”設計,幫助客戶認清風險,系統提升安全能力。360實戰對抗演練基礎設施包括:人員訓練平臺,攻防競賽平臺,高仿真虛擬靶場和新一代實網攻防平臺。除了四大基礎設施,實網攻防靶場建設還有六大關鍵要素:實戰出發、云地結合、流程完備、能力全面、驗證客觀、安全可控。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1日
(來源:360政企安全網站)

日前,由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指導,計世傳媒主辦的中國CIO高峰論壇暨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在北京成功舉行。同期舉辦的還有“2020年度中國優秀CIO頒獎典禮”,最終評選出“2020數字創變系列大獎”。 奇安信Web安全網關(SWG)憑借技術創新榮獲了“2020年度中國優秀數字化產品”大獎。
奇安信Web安全網關(SWG)是奇安信自主研發的一款全代理架構的安全管控類產品,它采用了奇安信新一代基于全代理架構的內容檢測引擎,具有強大的內容過濾能力。產品內置了奇安信四大安全檢測引擎,可以對雙向流量進行全面多級掃描檢測,從而做到了對企業Web等通道流量進行全面的入站和出站檢測防護。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3日
(來源:奇安信網站)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發布2020年度國內十大科技新聞,“國資小新”聯合國資委網站、《國資報告》雜志揭曉“2020年度央企十大國之重器”,其中,“中國電子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取得重大突破”雙雙上榜。
2020年8月13日,銀河麒麟操作系統V10發布,達到了國產操作系統新高度。該系統是中國電子下屬中國軟件麒麟團隊打造的新一代自主創新操作系統產品,擁有內生安全、融入移動、性能領先、生態豐富、體驗提升、云端賦能六大亮點,具有國內最高安全等級,快速實現了國產操作系統的跨越式發展。當前,麒麟操作系統已經連續9年位列中國Linux市場占有率第一名,服務中國各行業客戶已經超過10000家,生態合作軟硬件產品數量超過30000款。

銀河麒麟V10的推出,讓人們看到了國產操作系統與日俱增的技術實力和不斷攀登科技高峰的堅實腳步。央企助力國產操作系統突破技術瓶頸,為國家信息產業安全保駕護航。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30日
(來源:國資小新、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網站)
2020年12月22日,由中國電子與中國華能聯合研發的國產化自主安全風電PLC在華能陜西定邊沈口子風電場2兆瓦風機成功投運。該系統基于中國電子自主安全PLC技術,標志著中國電子繼助力火電自主安全DCS國產化后,在能源控制領域核心裝備上再次實現重要突破。

PLC技術是能源工業領域的關鍵核心技術之一,而PLC系統通常是實現現場設備自動運行、高效運轉的基礎。本次研制的自主安全風電PLC關鍵軟、硬件全部實現國產化。邏輯編程軟件可運行于國產計算機平臺(飛騰CPU+麒麟操作系統)支持符合IEC 61131國際標準的工業語言以及C語言。CPU控制器采用飛騰4核高性能處理器FT2000/4,主頻1GHz,具備CFAST卡擴展、風電專用函數庫、復雜數據類型以及故障錄波等功能,工作溫度范圍可達零下40攝氏度-70攝氏度,可滿足風力發電機組惡劣環境應用要求,產品性能指標、環境適應性、抗電磁干擾能力均優于國內同類產品。風機主控邏輯和控制策略完全基于國產化平臺自主開發,具有100%知識產權,主控邏輯同時滿足機組基本安全要求和定制化功能需求,控制算法采用變工況變參數目標跟蹤策略,能夠適應大容量、復雜工況的多種機型。此次國產化自主安全風電控制系統的成功投運,將進一步提升我國電力基礎設施安全水平,同時也意味著相關技術成果將轉入大規模推廣應用階段。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24日
(來源: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網站)
2020年11月20日,在2020世界顯示產業大會上,中國電子旗下彩虹股份自主研發、設計、建設的溢流法G8.5+液晶基板玻璃進行量產發布。作為現場發布的唯一新材料,該產品已通過第三方檢測,順利完成用戶認證并實現批量應用。這標志著彩虹股份已經全面掌握基板玻璃高世代、大流量、低缺陷、超薄寬板幅、高平整度系列量產核心技術。
據了解,G8.5+基板玻璃項目于2018年在合肥基地啟動,經過多年科研攻關和16個月建設,實現了國產首條自主知識產權溢流法G8.5+基板玻璃的量產。該項目先后獲得授權專利600余件,形成完整的知識產權體系。2020年6月3日,國產首條高世代G8.5+溢流法電子玻璃產線技術、工藝、裝備研發及產業化項目通過中國電子學會組織的科技成果鑒定,鑒定專家組一致認為:項目屬國內首創,技術水平國內領先、國際先進。2020年9月9日,項目獲得安徽省首批次新材料認證。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30日
(來源:國資委網站)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艷華在2020年12月17日下午的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嫦娥五號任務是我國復雜度最高、技術跨度最大的航天系統工程,首次實現了我國地外天體采樣返回。
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采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此次任務的成功實施,是我國航天事業發展中里程碑式的新跨越,標志著我國具備了地月往返的能力,實現了“繞、落、回”三步規劃完美收官,為我國未來月球與行星探測奠定了堅實基礎。
吳艷華介紹,以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為起點,我國探月工程四期和行星探測工程將接續實施。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征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發布時間:2020年12月17日
(來源:央視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