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喬議 饒甘棠
2021年廣西慶祝中國農民豐收節活動一共有五個主會場,其中一個就設在武鳴區大皇后村。在秋高氣爽的大好日子里,我和幾位朋友一起參加了大皇后村豐收節慶祝活動。
大皇后村是個遠近聞名、和諧宜居的壯族小山村。近些年來,該村認真實施黨的鄉村振興戰略,以打造“生態宜居”作為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扎實開展村容村貌綜合整治,極力推進清潔鄉村活動,綠化美化生態環境。2012年至今,共投入1200多萬元完成村大門建設、民居外立面改造、辦公樓加層改造、休閑文化廣場建設、魚塘周邊景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人畜分離、道路改造、村屯綠化、人飲管網改造等16個項目,使村民走平坦路、喝干凈水、用清潔灶、住整潔房,全村新農村建設向建設規范化、道路硬化、村屯綠化、庭院凈化、環境美化等“五化”目標穩步前進,大皇后村越變越美麗,前來游覽的賓客也越來越多。
今年大皇后村豐收節慶祝活動既有歡慶的成分,當然也有示范效應。慶祝活動圍繞“慶豐收、感黨恩”主題,以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區為背景,農業田園景觀和農村文化景觀為鋪墊,展示園林、花卉、蔬菜、水果等特色作物,以及高新農業技術和特色農村文化。豐收節現場舉行了啟動儀式、特色農產品大賽、農副產品展銷、現代農業科技展、科技下鄉、“慶豐收”農民活動、美食展示、非遺展、直播帶貨九大特色活動。大皇后村的“慶豐收”活動形式多樣、充滿趣味,群眾現場進行跳竹竿舞、運火龍果、男女接力運香蕉、慶豐收摸魚、騎馬運糧、慶豐收自助釣魚等活動,展現農民日子紅紅火火、鄉村振興日新月異的新氣象。

大皇后村地處武鳴區城西獅嘯山下,“靈水”地下河經此處流入武鳴河。大皇后村山清水秀,綠影婆娑的榕樹、苦楝樹遮天蔽日,青翠欲滴的香柚、青蕉香飄十里,還有沃柑、火龍果等,郁郁蔥蔥,可謂是層林盡染、絢麗多彩。大皇后村雖然不大,卻有著獨特的地域優勢:中國—東盟經濟開發區近在咫尺,有兩條高等級公路經過大皇后村;南寧至貴陽的高速鐵路,從大皇后村南部的邊緣上凌空而過,那正在建設中的南寧火車站北站,就在大皇后村的家門口。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大皇后村山美、水美、人更美。這里的女孩子在“靈水”的滋潤下,一個個清秀標致,因而大皇后村又稱“美女坡”。今日的大皇后村是一個遠近聞名的富裕村,它走上了一條“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鄉村振興道路,呈現出一幅“山清水秀、天藍地綠、村美人和”的美麗畫卷。當地“抓經濟,促聯建,展共贏”,積極推行“村企共贏,生態宜居,文明和諧,同城發展”的發展模式,實現駐村企業與本村經濟發展互利共贏的局面。
黨的十八大以后,大皇后村整合優化集體土地資源,利用集體荒地、荒坡招商引資,建設大皇后村工業園區。目前工業園區已進駐130多家企業,為該村提供1300多個就業崗位,實現了集體增收和勞動力轉移,達到集體和個人雙贏的局面。該村還依托自治區水產養殖引育種中心和康佳龍現代農業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推廣淡水養魚業,帶動全村300多戶農戶建設標準化淡水養殖基地2000畝,全村淡水養殖年收入600多萬元,2020年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16800元,村集體經濟收入220多萬元,實現農民收入穩步增長。

多年前的大皇后村雖占盡了農業生產的天時地利,卻是個窮苦的小山村,當地民謠唱道:“河邊鷓鴣叫連天,笑我喝粥肚圓圓;一年四季勞碌苦,面朝黃土背朝天。”而今日的大皇后村,在黨的富民政策指引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群眾生活在富裕富足的希冀里,生活在宜居宜業的美麗鄉村里。人們喝的是本村牛奶場的鮮牛奶,還有本村的礦泉水,住的是整潔寬敞的新樓房,家家戶戶幾乎都有小汽車和摩托車。白天,大家到村企業里上班;晚上,可以上村圖書館、文體活動室、科技咨詢室學習娛樂。節假日村民們可以欣賞村籃球隊、文藝表演隊的比賽或演出,而大媽們則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唱山歌或者扭上幾段廣場舞,可見當地群眾生活幸福指數之高,正像村大門上貼的對聯那樣:“黨惠三農,大好山河花樣美;國恩百姓,小康日子火般紅。”
豐收節慶祝活動后,我們又多次回訪大皇后村,接待我們的是該村的婦女主任覃莉春,覃主任是上一屆村黨總支書記,她對大皇后村的村情十分了解。
回訪期間,恰遇重陽敬老節,在村委舉辦的老年村民座談會上,我們聆聽了覃玉貧老人唱的山歌:“幾千年歷史,難得比今天;干群齊努力,改變新農村。村容和村道,舊貌換新顏;飲水更安全,家園更幸福。過上好日子,唱著幸福歌;小康的生活,越唱越快樂。”“慶豐收、感黨恩”主題讓我們感受到了當地群眾對共產黨的由衷感激、對新時代的真誠贊美。
我們還特地看望了大皇后村的百歲老人蒙蓮花,在交談過程中,蒙奶奶一再說“共產黨好”這句壯話,我們聽了感慨不已。覃主任告訴我們,這些年大皇后村村委為60歲以上的老人發放了養老補助金,為全體村民繳納了新農合個人統籌金,年終實行集體經濟分紅等,讓村民共同享受集體經濟的碩果。逢年過節,村委會還發放高齡老人慰問金。蒙奶奶去年到南寧治療白內障,個人只繳納少部分醫療費用,絕大部分通過新農合報銷了,對此,蒙奶奶一家十分感恩黨。
覃主任告訴我們,大皇后村老百姓對黨的深厚感情是有歷史淵源的。新中國成立前,大皇后村是我黨伊嶺、夏黃等游擊區通往果德、龍崗革命根據地的必經之路。20世紀30年代,我黨在大皇后村一帶開展過活動。大皇后村群眾從實踐中體會到,黨始終把為人民謀幸福、為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為創造美好生活進行了長期的艱辛奮斗,而大皇后村的小康生活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實現的。
多年前,大皇后村的好兒郎跟隨著共產黨鬧革命。該村覃植富烈士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覃植富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滇桂黔邊區縱隊武鳴縣西南聯絡站負責人。1949年春為配合大軍南下,解放全中國,當地黨組織決定在敵后方擴大反“三征”同盟隊伍,開展武裝斗爭。覃植富在岜晚屯收集武器時與敵人戰斗,直至彈盡被捕犧牲。
大皇后村的父老鄉親含淚收殮了覃植富烈士的遺骸,運回本村安葬,烈士陵墓如今已成為大皇后村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每年三月三、清明節等節日,群眾會自發地到覃植富烈士陵墓前面祭奠,抒發對英烈的懷念。那烽火燃燒的激情歲月雖已過去了七十多個年頭,往日硝煙早已散去,但是英豪之氣魄仍在這青山綠水間縱橫激蕩,紅色基因必然代代相傳。

覃主任還告訴我們,大皇后村黨總支堅持用黨的奮斗歷程和偉大成就鼓舞斗志、指引方向,用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堅定信念、凝聚力量,用黨的歷史經驗和實踐創造啟迪智慧、砥礪品格,繼往開來,開拓前進,把革命先烈流血犧牲打下的紅色江山守護好、建設好,努力創造不負革命先輩期望、無愧于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
大皇后村黨總支書記、村主任覃振周是一位退役軍人,年富力強、精干灑脫。
覃振周書記告訴我們,大皇后村黨建工作帶動了全村其他各項工作的進展。大皇后村黨總支教育引導全村黨員同志堅持理想信念,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體悟初心使命,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矢志不渝地為鄉村振興而努力奮斗。
多年來,大皇后村黨總支努力創建一流的基層黨組織,扎扎實實地開展黨建活動,以改善黨建服務設施、提升黨建創新含量、規范黨建活動內容、發揮黨建陣地作用為重點,筑強堡壘“五個一”:建立一批先鋒示范崗和隊伍、一個黨建綜合宣傳長廊、一個社會管理一體化服務中心、一個小康示范村展館及一個村級黨校,傾力打造“宜居大皇后”黨建品牌。與此同時,村黨總支還積極發揮黨組織引領帶動作用,多級聯創、黨群同心,為扎實推進新農村建設的各項工作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大皇后村先后被評為“全國文明村”“自治區先進基層黨組織”“自治區科普示范村”“自治區和諧村屯”。

覃振周書記滿懷信心地說:如今正是“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的征程即將開啟,可謂是征途漫漫,唯有奮斗才能獲得全勝。在今后的征程中,大皇后村群眾將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銳意進取,埋頭苦干,為實現推進現代化建設,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繼續奮斗。可以肯定地說,大皇后村將會創造出更加燦爛的輝煌,大皇后村群眾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美滿!